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八旗制度是一种军事组织制度,也是努尔哈赤独创的一种“军政合一”、“寓兵于民”的组织。关于八旗的来历,自古以来,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从龙入关”的传说。

老龙王有八个儿子,八条小龙精壮勇猛、颜色各异,但却因为整天无所事事而相互吵闹、争斗不止。玉皇大帝得知八条小龙整日蹉跎后,想给他们找些事情做,免得他们毫无斗志、虚度光阴。

正巧,当时的太阳和月亮总是阴差阳错地缠在一起,这样一来,要么整日都是白天,要么很久都见不到一次光明。这样的日月让百姓生活颠倒、庄稼枯萎,人们都无法生活了。于是,玉皇大帝就召集八条小龙,让他们去追逐日月,并分开他们,而且承诺,八条小龙中分开日月的那一条会得到重重的奖励。

八条小龙听后,跃跃欲试,都想立头功。于是各自施展本领,这个去追月亮,那个去堵太阳,这个把月亮搬一下,那个把太阳挪一下。但是,不管怎样努力,却都无法完成任务。

正当八条小龙个个垂头丧气,无计可施的时候,老龙王教育了他们:“你们每条小龙都很努力,但你们为什么不知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道理呢?如果你们团结起来,八条龙的力量,足以完成分开日月的任务。”

八条小龙听了父亲的话,个个愧疚不已。“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他们是知道的,可是为了抢头功,大家就失去了齐心合力的意识。八条小龙当即决定,大家一条心,一起完成分开日月的任务。于是,他们重新回到了天上,按照各自的能力,排列成一个“金”字(“金”也正是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金”字正好八画,八条小龙各据一个笔画。“金”字头上的一撇一捺,是两条小龙的龙头合在一起。八条小龙一起使劲儿,真的就把太阳和月亮给拱开了。

分开后的太阳跑得快,很快就把月亮甩在了后面,从此也就有了日升月落。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八条小龙非常开心,但是各自也都累得筋疲力尽。八条力竭的小龙纷纷朝地上掉下去。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来了八块不同颜色的神布,不同的大布落在了地上,这八条小龙正巧各自落在其中的一块布上,更加奇怪的是,它们竟然还长在了那些布上面。

后来,后金(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政权,是清朝的前身)将这八块儿附上小龙的神布当成了自己的旗帜。因为八条不同颜色的小龙落在了八块不同颜色的布上,所以八面旗帜的颜色和叫法也不同:

白色的小龙落在了黄色的布上,成为了“正黄旗”;蓝色的小龙落在了白色的布上,成为了“正白旗”;黄色的小龙落在了红色的布上,成为了“正红旗”;棕色的小龙落在了蓝色的布上,成为了“正蓝旗”;一条小龙落在了带有红边的黄布上,成为了“镶黄旗”;一条小龙落在了带有红边的白布上,成为了“镶白旗”;一条小龙落在了带有白边的红色布上,成为了“镶红旗”;一条小龙落在了带有红边的蓝色布上,成为了“镶蓝旗”。

由于八条小龙是因为分开日、月而劳累过度落在各色布上,因此,这些布上也都有云、火的图案。后经演化和对于小龙颜色的微调,逐渐发展成为清朝的八旗制。当然,这只是关于八旗的一个美丽传说,寄托了清廷希望八旗子弟像八条小龙一样勇猛、团结。

(责编:李兆年)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本文系BeijingCom原创稿件,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