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某企业被质疑“泄露14万中国人基因大数据”的事情被闹得沸沸扬扬。

事件的过程和结果,咱们不做任何评价,但小编认为,大家有必要知道,基因大数据对于人类来说究竟有多重要。接下来咱们就来解读下“基因的那些事儿”。

▌基因究竟是什么?

对于基因的定义,度娘百科当中是这样定义: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NA的主要功能是储存遗传信息,而基因则是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因当中储存的信息量非常巨大,包括种族、血型、从生到死、孕育生命等在内的人类生存过程的全部信息。也可以这样说,大到肤色、体格等方面,小到患病、过敏等方面的差异,全都是因为有基因的存在。

图中:左侧螺旋状的是DNA,右侧的是基因。

▌基因有哪些特点?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基因的两种特点,第一是基因能够非常“忠实”地复制自己,以此来保障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另一点就是基因可以“突变”。突变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坏的,直接导致疾病,另一种是“不坏”的,可以帮助物种更好地适应环境。

现在,我们知道了基因的作用和特点,举个栗子来说:我们可以把基因看作是领导交代给员工的一句话,比如领导告诉员工“努力工作,别进我的办公室”,那么在正常情况下(不变异),这名员工将会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并且绝对不会踏进领导办公室一步(复制自己);而另一种情况下(突变),这名员工依旧努力工作,但因为某些原因进入了领导的办公室。这两种情况下,员工都会告诉新来的员工,“努力工作”,但是否可以进入领导的办公室,就是两种情况了。

▌利用基因可以做些什么?

对于基因的作用以及很多复杂的概念,恐怕要专业的人员才能理解清楚。不过对于咱们普通民众来说,需要知道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人类的基因,找出致病的遗传基因。比如癌症、糖尿病等,都是遗传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人员将能在数秒钟内鉴定出最终会导致癌症等的突变基因。并且现在已经发展到只借助一小滴测试液,医生们就能预测药物对病人的功效,可诊断出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还能当场鉴别出病人受到了何种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

总之,人类可以通过基因所传递的信息,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经典梗:熊猫的基因当中只包含了一个“萌”字

第二,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尽管对基因的研究可以给人类带来非常多的好处,但也有一个极为恐怖的问题:基因武器。

▌基因武器有多可怕?

如果说“生物、化学武器”的恐怖程度被定为十级,那么“基因武器”则是一万级。传统的化学武器通过“病毒、细菌”等外部的因素,导致一定范围内的人类无法存活。杀伤力堪比小型的原子弹。

但这种武器有一个“弊端”,就是敌我不分,只要在使用范围内,活着的都得死。但还有更恐怖的,也就是所谓“基因武器”。前文中说到,大到每个民族,小到每个家庭,每个不同人类分支的基因都有非常强大的传承性,我们也可以想象成iPhone手机的账号和密码。

细菌武器更像是电脑病毒,能够攻破防御破坏系统,而基因武器则是直接删除账号。运用先进的遗传工程这一新技术,用类似工程设计的办法,按人们的需要通过基因重组,在一些致病细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对抗普通疫苗或药物的基因,或者在一些本来不会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接入致病基因而制造成生物武器。它能改变非致病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产生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菌,利用人种生化特征上的差异,使这种致病菌只对特定遗传特征的人们产生致病作用,从而有选择地消灭敌方有生力量。

也可以理解成为:让指定的“一类人”彻底从地球消失。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关“基因大数据”的事件才会让人如此担忧,这些数据用在好处,则能帮助人类更好地生存;用在坏处,谁也不能预计后果的恐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