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记者 李叶丨北京报道

  10月29日,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发布了一则民事裁定文书。文书内容显示,同意民生银行

申请查封、扣押、冻结北京华业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业资本”)共计3.98亿元财产的诉求,其中银行存款冻结期限一年,动产期限两年,不动产及其他财产权为三年。

  

  

  对此,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致电华业资本,但截至发稿,电话未接通。

  盈科全球合伙人郭韧律师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资产冻结虽不影响现有公司股份,但会对公司股东的未来预期收益、公司股东及民众对公司的信心有影响。

  债权爆雷 四面楚歌

  自9月以来,华业资本就陷入了股价暴跌、信用跳水、银行追债、增持落空、债权逾期、高管停薪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中,这一切都要从一份公告说起。

  9月26日,华业资本公告称,子公司近9亿元的应收账款债权出现逾期。

  

  9月27日,华业资本再次发布公告,也就是这份公告披露出了后来被媒体热议的”萝卜章“事件。

  公告内容显示,子公司投资的应收账款出现逾期,追债小组去现场跟债务人出示协议时,发现该应收账款的债务协议是伪造的。追偿小组在现场走访时向债务人出示恒韵医药与公司方面签署的协议,债务人方面否认存在协议中列示的债务,文件上公章系伪造,确认债务并不真实。

  同时,华业资本投资的101.89亿元应收账款的转让方恒韵医药,存在涉嫌伪造印章,虚构与医院的应收账款债权交易的可能,公司存量应收账款将面临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的风险。

  华业资本聘请的律师认为,恒韵医药存在涉嫌伪造印章,虚构与医院的应收账款债权交易的可能。

  公告一出,“萝卜章”事件迅速发酵。

  嗅出危机的民生银行首先采取了行动。9月29日,民生银行申请财产保全,请求法院依法冻结北京华业资本3.98亿元银行存款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财产。10月9日,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华业资本立即偿还该行分两次给其的借款本金,合计5.98亿元。

  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在10月8日提出财产诉前保全申请,要求冻结华业资本、华慈医疗、华业发展、捷尔医疗和瀚新医院7.02亿元存款或查封、扣押相应等值的财产。10月23日,华业资本收到北京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发来的法律文书,中泰资管要求其支付2017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投资本金及利息共计1.07亿元。

  10月12日,华业资本被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股价也受到波及,从6.74元跌至10月15日的3.12元,几近腰斩,市值蒸发逾50亿元。

  10月15日,华业资本公告,由于公司股价近期继续下跌,华业发展质押给国元证券

的公司股票可能依约将被强制卖出,共计约1.3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82%。国元证券将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华业发展所持股份。公告显示,截至10月15日,已有24万股被强制减持。

  

  10月24日,华业资本收到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来的《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法律文书。

  根据民生银行的诉讼请求,判令西藏华烁投资有限公司立即返还原告欠款2.02亿元;判令北京华业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华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和北京君合百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三方,承担连带偿还原告上述欠款及利息。

  当天晚间,华业资本发出公告,称为减少公司成本支出,董事会决定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主要负责人停薪12个月,同时,参会的公司内部董事自愿停薪12个月,停薪时间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

  

  据悉,10名高管总的税前年薪967.5万元,与事件中逾百亿元的资金相比,显然是杯水车薪。

  祸起萧墙 转型阵痛

  公开资料显示,伪造合同案件的关键性人物——恒韵医药实际控制人李仕林,目前仍处于失联状态。

  

  10月26日,华业资本披露,公司董事孙涛因涉嫌合同诈骗罪于10月19日被重庆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此前,孙涛与华业资本另一名董事刘荣华均已失联,这二人与华业资本应收债权事件主角李仕林关系密切。

  这一系列看似由“萝卜章”引发的危机,实际上早就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把时间拨回到2011年,当时华业资本还叫作北京华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业地产”)。

  这一年,华业地产收购了陕西的一个矿业开发公司,正式涉足矿业开采。

  不过,在进入采矿行业多年之后,华业地产仍然难以从这一行业获得可观的回报。根据华业地产2014年年报显示,其投资的8家矿业均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探矿权、采矿权尚未达到开采状态,未能形成盈利。

  涉矿失利后,华业地产将业务重心转向医疗健康和金融领域。2015年1月,华业地产支付现金21.5亿元收购李仕林旗下的重庆捷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称“捷尔医疗”)100%股权,李仕林正式登上华业资本的舞台。

  根据收购草案,捷尔医疗业务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重组获取的原恒韵医药的全部医疗器械、设备及耗材代理业务,主要供应大坪医院、新桥医院、西南医院;另一部分是重医三院成立后,捷尔医疗为其供应药品、试剂、医用设备、器械、耗材等。

  转型医疗健康领域的华业地产股价上涨了超过一倍,从2014年10月停牌时的7.19元上涨至2015年1月收盘时的18.48元。近3个月时间,华业地产股价累计涨幅达到96.28%,远超过A股房地产46.07%的平均增幅。

  同年4月,华业地产将公司名称从“北京华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修改为“北京华业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并将医疗管理服务增加到经营内容中。

  谁也没有料到,彼时的“福将”会成为后来的危机引爆者,但是一切又似乎有迹可寻。

  捷尔医疗2012年、2013年、2014年1-11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28亿元、1.72亿元、1.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86.67万元、7079.83万元、6343.17万元,业绩一般,之所以能卖出21.5亿元天价,主要是业绩承诺。

  根据玖威医疗、李伟先生及李仕林女士与公司签订的《业绩承诺及补偿协议》,重组标的捷尔医疗于2015年至2020年承诺实现的净利润合计为18.47亿元。

  经审计,捷尔医疗2016年、2017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26亿元、3.07亿元,高于承诺数。现在看来,这个业绩水分不少。

  实际上,近几年来,房地产领域悄然兴起一股跨界转型医疗的行业趋势。但由于缺乏医疗、患者资源、医院运行经验,大多数房企会选择通过收购现有医疗机构的方式作为向医疗领域转型跨出的第一步。

  此次债权的爆雷,宣告着华业资本由房地产转型到医疗健康领域的尝试失败,也使公司陷入困局,而这只是众多中小房企转型失败案例中的一个。

  创业于1998年的华业地产算是中国早期房地产公司之一,其先后在深圳和北京开发的深圳东方玫瑰花园、深圳南海玫瑰花园、北京华业玫瑰东方、北京华业国际中心等项目,都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获得市场及业界的赞誉。

  但这场离身房地产而转型所出现的“主动求败”,误了一家小而美公司的成长,代价太高,教训很深。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房地产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