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旅游规模总计为60亿?次,总收入达5.5万亿元,但旅游文创的市场依然传统:摊位是景区的主流销售方式;少量无人零售设备入驻,但大多数依然是用纸硬币来付款,智能化程度低。

我最近了解到的「易贩云」,是一个既做生产、又做平台的零售品牌,想把“无人零售”落地到景区。从市场来看,故宫文创去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千亿级的旅游文创市场依然亟待挖掘。在全国6 万多家景区中,易贩云的目标是三千家优质景区。

易贩云的切入点是在景区出入口落地纪念币贩卖机。之所以选择以纪念币切入,是因为纪念章小巧精致、便于携带、规格标准。而市面上大多数纪念币还是单一色调,质量低劣,缺乏景区特色,所以易贩云自聘设计师进行设计,添加色彩和浮雕工艺,建模后交由代工厂生产。

除了是纪念品之外,易贩云为纪念币添加了互动体验。用易贩云自研的“AI旅游助手”扫描纪念币后,小程序会以图文、语音、视频等方式对相关景区或者文化进行介绍,为纪念币本身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在纪念币之外,易贩云的贩卖机不只是销售机器,而是集电子导览、文化文物介绍、销售、视频图文广告和纪念章展示于一体的“互动一体机”,其中的电子导览和文化介绍是线下引流的方式之一,而广告位则用来增加变现渠道。

目前易贩云已经进驻了北京景山公园、安徽黄山、山西大同博物馆、山西洪洞大槐树、山西皇城相府、西藏牦牛博物馆、西藏文体中心七个4A、5A级景区;正在签约的景区还有6 -8 家。

但在今年无人货柜风口已过、财务模型很难成立的背景下,我最大的困惑是为什么景区里的“无人售货”可以做成?

创始人王磊告诉36氪,景区文创品与消费品性质不同,属于高价低频的产品,毛利很高。易贩云一枚币单价是40元,从目前的成本结构来看,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到售价的15%,景区分成在40% 以下,一枚纪念币的毛利在40% 左右。且由于纪念币体积小巧,设备本身就可以储存一部分币,只需建一个总仓无需分仓,每年的补货频率在3 -5 次,由景区的工作人员帮忙补货(已分成),无需额外的运营成本。

如果再算上一万左右的设备成本(可用三年),平均一台机器每天卖出三枚币可以达到盈亏平衡。易贩云的设备从本月开始落地,从销售数据来看,平均工作日一天售出3 枚,周末可翻3 -5 倍,节假日多销10- 15倍。据王磊估算,大多设备在一个旅游旺季内可以摊平一年成本。

而在驻扎了足够的点位之后,易贩云最终想做是平台服务,在景区搭建无人便利店,与小B 合作聚集各类文创商品,再从销售额里分成,同时改善传统的“吆喝售卖”、“强买强卖”、“质量低劣”的旅游文创市场。

关于团队,创始人王磊先后供职于合力迅达、点乐、友宝、易饭等公司,担任管理层职务,主要负责线上产品、运营及营销,积累了无人零售行业资源;联创沈燃任职CTO;先后供职于微软中国、乐和彩、友宝,有10年互联网开发经验,曾领导开发数个企业级系统应用。目前易贩云正在寻求天使轮融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