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明办31日在江苏连云港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本月,贵州省有安顺市王法娟、毕节市王方全、铜仁市叶昌庭 、遵义市罗吉恩4人入选,他们的故事在全省营造了学习道德模范、争当身边好人的浓厚氛围。

快来看看他们的感人事迹

↓↓↓

助人为乐

王法娟

“外来媳妇”带村民增收致富

王法娟,女,40岁,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白水镇翁寨村富万家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事迹简介

2002年,王法娟嫁到翁寨村,婚后她开始关注村里产业的发展, 2015年8月,翁寨村成立了富万家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王法娟担任理事长。她挨家挨户把致富的想法跟村民详细说明,劝说村民积极参与,目前入股社员达146户(其中79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搭建大棚45个共12000立方米,果蔬种植面积达2000亩,合作社收入达300多万元,社员年均收入增加2.5万元,不仅社员受益,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整个翁寨村充满了创业致富的正能量,王法娟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安顺市推荐)

诚实守信

王方全

37年的坚守只为一句承诺

王方全,男,65岁,毕节市七星关区阿市乡团胜村村民。

事迹简介

1981年,村民黄佑兴的母亲身患重病,可她放不下聋哑儿子黄佑兴。临终时,她把儿子托付给邻居王方全照顾,看着病危的老人,王方全承诺一定用心照顾好黄佑兴。王方全把非亲非故的黄佑兴接到了家中照顾,一坚持就是37年。为了能更好的照顾黄佑兴的生活,他学会了在黄佑兴咿咿呀呀的比划中了解他的需求,不论是他的饮食还是带他外出散步,王方全都亲力亲为,让黄佑兴生活有保障,精神有寄托。如今,王方全已65岁,可他依然坚持照料着86岁的黄佑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哥俩”就这样相依相伴共度晚年,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着大爱无言的人间真情。

(毕节市推荐)

诚实守信

叶昌庭

村支书用行动兑现带领村民致富的诺言

叶昌庭,男,40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长征村党支部书记。

事迹简介

2013年,叶昌庭担任正大镇长征村村支部书记时,向村民们承诺, 5年内让村民收入翻一番。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把自己200万元积蓄全部投入村集体经济,引进福农鑫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对长征村荒山闲土进行统一开发, 他积极动员村民土地入股产业园,实行按股分红。长征村特困户11人在园区打工,实现就地脱贫;村集体经济园,近三年年收入630余万元;在5600余亩的油茶示范基地建成4.6公里的观光木栈道、15间小木屋、6栋小别墅、2.5公里沿湖休闲自行车道、10余亩格桑花海发展农村旅游。2017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3860元,与5年前相比翻了一番,兑现了5年前的诺言。

(铜仁市推荐)

孝老爱亲

罗吉恩

照顾瘫痪异姓弟弟12载 身陷贫困不离不弃

罗吉恩,男,58岁,遵义市习水县马临街道办事处临丰村村民。

事迹简介

罗吉恩同父异母的弟弟马开明,由于家庭贫困,从小就抱养给了别人。20多年前,在新疆的一场意外造成马开明全身瘫痪,生活起居无法自理。罗吉恩知道孤身一人的弟弟无人照顾,便不远千里将弟弟接回家中亲自照料。2006年,在母亲去世后照顾马开明的担子就全部压在了罗吉恩身上,平常挤出的时间便打些零工补贴家用,日子过得很是清贫。为了帮助兄弟康复,他学习护理知识和按摩推拿手法,了解部分药理知识,不离不弃坚持照顾瘫痪弟弟,他用坚强的肩膀为弟弟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遵义市推荐)

结语

身边好人故事的传播永远在路上,爱的传递永远在进行,上榜的中国好人用他们的善行义举演绎着越来越多的精彩故事。他们在各自平凡岗位上用辛勤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大家树立榜样,在多彩贵州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来源:文明贵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