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拿破仑预言中国将崛起成伟大国家这个话,至少有两个出处:

(拿破仑画像)

一个出处是指英国使节阿美士德在嘉庆帝时期访华,商谈清朝增加通商口岸的时候,由于不愿意向嘉庆帝下跪而商谈失败。回去路过关押拿破仑的圣赫勒拿岛的时间,见了拿破仑一面。当时他和拿破仑谈到中国。阿美士德认为,中国这样的国家,应该通过战争,才能敲开它的国门。但是拿破仑却说,这是一种最愚蠢的做法,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它醒过来,全世界都会为之震撼。

另一个出处,出自民国时期北大校长蒋梦麟的《西潮》一书里。蒋梦麟在书中写到,拿破仑很喜欢他的一位中国厨师,他在临死前对左右的人说,你们要好好对待这位中国厨师,因为他的国家将来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这两个出处,虽然最终也都不能确定,拿破仑是不是真的说过这样的话。而且关于是不是拿破仑说的,在历史上还有过一轮接一轮的争论。但是,至少可以说明,拿破仑对当时中国的判断是:中国只是暂时的沉迷,将来肯定是会崛起于世界之林。

那么,拿破仑为什么判断中国将来一定会是一个伟大国家呢?

我认为,从当时拿破仑的角度来说,他有这几点根据。

(成吉思汗西征)

第一,中国曾经通过战争,数次震撼世界。

这里所说的通过战争,数次震撼世界,主要是指在汉武帝时期,中国曾远逐匈奴。最后一部分匈奴人跑到了欧洲,成为开拓欧洲的人(比如匈牙利人等)。

还有在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与他的子孙们,曾经通过三次西征,把西方国家,包括欧洲搅得天翻地覆,给欧洲人带来了惨痛而深刻的记忆。

作为一个希望欧洲脱离封建专制统治,崛起强大而统一,并为此奋斗了一生的失败英雄拿破仑来说,他对东方中国曾经给欧洲带来的战争记忆是有深刻印象的。而他本人也正要用战争来试图实现让欧洲统一和崛起的梦想。最终他失败了。但是在遥远东方的中国,虽然数次分裂,但最终依然是一个统一和强大的姿势。这一点,让拿破仑不得不佩服。

所以,虽然在清末的时候,中国处在暂时困顿的状态,但是中国恢复历史上曾有过的强大,那是一定的。

(马可波罗画像)

第二,中国曾长期站在世界文化、技术和经济的前沿,要想重新站在这个前沿,也是很容易的。

对于当时的欧洲来说,不过是刚刚崛起的新贵而已,虽然在文化和科学技术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不过是刚有一些起色。而中国则长期处在文化和技术的前沿。中国的文化,曾经多次辐射和影响世界。当马可波罗来华参观的时候,中国当时的富裕程度,也震撼了这个外国旅行家。他把中国比喻成“遍地黄金”。而中国的技术,尤其是“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西方当时之所以敢于前来攻打中国,只不过是他技术上领先而已。而这个技术,中国也是可以学来的。一旦中国技术得到了武装,它就不惧怕任何敌手。而政治方面,中国当时虽然已经腐朽,但是从历史上可以看出,中国具有强大的自生能力。经过阵痛,中国又会在政治上出现革新。

(张骞出使西域)

第三,中国曾经是走向世界的急先锋,暂时的闭关锁国,并不表明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

作为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拿破仑,他当然明白,中国曾经一直站在走向世界的前沿。从张骞走出的丝绸之路,到玄奘西游印度取经,到鉴真东渡日本,到郑和下西洋。中国一直都是处在开放的前沿,走向世界的前沿。中国的商人,也是“四大发明”,把瓷器、丝绸、茶叶这些东西,交流到了遥远的西方。

而且,中国在走向世界的时候,都是通过和平交流,没有通过战争。

所以说,不能因此判断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更不能因此就认为,只有通过战争,才能打开中国的国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