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曼娘

10月30日下午,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在香港逝世了……

说出“人生就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的金庸,终究还是悄然离去了。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祖籍浙江,后移居香港。

出身名门世家的查良镛,表哥是徐志摩,表姐夫是钱学森,表外甥女是琼瑶……整个家族书香味儿极浓。

幼时的查良镛,就是个爱读书的痴儿,整天泡在家里的藏书堆里,废寝忘食,读书,奠定了他的写作基础。

15岁时,查良镛就发表了处女座《给初中投考者》,并靠这本书赚取了学费,读完了高中又读了大学。

28岁,查良镛被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很快写出了剧本,31岁时写出了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并正式改名为“金庸”。

金庸这一生,一共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全球发行量超过了3亿,影视剧翻拍次数高达一百多次,无数演员被他捧红。

有人说:活着的时候,读者就能以亿来计算的作家,古今中外仅此一人,就是金庸。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金庸?为什么他的小说能传颂多年?成为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因为他把世间的人情冷暖,都揉在唯美浪漫的侠骨柔情里,创造出了一个让人如痴如醉的江湖。

他的作品,不单单是传达了一种英雄主义情怀,还引领了我们的格局和世界观。

不仅我们应该看金庸,我们的孩子,也应该读读金庸。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

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

许多70后、80后、90后,他们人格的塑造,价值观的确立,他们淳朴的狭义情怀,真诚的处世之道,都受到了金庸作品的影响。

记得小时候,父母和老师都不允许我们看金庸小说,只能藏在被子里,书桌下面,偷偷摸摸看。

同学之间互相传阅的金庸小说,带着一股淡淡的霉味,那是我们青春里最难忘的味道。

可即使这样,金庸的武侠小说,仍然给我们的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小说里的潇洒自如,快意恩仇,让我们心驰神往。

读完了金庸小说,每一个男生,都有一个英雄梦,而每一个女生,都想嫁给英雄。

在金庸的小说中,武林中人都很仗义,有人为了爱情而死,有人为了一句诺言而死,甚至有人为了羞愧而死……

他们不爱惜生命吗?不,他们是更讲义气,这种仗义和狭义,弥足珍贵。

在金庸之前,我们眼中的狭,不过是好勇斗狠,而《神雕英雄传》的郭靖告诉我们:侠之小者,济人困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教会了我们:什么是替天行道,什么是行侠仗义,什么是济弱扶贫。

我们在金庸小说里领悟的,不仅仅是儿女情长,更多是如何做人,如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如高晓松说:如果没有金庸,我们的少年时代该会多么仓皇。

一首经典的《追梦人》,就会勾起无数人对青春的怀念。

金庸的大义和大爱

引领了无数人的世界观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是金庸多年的铁粉,马云的格言是:男人一定要读金庸,领会其中的侠和义。

马云说,阿里刚创业时,公司大部分创始人都喜欢金庸,他们成功将金庸的侠义精神,贯穿到企业文化里。

马云的花名是“风清扬”,办公室叫“桃花岛”,会议室叫“光明顶”,洗手间叫“听雨轩”,名字全部来自金庸小说。

金庸92岁生日时,马云曾经发视频祝福,并坦言:金庸影响了他,也影响着整个阿里。

金庸小说传达的精神,对我们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仍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男孩子读金庸,纵使不能做到郭靖那般“为国为民”,但追求杨过、令狐冲那种“张扬个性,崇尚自由”,也不失为一种精神。

金庸小说里的男子,不仅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还有“热爱自由、独立不羁、不畏强权”的精神,这些,都是当代男人最不应该缺失的。

金庸小说里的女子,虽然也会为情所痴、为爱所困,却少了几分矫情,多了几分坚韧、聪慧、豪爽。

无论男孩女孩,心中有大格局的人,才会有大胸襟,也更容易有大成就。

金庸个人更是一个心中藏着大爱的人,他在大陆的小说版税,几乎都捐给了慈善事业,做过的善事更是数不胜数,为人非常值得粉丝敬畏。

传承金庸的大爱和大义,让我们的下一代,一起领会到金庸的格局和精神,不失为一种怀念。

81岁重新做学生

爱读书才能“笑傲江湖”

金庸一生写了15部武侠小说,部部经典,可是写小说,不过是他的副业。

金庸真正的职业,是一个杰出的报人,1947年,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从三千名投考者脱颖而出。

1959年,35岁的金庸创办《明报》,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30年时间,将《明报》塑造成香港极具影响力的报纸。

可即使这样,金庸仍然觉得自己学识不够,81岁时,他申请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像一个普通学生一样背着双肩包去上课。

活到老学到老的金庸,让人可敬可叹。

如今的快时代,如金庸老师这样踏实学习的人,能有几个呢?

我们的生活都被手机、电脑、网络、游戏填满,孩子也深受其害。

下了班,放了学,一人一部手机,看网红、刷视频、玩游戏……嘻嘻哈哈一乐,一晚上就这么过去了。

我们的世界里,有享乐、欢愉、猎奇、空虚……唯独没有踏实。

我们像按了快进键一样,拼命往前跑,无法沉下心力,学习、读书,体会什么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格局。

焦虑和浮躁,是这个快时代的癌症。

放下手机,陪孩子一起读读书吧!

读几个童话故事,背几首唐诗宋词,看几本小说,都能领会到文化的博大精深。

爱读书的孩子,内心有大格局,未来才能走的长远。

爱读书的孩子,不骄不躁,不会轻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

爱读书的孩子,无论顺境逆境,不抱怨、不悲观,内心坦然,一直对生活充满热爱。

“爱之,则为之谋长远”,让孩子多读书,他才能在未来“笑傲江湖”。

金庸走了,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就是最好的怀念。

〖欢迎转发、评论和点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