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与旅游部批准,贵州民族大学主办,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成果汇报“匠.生万物”展览开幕式在成都大学美术馆一楼展厅举行。

国家艺术基金是由国家设立的,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贵州民族大学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出一批以需求为导向、以文化挖掘为基础、以产品为载体、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具备广度和深度的文创产品设计人才,促进苗族民间工艺从“遗产”到“资源”的当代应用价值转换,从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提升贵州旅游业的持久竞争力,实现文化扶贫,为地方经济文化出力。

《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贯彻落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49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丰富而各具特色的文化积淀使贵州拥有“文化千岛”的美誉。贵州民族大学对贵州各民族都有很丰硕的研究成果,已建设成为贵州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基地,成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智库,为更好地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这样政策及教学科研资源支撑下,“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有效报名表134份,经过专家组详细严谨鉴定,本着择优录取的原则,遴选出20名从事民族工艺与创意设计工作的优秀人才参与此次培训。20名学员分别来自北京、浙江、山西、福建、广西、湖南、重庆、河南、云南、四川、台湾及贵州等多个省市,其中来自高校青年教育骨干8名、行业设计工作者8名、民间手工艺及相关从业推广者4名。

项目历时五个月(5月10日-10月10日),其中包括一个半月的集中培训(5月10日—6月25日)。聘请了30位校内外专家教授进行授课,校外专家团队主要由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行业内知名设计师及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共同组成,校内专家团队由贵州民族大学多年来在民族文化、民族工艺和设计领域教学和研究的具有高水平的教授及骨干教师共同组成。学员不仅完成了对贵州苗族文化理论知识、传统技艺传承、文创产品设计、创意策划实践等模块的培训,还专程赴丹寨、凯里、雷山、台江等多地调研,并针对蜡染、银饰、刺绣、剪纸、锡绣、手工造纸等传统手工艺进行实践学习,努力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并以苗族文化为创作本源,完成了40余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既有对民族符号进行解析创作;也有对民族图案进行重构设计;既有两种工艺的融合运用,也有对新材料的尝试探索;既有原滋原味的工艺再现,也有现代工艺技法的介入。学员们通过提取苗族民族符号、元素、图案、材料,实现民族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转化运用。这些成果突出体现了贵州苗族工艺文化 “活化创意”的特色,不是简单地文化再现,而是探寻苗族文化、民族工艺与当代审美、现代设计的最佳结合点,对传统工艺进行合理的原真保护,以创意设计介入传统工艺产业,实现传承、创新、发展的初衷。

贵州民族大学是保护和传承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学术机构,美术学院多年来积极探索与实践,始终坚持以传承和发扬贵州优秀传统民族工艺为目标,形成了 “文化传承+设计创新”的民间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此次国家艺术基金“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深入民族地区,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苗族文化为创作本源,注重传承,鼓励创新,教育成果丰硕,对贵州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传承和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也表现出了对文化振兴、文化自信和文化助推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和时代精神。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本项目探索如何将贵州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下的文化资本,培养素质优良、专业扎实、具有创新思维的民族工艺设计人才,促进文化产业化,推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共同书写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奋进之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