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宣德年间,普济寺有一僧名叫成昆。成昆长的高大威雅、面貌不俗并且熟读经卷、能言善辩,于是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高僧。

一年,北方大旱,蝗灾横行,千里赤地,百姓流离失所,官府束手无策。各地求雨的仪式举行了一次又一次,可是几个月过去,一只滴雨未下。连皇帝都下了罪己书,检讨自己的过失,祈求上天降下甘霖,可依旧于事无补。

这是普济寺成昆大师向朝廷进言,说自己舍身奉献,架起柴山自焚,以上达天听,祈求上仙降下甘霖,以解万民之急。消息一出,上至朝廷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皆都交口称赞,感念成昆大师的舍己为人的恩德。

然而,自焚的柴山已经准备齐全,高僧成昆却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官府在百姓面前丢了脸面,一众官员甚是震怒,画影图形四处捉拿成昆,但是成昆却像人间蒸发一般,音讯全无,好像世间就不曾有过这么一个高调的和尚。

明英宗正统二年,普济寺东门菜市口,一个长发头陀突然出现在市集上,他手持一枚铜印,披头散发光着脚丫,沿街喧哗,说自己手持紫金印,乃是价值连城的至宝,可封印天下一切妖魔鬼魅。

长发头陀神秘笑道,在泰山之巅藏有一个金锁甲,谁要能得此两件宝贝,不但能够降妖除魔还可以富甲天下。一时间,坊间鼎沸,人言纷纷。官府将头陀拿下,仔细一审,竟然是当年的逃匿的成昆大师,于是法司衙门以“妖言惑众”的罪名,要将他斩首示众。

明英宗阅览卷宗,笑道:“不过是个疯和尚,说些胡话而已,也没有造成什么损失,谈不上重罪,还是放了吧!”

就这样,这成昆和尚幸免于难。但是,在大明天下,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所了。不得已成昆蓄起头发,还了俗,深入大漠,在各个部落之间晃荡。后来,成昆在漠北逐渐闯荡出了名气,引起了蒙古贵族伯颜帖木儿的信任和青睐。伯颜帖木儿乃是也先之弟,对于成昆的智慧和谋略甚是依赖,渐渐的,成昆混成了高层幕僚。

正统十四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南征。大明朝野震动。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支持下,仓促御驾亲征,在土木堡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之报。还了俗的成昆大和尚感念当年英宗皇帝的活命之恩,在也先和伯颜帖木儿面前多方斡旋,这才保全了明英宗的性命。随后,成昆又护送明英宗回到京城。明英宗得知他就是当年那位疯和尚,唏嘘不已。明英宗重登大宝,感念成昆大恩,想要封成昆为护国法师,被成昆婉拒。

成昆重归江湖,不知所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