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杭州吃货有口福!冬天也能吃上小龙虾,个头还更大了

“最近,我在饭店吃到一份小龙虾,个头很大。”

“什么?你有点常识好不好,转眼就入冬了,小龙虾老早打洞冬眠了,你哪里吃得到。”

以上对话,在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顾志敏看来,都没毛病。因为他最新转化的科技成果,就是让我们在冬天吃上“小龙虾”。

这种“小龙虾”的名字是澳洲小青龙,是从澳洲引进的,它通身青绿色,两只大鳌上有一抹亮红色,个头比小龙虾大不少,单重可超过70克

和小龙虾需要休眠,7月份就已下市的情况不同,小青龙不需要越冬,春季投苗,9-11月上市,在小龙虾下市后完美接棒,10月是它大量上市的高峰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跟省淡水所专家一起,来到位于湖州南太湖畔的一片水稻田,这里的稻田四周环水,开挖有约1米深的沟渠,水中放养的正是澳洲小青龙。

平均体重约80克

平均体长约13厘米

农户们在忙着笼捕销售,这是他们第一年和省淡水所合作养殖小青龙。听说现在还有淡水龙虾出货,全省各地的收购商慕名而来,眼下塘边收购价40-80元一斤不等。

农户们说,这个小青龙经济效益很好,我们主要给周边饭店酒楼供货,前两天,盒马鲜生也来进过货的。

“全球已查明的淡水鳌虾有650个种和亚种,分为鳌虾科、南鳌虾科和喇蛄科,大家吃了多年的小龙虾,学名是克氏原鳌虾,它其实是喇蛄科的。”

顾志敏对钱报记者说,澳洲小青龙是自己1993年从国外引进的,它是一种热带虾,因为环境不适应,当时养在所里的几乎都死光了。

不过,小青龙个头比小龙虾大,而且肉质紧实,低胆固醇高蛋白,可食用比例高,是很有经济价值,会受市场青睐的好品种。因此,这20多年来,顾志敏一直坚持不断驯化这个品种,让它适应了在中国南方地区生长。

当天中午,钱报记者随专家返回省淡水所的科研基地,这里有池塘常规养殖的小青龙。

顾志敏说,小青龙是杂食性的,它的口味有点像大闸蟹,养殖要在塘底种植水草,它们爱吃,也要配合投喂清洁饲料。和养殖四大家鱼比,小青龙的养殖更加清洁环保。

现场,省淡水的科技人员捕虾几大筐,用电子秤、标尺对每只小青龙的体长、重量一一测量,对常规池塘养殖的小青龙进行了塘边实测。

抽样测定显示,经过192天养殖,红螯螯虾平均体重可达79.17±2.23g、平均体长128.40±6.75mm,各方面品质都远超小龙虾。

虾身肉厚紧致,水煮壳橘色油爆才会红

那么,小青龙吃起来口感怎么样呢?

省淡水所食堂的师傅,现场烹调了两种口味的小青龙,一份卤煮,一份椒盐,虾肉没有腥味,虾身肉厚紧致,口感都很不错。

它的烧法和小龙虾也类似,不过钱报记者发现,如果水煮的话,小青龙虾身颜色是橘红的,要用超过100摄氏度的高温油爆,虾身颜色才会变成火红色。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好奇,既然浙江早就引进这么好的虾,为什么到现在才上市呢?

顾志敏坦言:由于前几年小龙虾价格低迷,农户养殖积极性低,小青龙的推广也遇到了瓶颈。这些年,小龙虾消费红火,也带动了农户积极性,给小青龙的推广带来了机会。

现在,成功驯化的澳洲小青龙今年首次推广养殖,浙北、浙中一带刚刚上市,江苏、上海一带也有养殖,这虾一斤五六只,可以从9月吃到11月。

秋冬季节的虾无霸来了,

你想吃什么味道的呢?

来源: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施雯 通讯员 胡杰婧

值班编辑:董箫乐

猜你喜欢

1.哈文为李咏写下无数个“早安”,早已解散公司陪老公抗癌……好友张泉灵:主持人的压力少有人知

2.杭州东站“乞讨大妈”家底曝光!儿子很无奈:家里开厂还有几间商铺,每天把菜送到她面前

3.一屁股坐地上,浙江40岁男子竟腰椎骨折了!医生:都怪他20多年来的这个坏习惯

4.不油腻!9成瘦肉做的广式腊肠,微甜带着酒香,越嚼越想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