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化类节目不是自吹自擂戴高帽,也不是吹嘘小众显示优越感,只有让更多的读者走进经典、理解经典,才算是成功。

来源:传媒内参-主编温静

/冯楷

临近岁暮天寒的季节,本该进入综艺生产的淡季,而一档被誉为“神级国综”的节目吸引着行业内外众多人的目光。它不仅拿下了豆瓣9.3分的高评,还被官方媒体频繁称赞。《人民日报》刊登总导演的创作思路与历程,新华社发文点赞节目的创新模式。而这夸赞的主体,正是由知名文化节目操盘手关正文所率领的实力文化所打造的全球首创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一本好书》。

关导说:“我就是要把一本好书演给大家看。”由此,节目经过长期打磨的艰难过程,终于形成了独创性的模式样态。由实力戏骨以影视戏剧化的演绎带领观众读11本好书,并力图重新唤醒大众的阅读欲望,形成“好读书”的生活习惯。而这种跨界阅读的新体验,也在丰富着娱乐的内核,让文化输出多了一种可观可感的方式,变得有趣味、有看点、有质感、有灵魂。

语言文化的初心

以平民视角拉近大众与阅读生活的距离

作家谢冕曾说:“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打开《一本好书》,找到一生之书,就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归属。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经济、时间利益占领主流思潮,内容的供给者摸索到了知识焦虑的社会底色,读者也沉浸在对效率的片面追求。大批人热衷购买各类“畅销书”,对三分钟看懂一部电影、五分钟读懂一本书等碎片化的浅阅读趋之若鹜。沉心静气读完一本对于自己有益的书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很多人陷入“啥都懂,啥都不懂”的知识窘境。

《一本好书》显然是要把读书这件事做得精致些、做得慢些。而在前期策划中要去着重关注的,是选取什么样的书籍。《一本好书》第一季选取了近四十年来对人类文明进程有实际效用的11本好书,其较高的质量依然对当代社会有一定的价值。

笔者观察,这些书或者是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品,或者是某分支领域、文学写法的开创者亦或集大成者。《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先生开创大历史写作之先河;《人类简史》,史学怪才尤瓦尔•赫拉利成名之作,集众多学说于一身的宏大作品;《三体》,为亚洲科幻界摘得雨果奖桂冠……

关导十分看重好书的筛选,他说:“拿着一本印刷物,这样的行为在我看来并不是多么值得夸耀的。因为在一定程度上,绝大部分书都不是好书,甚至可以说90%的书,其实都不值得读,读‘坏书’浪费时间还不如打游戏。《一本好书》选书这方面压力很大,因为我们搜索各个推荐榜,下面经常会有人质疑其中的某本书,质问这也算好书?所以我们一般以全球各大图书馆、高校的推荐书目为主,然后再做针对性筛选。”

此外,《一本好书》也在努力打破传统读书类节目曲高和寡的症结。传统说书人占据节目核心位置,解读过于学术化和专业化。与普通读者的距离越远、解读的专业性越强、与大众的阅读动机关系较小,就越容易“自吹自嗨”。

读书的大众利益勾连,让全球好书走进平常百姓家是《一本好书》创新的核心。关正文把节目定义为“大众阅读的试衣间”,“读书不光是私密的事情,更是个人发展利益驱动的事情。读书不是为了炫耀学问,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为了借鉴他人的经验。好书可以激活我们独立的思考,用于调试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我现在听到的最好的反馈就是:看了节目我真的想去读这本书了。而且有趣的是,节目播出后跨行业反应最热烈的是出版机构,他们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关导的这种思考正对应了节目“一本好书,一生之书”的slogan。一本经得起时间考验并能影响读者一生的书,可以在某个特定的人生节点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读者蓦然回首,发觉书中的神韵早已镌刻在自己的记忆中,勾勒在自己的脑海里。

影视表达的颠覆

用跨界视听手法演绎跨时代的文学经典

从节目的样态呈现层面来说,《一本好书》的最大亮点是把一本好书演给大家看,即用影视化、沉浸化、戏剧化的表达展现好书的精髓,这种品类在综艺市场上是很稀缺的。通过舞台的演绎去呈现故事,还原人物的真实情感,本身就是在利用视听媒介的优势,去实现对优质内容呈现的跨界突围。

关正文这样解释他选择这种节目架构的原因:“影视化,显然是让图书生动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影视的长处。充分利用影视特长推广好书,就是节目的使命了。我们设计了讲述者,加快情节冲突的效率,再加上作为激活思考发端的感受性评论段落,综合形成跨形态的创新节目。”

关导坦言:“改编难点在于,以往的名著改编会添加很多强调改编作品本身的价值,让电影、电视剧本身更好看,甚至产生独立价值。我们的改编,强调忠实原著,让大家看到原书。”而这种对原著的尊重也时刻贯穿节目的主线中。

传统读书节目中,说书人多以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解释。换言之,与其说读者接受书,莫不如说是强迫观者接受说书人的想法。看过之后,读者也仅仅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状态。

而《一本好书》直面节目无法完整表现一本书全部内容的现实,无论是节目中的“万历帝”还是“罗辑”,都在一幕戏的尾声告诉读者有兴趣就去翻阅原书。尊重原书、尊重作者,《一本好书》的谦虚,为身处浮躁现实中的读者守望出了一道精神之光。

当然,《一本好书》影视化表达也是基于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两本书偏讲述型,节目就选用了脱口秀的方式呈现,力图保留书中精髓。

《一本好书》的影视化表达,还成功在对单一话语权的解构,观众与演员是有多种互动的。做文化类节目不是自吹自擂戴高帽,也不是吹嘘小众显示优越感,只有让更多的读者走进经典、理解经典,才算是成功。

在龙椅旁欢迎读者来看望的万历皇帝,在观众席旁试图给自己挖一个坟墓的罗辑,驱逐不文明观众的三体士兵……在这种极具情绪张力的表演之下,读者不仅能浸入剧中的故事,更能与故事中的人物达成共识,取得共鸣。

此外,实力戏骨的真情演绎,也为影视化的表达增色不少。参演嘉宾赵立新、黄维德等演员,均是演技过硬的实力派,能够在表演原著和自我个性效应之间寻得良好的平衡。

在文化的多元输出下,《一本好书》善用明星效应这个点,又控制分寸得当。“艺术家们都很支持,他们觉得推广阅读是功德无量的。大家特别努力,每天工作超过20个小时。奇迹的是,每期都是一出大戏,现场呈现给观众的时候,竟能流畅优美地呈现出来。”关正文说道。

深度传播的坚守

实力文化不断输送独立思考中的新鲜认知

新华社发文称《一本好书》以生动有趣的好书推介,带动大众去读好书,让人们换一种方式看原著。而好评不限于官方舆论场,还有民间舆论场。第一期上线22小时,豆瓣评分达到9.3。而这之后的两周,评分一直稳定,并未出现大幅度跳水的情况,而给节目标记的人数却一直上涨,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节目的持续精品制作。

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关正文就带领实力文化将发展重心转向文化类综艺节目,陆续参与制作了包括《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见字如面》在内的一系列文化类综艺,引领构建新型的视听审美形式,引导观者从快速吞咽“粗粮”到细细咀嚼“细粮”。

如今的《一本好书》,也是其坚持深耕语言文化、深度追寻当下生存价值的有力探索。在台网综艺走向故事奇观化、浅层娱乐化、形态相似化的畸形道路上,实力文化一直坚守自我对内容生产的独立“清流”定位,践行民营影视企业对社会的正向传播责任。

当然,这一切的坚守都没有摒弃掉自身的魂。笔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着重“汉字”,《见字如面》着重“书信”,《一本好书》着重“图书”,每个综艺新作都是以一个细小的载体去展现文化的博大,同时也是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的迭代升级,打破同质创作的“囚笼”。

关正文将其解释为从短篇幅的认知价值到长篇幅的解决方案。“所有节目创作的前提都是创新。同质化的现象,是把精神产品的生产当成纯粹的买卖,生产者的目标是成为经济英雄,个人觉得这违反文化生产的基本规律。”关正文说。

追求高价值的传播一直是关导所追寻的。他在今年年初接受传媒内参专访时就曾表示:“人的一生享受传播,有那么一个瞬间真的特别满足。传播的快乐,特别巨大,无可替代。”这一点特质,在《一本好书》上也有着重要的继承。

从影视化的改编中激活人们的阅读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受众重拾独立思考的能力,重新唤回人们对精神世界的关注。另一层面,在传递新鲜认知的过程中,也在丰富每个个体的生命价值。

一路走来,关正文已经与“文化综艺的品类创新”深深绑定,而这背后则是无法想象的心血、付出与坚守,尤其是创作《一本好书》这种极具突围意义的节目。综艺市场浪潮涌动的这几年,他一直坚持着2015年在微博上写下的一句话:“我们选择坚持自己,做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并且享受传播的过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主编温静 (微信ID:chuanmeineican)

想先睹为快?你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在节目官方“C1区商城”购买。

方法一:关注“C1区”公众号,在左下角菜单栏找到“C1商城”,选购节目同款图书和《一本好书》衍生产品。

方法二: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选购节目同款图书和《一本好书》衍生品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