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快手公司在北京举行“Fe+新商业”发布会,正式发布营销平台,此举意味着快手商业化提速。

“我们希望通过提供商业能力,让用户在快手社区有更加丰富的体验,实现更大的价值。”快手公司创始人兼CEO宿华几天前这样表示。

在活动上,快手公司CTO陈定佳在演讲中表示:“在商业化过程中,快手看重如何实现用户、商家、创作者和快手平台四方共赢,及把平等、普惠的价值观传递出去。”

快手商业化首先以短视频社交广告为切入点。

2018年6月至8月,尼尔森对快手上部分商户进行了深度定向调研。数据显示,接受调研的商户中,48%从快手上直接接到了生意,其中42%在快手上年收益超过10万,平均每个视频可以带来1068元收益。对于有些商户来说,快手的交易额甚至能占到一半以上。

快手官方提供的一组案例数据,进一步表明了用户消费潜力巨大。比如,二手车的平均客单价可达14.8万,电子产品平均客单价8999元,连宠物用品平均客单价都能到1500元。

快手CTO陈定佳表示:“现在已经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把这些自发的用户商业需求规范起来,为用户提供包括广告在内的商业化工具,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提升商业效率。”

此次发布的快手营销平台,包括快手广告和快手商业开放平台两大部分,相关的产品包括:信息流广告、品牌标签页广告、粉丝头条、快接单、快手小店、子母矩阵号、商业号等。

在发布会上,快手发布了“燎原计划”、“快享计划”、“灵动计划”、快手运营学院等多个针对各种类型合作伙伴的扶持计划和方案。

同时,快手还特别推出针对不同垂直行业的“价值联盟”,首批推出的是“电商价值联盟”,快手与阿里妈妈、京东、拼多多在流量、数据、内容和社交等领域逐步展开合作,优化升级联盟成员和快手之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快速流通, 努力打造用户体验和商业需求可持续发展的电商生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