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一早,央行发布公告称,将于11月7日(周三)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18年第一期3个月期和第二期1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量均为100亿元人民币。

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3个月(91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发行量为人民币100亿元,起息日为2018年11月9日,到期日为2019年2月8日,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第二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发行量为人民币100亿元,起息日为2018年11月9日,到期日为2019年11月9日,到期日及付息日遇节假日顺延。

有报道指出,央行在离岸市场发行央票,在人民币逼近关键“心理位置”的档口上,带有强烈的稳定外汇市场预期的信号意义。

什么是中央银行票据?

所谓央票,是一国中央银行调节市场货币流动性的工具。发行央票是回收流动性,央票到期则注入流动性,央票一般期限较短,滚动发行,中国央行到香港去发行人民币票据,可以认为是中国央行直接调节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

事实上,早在上个月央行就已经透露了可能将在香港发行央票的消息。据了解,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局签署了《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旨在便利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

那么,到香港发行人民币央票如何稳定人民币汇率?(以下援引自《中国证券报》)

机制是这样的:-首先,利率和汇率是货币的“两面”。按照经典的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可以决定汇率的变化。简单理解,若货币对中的A货币利率不变,而B货币利率上升,则B货币对A货币有升值倾向。-其次,央票是央行调节流动性的工具。央行发行央票是回笼流动性,央票到期则体现为投放流动性。由于离岸市场人民币“池子”里面的“水”本来就要少于在岸市场,如果发行央票抽走一部分“水”,离岸人民币“池子”的水量就会减少,利率就会相应走高。无论是从提高做空的财务成本,还是从提升人民币的利差吸引力的角度来说,这都有望对离岸人民币汇率提供一定的支持。-而随着内地资本市场不断开放,内地和香港市场人民币汇率联动性增强,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对内地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所以,在业内人士看来,央行到香港发行央票,不光是为离岸人民币市场送去了一种高信用、高流动性的金融产品,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同时也为人民银行管理离岸人民币流动性,进而在必要时为稳定流动性汇率提供了一种更直接的工具,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提供了新的利器。

数据显示,周三(10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9646,贬值至2008年5月20日以来最低,较上一交易日下调72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为6.9574。

热门的商业讯息,实用的支付提醒,信用卡权益更新,还有和每个人相关的生活金融信息,尽在金融资讯!

金融资讯新鲜热门的金融头条,及时实用的支付消费提醒,尽在金融资讯!www.smzdm.com去看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