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徐贺齐

有一种缘分叫邂逅,有一种等待叫期盼。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座城,都有让我们神之往之的东西。

遵化的清东陵便是这样一个地方。没见到她时,心之向往;见过之后,难以忘记。每一次的相聚,都是一次心灵的震颤。

摄影:刘满仓

遵化景点甚多,最有名气的,莫过于清东陵。300多年,清东陵历经岁月风霜,默默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摄影:刘满仓

摄影:徐贺齐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历经数千年的传衍展拓,早已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其擘画天地、与自然和谐对话的灵韵滥觞于皇古,其赫赫威仪、深深款曲则肇基于文明郁郁,中华古典智慧蕴乎其中。遵化清东陵就是这样一处“人类最具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以其无可辩驳的魅力、艺术和科学价值成为后人瞻仰的艺术瑰宝。

摄影:高景生

摄影:王乃群

峰回路转,斗转星移。这一方圣土原本是皇家禁地,谁承想,如今却成了旅游胜地,普通人也能踏入其中,一览她的风采。

有人说古建是能看得见的中国味道,那么清东陵则是整个大清朝的味道。

摄影:王乃群

摄影:翟小勇

从清朝入关第一帝顺治,到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从文武兼备的十全老人乾隆,再到辅佐顺治、康熙二帝的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两度垂帘听政的慈禧,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的香妃,还有咸丰、同治……这些曾在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扮演过极为重要角色的人物,如今都长眠于此,随便走到一个陵寝,感受百年沧桑,仿佛就能看到他们生前和身后的故事。

孝陵大碑楼 摄影:高景生

景陵  摄影:高景生

裕陵明楼 摄影:牛清涛

孝陵雄健古拙、规模庞大的石像生反映了八旗子弟以武力征服中原、靠弓马开创天下的雄姿;景陵、裕陵则反映出“康乾盛世”天下太平的时代特征;定陵和惠陵则是清王朝一步步走向衰亡的写照;慈禧的定东陵彰显着一种权力的象征,反映出慈禧两度“垂帘听政”的那段特殊的历史。

定陵 摄影:刘满仓

惠陵 摄影:刘满仓

双妃陵 摄影:翟小勇

自古山水相连。有了山便有了伟岸和骨气;有了水,便有了精神与灵魂。清东陵,便在这山水之间,成为传奇。陵后长城向北延至承德,西接密云,东达山海关,层峦叠翠,山秀石奇,气象万千。陵寝分布地四周群山环绕,中间野阔川平,东、西各有一泓碧水缓缓流淌,形似一只完美无缺的金瓯,景物天成。

摄影:高景生

摄影:刘满仓

清东陵的美,美在她的格局。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追求着对称美。从皇城宫苑到普通民宅,处处都有对称的影子。这种对称在清东陵随处可见,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给人一种古典美感和秩序感。

这种格局是一种气势

15座陵园以顺治的孝陵为中心,排列于昌瑞山南麓,662座单体建筑组成庞大古建筑群。由陵区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宝顶,12公尺宽、6公里长的神道连成一气,沿途大红门、大碑楼、石像生、龙凤门、七孔桥、小碑楼、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摄影:高景生

摄影:高景生

这种格局是一种智慧

最完美的展现就是这里的天下第一景观:南北30米神奇“过白”。在建筑物之间,在门与景物之间,靠着巧妙的距离选择,使得门框、门洞如同在对近景或远景进行了剪裁、镶框处理,这被称为“窥管效应”的空间序列效果。站在大红门南30米处,通过三个门洞向北看,可分别将大碑楼和左右四个华表收纳于视线之中;而在大红门北30米处,通过三个门洞向南看,又可将金星山、石牌坊分解入画,画面极具层次感和诱惑力。

摄影:高琪

摄影:徐贺齐

这种格局是一种境界

她将山川景观自然美与建筑景观人文美有机结合,达到建筑与山水相称的艺术效果。一座座陵寝依山面野,井然布列在80平方公里的盆地之内,其间苍松翠柏、楼殿亭阁、门坊城垣、桥柱碑雕,无一不精,无一不美。灵秀的山水,加上充满艺术性的建筑,使得清东陵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远望金黄碧绿、丹红雪白,气势恢宏;近看步移景易,秩序严谨,引人入胜。无论什么季节,徜徉在清东陵景区,都会得到一种独特的体验和收获。

摄影:刘满仓

摄影:翟小勇

摄影:徐贺齐

摄影:王乃群

这种格局是一种内涵

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巧夺天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随山势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宫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叹为观止,班禅大师赞誉为“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慈禧陵三座贴金大殿,其豪华装修举世罕见,“凤上龙下 ”石雕浮雕加透雕艺术匠心独运……

摄影:高景生

摄影:高景生

摄影:高景生

摄影:王乃群

清东陵是中国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综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建筑学、美学、哲学、景观学等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建筑整体尽现雄浑大气,于细节之中更是绽露完美奢华。

这些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依然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气息,让人不胜感慨。看沧海桑田,阅世间冷暖,观喜怒哀乐。

经过岁月的洗礼,清东陵越发地展现出一种苍凉的壮美。穿透时光的背影,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

如今,大清不再,建筑依旧,只听得风声阵阵,岁月静好。好在,清东陵完整地保留了大清朝的记忆,书写了一段传奇。

来源: 葵花朵朵

严正声明

未经官方授权,其他媒体或个人不得私自转载或抓取本公众号信息。如若发现信息不实、不全等,对我局造成负面或不良影响,将予以追究相应责任!

TangShanTourism

新唐山  心体验

唐山,想不到的美!立足京津冀  面向海内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