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作文「听西风说话」。什么场合用什么音乐都有严格的规定,克利斯朵夫从来不会用错。

学科作文练写手册

音乐作文「听西风说话」

◆ 我要做到

1.我会连贯、优美地演唱《西风的话》,理解与体会秋天的美好。

2.我会认真品读歌词,感受生活的美好,学会用“物”的视角来观察。

3.我要学习如何把抽象的事物描写得具体、详细、可感。

◆ 学习内容 ◆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一课:西风的话

◆ 课堂笔记 ◆

1.西风爷爷说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歌词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初秋的特征?

3.我和同学们分别交流欣赏《西风的话》后的感受,并记录下来:

◆ 知识链接 ◆

一、与风有关的古诗词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清•袁枚《春风》

夏风多暖暖,树木有繁阴。新笋紫长短,早樱红浅深。——唐•元稹《表夏十首》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唐•李白《秋风词》

冬风结冻凝青汉,秋月分光落碧虚。——宋•无名氏《郎宫湖亭》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宋•欧阳修《浪淘沙》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唐•白居易《南浦别》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唐•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楼》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二、歌曲简介

《西风的话》创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廖辅叔作词,黄自作曲。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人,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柏林音乐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29年毕业,获得音乐学士学位。后任教于沪江大学和上海国立音专,培养了很多音乐人才。他创作的作品题材比较多样,代表作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其作品结构严谨、线条清晰、层次分明,对旋律、和声的民族风格进行了有意的探索。他还发表多篇音乐论著,对我国现代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童年的音乐

节选自《约翰﹒克里斯多夫》卷一第三部

对一个天生的音乐家,一切都是音乐。只要是颤抖的,震荡的,跳动的东西,大太阳的夏天,刮风的夜里,流动的光,闪烁的星辰,雷雨,鸟语,虫鸣,树木的呜咽,可爱或可厌的人声,家里听惯的声响,咿咿哑哑的门,夜里在脉管里奔流的血,——世界上一切都是音乐;只要去听就是了。这种无所不在的音乐,在克利斯朵夫心中都有回响。他所见所感,全部化为音乐。他有如群蜂嗡嗡的蜂房。可是谁也没注意到,他自己更不必说了。

像所有的儿童一样,他一天到晚哼个不停。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做着什么事:——在路上一蹦一跳的时候,——躺在祖父屋子里的地板上,手捧着脑袋,看着书中的图画的时候,——在厨房里最黑的一角,薄暮时分坐在小椅子里惘然出神的时候,——他的小嘴老是在那里咿咿唔唔,闭着嘴,鼓着腮帮,卷动舌头。他这样会毫不厌倦的玩上几小时。母亲先是没有留意,然后不耐烦的叫起来了。

等到这种迷迷忽忽的状态使他厌烦了,他就想活动一下,闹些声音出来。于是他编点儿音乐,给自己直着嗓子唱。他为了日常生活不同的节目编出不同的音乐。有的是为他早上象小鸭子一般在盆里洗脸时用的。有的是为他爬上圆凳坐在可恶的乐器前面时用的,——更有为他从凳上爬下来时用的(那可比爬上去时的音乐明朗多了)。也有为妈妈把汤端上桌子时用的:——那时他走在她前面奏着军乐。——他也有气概非凡的进行曲,一边哼一边很庄严的从餐室走向卧室。有时他趁此机会和两个小兄弟组织一个游行队伍:三口儿一个跟着一个,一本正经的走着,各奏各的进行曲。当然,最美的一支是克利斯朵夫留给自己用的。什么场合用什么音乐都有严格的规定,克利斯朵夫从来不会用错。别人都会混淆,他可对其中细微的区别分辨得很清楚。

【作文导图】

【作文课堂】【写前训练】

部分暂不放出

◆ 本文为摘录 学科作文教材已上市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