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个十月,说了太多再见,愿告别2018前我们都能被美好遇见。

在金庸先生去世消息的微博下,

有个评论引发网友极大的共鸣:

“我们真的要学会告别了”。

一位在香港做前方报道的女记者,

在朋友圈里,写下这句话:

“我经历了最不想经历的告别。”

2018年10月30日,

94岁的金庸先生永远离开了人间。

所有的叹息,

都是人们心中江湖梦碎的声音。

31日下午,马云撰文悼念金庸:

回忆两人因一侠字结缘半生。

    侠者已逝,来者当追,

江湖路远,侠义长存。

正直,情义,担当,洒脱……

我们努力活出先生教会我们的模样。

有人说,这是悲伤的十月,

因为我们见证了一场又一场离别。

目送着文艺大师们一个个离开,

有惋惜,有不舍,更有深深的敬意。

金庸先生曾在书中写下: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但我们却没有想到,人生的离散,

在这个秋天来的这么凶猛——

就在上个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和师胜杰相继去世。

他们曾是舞台上的老搭档。

一捧一逗,配合默契,在各种大大小小的舞台上让我们笑到捧腹。

谁曾想,这两个人就在同一个月里一前一后的离开人世。

这仿佛冥冥中做的约定。

他们仍旧一起,向人生谢幕。

同样在九月离开的,还有日本影后树木希林。

我们对她最近的记忆,应该来自《小偷家族》里的奶奶。

在电影里,她慈眉善目,笑意吟吟。

在电影外,她步履不停,一生都与演戏为伴。

这是一位朋克的老奶奶。

她在知悉自己癌细胞已扩散全身、余命不足一年的情况下,用尽最后的时光与“不知从何而来”的能量,完成了演艺生涯最后四部戏。

在面对记者“给年轻人的人生建议”的提问时,她笑着说“请不要问我这么难的问题。如果我是年轻人,老年人说什么我都是不会听的。”

直到生命最后,这位奶奶始终都是潇洒自如,一如当年的美丽少女。

月底,歌手臧天朔的离世也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我们都会唱那首《朋友》。

却再也见不到这个手抱一把吉他,昂首大声唱着“朋友啊朋友”的江湖老炮儿。

到了十月,当李咏病逝的消息传来,又给了大众当头一棒。

这个总是喊着“非常6+1”,比着特定手势,幽默可爱的的“痞子”主持人,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

我们记得他前年主持的《中国新歌声》。

我们记得他在节目里的真情演讲。

我们也记得他故作神秘,紧张兮兮的砸金蛋的样子。

最后留下的,也只有回忆。

今天的热门搜索里挂着这么一条:

54天14位文艺名家离去。

一行行下来,

皆是数不清的叹息。

这注定是一个悲伤的秋天。

就像《寻梦环游记》里说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记住他们的作品,记住他们的品格,他们就永远不会真正离去。

他们在和生命告别,而我们在和一个时代告别。

告别舞台上的欢笑,告别荧幕前的人生,告别书本里的江湖,告别耳机旁的豪迈......

告别年少时做过的一个又一个的梦,告别帮我们做梦的那些人。

但告别不是忘记,等到下个秋天,仍然会想说一句——

秋天该很好,你们若尚在场。

有人说,终于到了这样的年纪,熟悉的名字一个个消失在世界上。

那些年一家人守在电视机前看《非常6+1》的画面,真的再无可能重现。《神雕侠侣》、《笑傲江湖》......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陪伴了很多人的童年。

而现在,童年不在了,伴随我们整个童年的人也离我们而去了。

金庸老先生走了,留下了一声声“世间再无查良镛”的叹息,但这些五颜六色的梦想,却永远不会褪色。

世界不会永远对我们和颜悦色,生活也不总是风和日丽。

往事只能回味,愿我们都能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善待自己,也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此生无憾,就好。

尘世如潮人如水

只叹江湖几人回

这个秋天略显凉意

体验到失去,也更加懂得珍惜

珍惜时间、珍惜生活

好好拥抱身边的人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

必须学会的就是告别和迎接,

告别过去的岁月,

积极迎接人生中更多的下一个月。

(综合自电影天堂、重庆青年报等,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知乎)

这个十月,说了太多再见,

愿告别2018前我们都被美好遇见。

你好,11月。

- end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