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庸:我早就跟你们说过了

得知金庸离世的消息,在度过了最初的惊讶后,我很快平静了下来。

谣言年年传固然是一个原因,但对我来说,无论老爷子在不在,他创造的那个江湖和那些快意恩仇的人都没有消失。

一瞬间想起的是老顽童周伯通。在所有的金庸武侠人物中,我最喜欢他。

论出身,名门正派,辈分极高,全真七子都得尊他一声师叔;论武功,他能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并列,人称“中顽童”;但若论起为人处世,他简直是大大地胡闹。与小辈郭靖结为兄弟,被困桃花岛时自己和自己玩,还无意间发明了一套拳法,更是从来不理世俗规矩那一套,天真烂漫,我行我素。

像他一样厉害的角色,往往被名声所累,或执念于武功天下第一;像他一样藐视条条框框的人,又难得有他的善良与刻苦。周伯通活的最明白,最快活,最后与老冤家瑛姑一起在百花谷深处岁终而亡。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金老爷子最喜欢的结局,但我相信,他也觉得周伯通这一辈子过得相当不赖。仔细想想,其实他早就在书中用许多人物的离场为生死作了注脚。

这些人或是一出场便威震天下的大侠,或是需要仔细回忆才能想起模糊片段的小人物。有人死得其所,有人死有余辜。一生作为不同,离场的姿态也大相径庭。总之,人各有命数。

一、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拾起地下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双臂一回,噗的一声,插入了自己的心口。

耶律洪基“啊”的一声惊叫,纵马上前几步,但随即又勒马停步。

虚竹和段誉只吓得魂飞魄散,双双抢近,齐叫:“大哥,大哥!”却见两截断箭插正了心脏,萧峰双目紧闭,已然气绝。

——《天龙八部》第五十回

陈世骧在给金庸的信中写道:

读《天龙八部》必须不流读,牢记住楔子一章,就可见‘冤孽与超度’都发挥尽致。书中的人物情节,可谓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冤孽,说白了就是无论如何抗争,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改变不了结局的走向。

因为是契丹人的儿子,被迫退位丐帮帮主;因为帮耶律洪基平息叛乱,受封为南院大王;为了阻止辽人攻宋,终于自尽于雁门关外。侠之大者如萧峰,一生都不明白:

“我们这些人说一样的话,吃一样的饭,又有什么分别?为什么大家好好的都是人,却要强分契丹、大宋、女真、高丽?你到我境内来打草谷,我到你境内去杀人放火?你骂我辽狗,我叫你宋猪?” 

正如倪匡点评所言,发生在乔峰身上的事,无一不是解不开的死结,这些死结一个连一个,终于令得英雄如乔峰,也不得不悲剧收场,天下人宜同声一哭。

李莫愁咬着牙齿道:“不错,是我杀了他,世上的好人坏人我都要杀。我要死了,我要死了!你们为甚么还活着?我要你们一起都死!”

……众人齐声惊叫,从山坡上望下去,只见她霎时间衣衫着火,红焰火舌,飞舞身周,但她站直了身子,竟是动也不动。众人无不骇然。

小龙女想起师门之情,叫道:“师姐,快出来!”李莫愁挺立在熊熊烈火之中,竟是绝不理会。瞬息之间,火焰已将她全身裹住。突然火中传出一阵凄厉的歌声:“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以身相许?天南地北……”唱到这里,声若游丝,悄然而绝。

——《神雕侠侣》第三十二回

没人能洗白李莫愁。

尽管“容色甚美”,一身杏色道袍,腰间一柄拂尘,“眉间眼角却隐隐含有煞气”。

对李莫愁来说,爱是占有,得不到就要毁灭,没有中间道。这种爱太极端,像烈火一样把近旁的人都吞噬,最后也烧尽了自己。

一生中为数不多的温情,尽数给了襁褓之中的郭襄。也许连她自己也不明白,何以对这样一个小小的人质竟能手下留情,还设法寻来母豹的奶水。

火海中的最后时刻,看着杨过与小龙女一双璧人,烈火灼身之痛,怎么比得上情花毒发作的痛。

也许下一世,她有机会明白爱是不嫉妒,又有恩慈。

杨康突然高高跃起,头顶险些撞着横梁,指着完颜洪烈叫道:“你又不是我爹爹,你害死我妈,又想来害我!”完颜洪烈急退几步,脚下一个踉跄。

完颜洪烈跨出庙门,回过头来,叫道:“康儿,康儿!”杨康眼中流泪,叫道:“父王,父王!”向他奔去。完颜洪烈大喜,伸出手臂,两人抱在一起,说道:“孩子,你好些了?”

月光下猛见杨康面目突变,张开了口,露出两排白森森的牙齿咬将过来,完颜洪烈大骇,左手使劲推出。杨康力道全失,仰天摔倒,再也爬不起来。完颜洪烈不敢再看,急奔出庙,飞身上马,众家将前后簇拥,刹时间逃得影踪不见。

欧阳锋与黄蓉瞧着杨康在地下打滚,各自转着念头,都不说话。过了一会,杨康全身一阵扭曲,就此不动。

——《射雕英雄传》第三十六回

为了“富贵不可限量”而认贼作父,极尽奸诈狠毒之能事。杨康死状之惨,似乎应了“因果不虚,报应不爽”。自作孽,不可活。

中毒时指认完颜洪烈是害死父母的真凶,可见是不糊涂。然而这一生作孽无数,又是真糊涂。

张佳玮评论,杨康的一生正是为了与出身相似的郭靖对比,两人本该为宿命对手,却命运殊途。在这种镜像式的对比中,选择似乎比出身更能决定人生的走向。

二、难道爱比恨更难宽恕

阿朱道:“我要叫你知道,一个人失手害死了别人,可以全非出于本心。你当然不想害我,可是你打了我一掌。我爹爹害死你的父母,也是无意中铸成的大错。”

萧峰心中一动,蓦地里体会到阿朱对自己的深情,实出于自己以前的想像之外,心中陡然明白:“段正淳虽是她生身之父,但于她并无养育之恩,至于要自己明白无心之错可恕,更不必为此而枉自送了性命。”颤声道:“阿朱,阿朱,你一定另有原因,不是为了救你父亲,也不是要我知道那是无心铸成的大错,你是为了我!你是为了我!”抱着她身子站了起来。

……

萧峰大声道:“为什么?为什么?”阿朱道:“大理段家有六脉神剑,你打死了他们镇南王,他们岂肯干休?大哥,那易筋经上的字,咱们又不识得……”

萧峰恍然大悟,不由得热泪盈眶,泪水跟着便直洒了下来。

——《天龙八部》第二十三回

或许因为阿朱实在太可爱,而这一对爱侣太般配,有许多人无法原谅阿朱的离去。温瑞安认为,萧峰一生的悲剧中,最不可原谅的却是阿朱。

他的理由是:萧峰在世间再孤立,受人误解,无地容身,但只要有阿朱,就还有一线生机,还有活下去的希望,还有爱情的滋润,使他不致太过孤苦伤心。

可如果就此与萧峰退隐,塞上牧羊,他们真的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吗?

深爱的人身负血海深仇,你会劝他放下,还是帮他复仇?阿朱想让萧峰明白,你的一生不能被仇恨淹没。

萧峰明白了,只是这代价是爱人的生命。

“那时要找我师父报仇之事,再也休提。当时我孤注一掷,这一掌实是用足了全力,他若不来救,我便自行击碎天灵盖而死,反正报不了仇,原本不想活了。”

“空见大师眼见事出非常,大叫:‘使不得,你何苦……’立即跃将过来,伸手架开我右掌,我左手发拳击出,砰的一声,打在他胸腹之间。这一下他确是全无提防,连运神功的念头也没生。他血肉之躯,如何挡得住这一拳?登时内脏震裂,摔倒在地。”

“我击了这一拳,眼见他不能再活,陡然间天良发现,伏在他身上大哭起来,叫道:‘空见大师,我谢逊忘恩负义,猪狗不如!’”

——《倚天屠龙记》第八回

空见是 “少林四大神僧”之首,“见闻智性”中的绝顶高手,为人大智大慧,深得人心。在书中出场篇幅并不多,但其光辉熠熠,不输给书中任何主角。

有人说他迂腐,有人说他徒劳。连谢逊自己都明白,“要我绝了报仇之心,改做好人,那是决计办不到的,他说了也不过是白说,可是他叫我杀人之际有时想起他。

而这善的种子的确发了芽。谢逊与张翠山比拼掌力,千钧一发之际,谢逊忽然间想起了空见大师,没再出手伤人,就此得了一位好义弟。

佛祖割肉啖鹰,舍身饲虎。高僧大德当如是。

她慢慢站起身来,柔情无限的瞧着胡斐,从药囊中取出两种药粉,替他敷在手背,又取出一粒黄色药丸,塞在他口中,低低地道:“我师父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治,因为他只道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来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会待你这样……”

胡斐只想张口大叫:“我不要你这样,不要你这样!”但除了眼光中流露出反对的神色之外,实在无法表示。

——《飞狐外传》第二十回

难得有不够美貌的女子能让金庸的男主角和读者如此难忘。

面黄肌瘦,眼如点漆。在整本书里直到后半部分才出场,离去时也非常平静,但没有人会忘记她。程灵素太让人心疼。一身用药的绝技,却从未害过一个人。料事如神,却也心知这过人的聪慧让人忌惮,所以从来谨小慎微,寡言少语。

张爱玲说:没有一个女人是因为她的灵魂美丽而被爱的。程灵素在胡斐心里,究竟又留下了多少分量呢?

“小妹子对情郎——恩情深,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王铁匠那首情歌,似乎又在耳边缠绕。

胡斐也明白,她活着时没待她好,心里想着的是另一个姑娘。但于她而言,爱本是不求回报,不负我心。

三、就此别过,分道扬镳

拖雷默然,两人相顾无语。隔了半晌,拖雷道:“走罢,我送你一程。”

两人并骑南驰,直行出了三十余里。郭靖道:“安答,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请回罢!”拖雷道:“我再送你一程。”又行十余里,两人下马互拜,洒泪而别。

拖雷眼望着郭靖的背影渐行渐小,在大漠中缩成一个黑点,终于消失,怅望南天,悄立良久,这才郁郁而回。

——《射雕英雄传》第三十八回

时光倒流十年,斡难河边,小拖雷送小郭靖一个黄金项圈,小郭靖回赠的是一块母亲亲手织就的汗巾。两人都将对方的馈赠看得极其珍贵,就此结成“安答”。

这份纯真,连一代天骄铁木真也不由得动容,心下一暖。人大了各有各的路走,这样的情谊再难够。

曾经以为是一生的兄弟,最终分道扬镳,战场上相见已是对手。从前一起骑马纵情大笑的时光,也终究要让步于各自守护的家国大义。

不是谁的错,只怪命运让我们分离。

郭靖大喜,纵声呼啸,双雕扑了下来,停在他的肩头。他离蒙古时走得仓皇,未及携带双雕,此时相见,欣喜无已,伸手不住抚摸雕背,忽见雄雕足上缚着一个皮革卷成的小筒,忙解下打开,但见革上用刀尖刻着几行蒙古文字道:

“我师南攻,将袭襄阳,知君精忠为国,冒死以闻。我累君母惨亡,愧无面目再见,西赴绝域以依长兄,终身不履故土矣。愿君善自珍重,福寿无极。”

那革上并未写上下款,但郭靖一见,即知是华筝的手笔。

——《射雕英雄传》第四十回

同是蒙古王公贵族之女,华筝不是赵敏,做不到背离家族追随恋人而去,却并不是她软弱。

事实上,华筝的勇气一点也不输给赵敏。最后的诀别信里,冒死也要透露情报,只因“知君”。

也因知君,知道对方不爱自己,追无可追。但华筝从不死缠烂打,她一直都清醒,也一直坦白,愿意为了心上人去江南找他,也愿意退场。距离不是问题,你不爱我,也不是问题。

孔庆东评华筝“并没有因为失去郭靖而失去了爱情,因为对爱的追求和执著是深埋在心底的。

真爱已然表达,爱情已经存在,还有什么可以苛求的呢?”

郭襄回头过来,见张君宝头上伤口兀自汨汨流血,于是从怀中取出手帕,替他包扎。张君宝好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谢,却见郭襄眼中泪光莹莹,心下大是奇怪,不知她为甚么伤心,道谢的言辞竟此便说不出口。

却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

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

——《神雕侠侣》第四十回

一见杨过终身误,风陵渡往事终究也只有一个人记了一生。

这离别在郭襄的生命中留下了一个无法被超越的潇洒背影,那个为她生日精心筹备三件礼物的大哥哥,说着江湖相逢,却再也没有出现。

郭襄轻轻叹了口气,心道:“可是旁人却早把我忘记得一干二净了。”只听得树林中一声驴鸣,那头青驴便在林中吃草。郭襄道:“张兄弟,你也不必送我啦。”呼哨一声,招呼青驴近前,张君宝颇为依依不舍,却又没甚么话好说。

郭襄将手中那对铁铸罗汉递了给他,道:“这个给你。”张君宝一怔,不敢伸手去接,道:“这……这个……”郭襄道:“我说给你,你便收下了。”张君宝道:“我……我…… ”郭襄将铁罗汉塞在他的手上,纵身一跃,上了驴背。

——《倚天屠龙记》第一回

郭襄道:“张兄弟,少林寺僧众尚自放你不过,你诸多小心在意。咱们便此别过,后会有期。”张君宝垂泪道:“郭姑娘,你到哪里去?我又到哪里去?”

——《倚天屠龙记》第二回

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倚天屠龙记》旧版第一百一十二回

离别总是重复上演,寻觅着杨过的郭襄,也在少年张君宝的心中种下了相逢和离别的因果。这一次离别后的等待和凝望,显得更为隐秘。

世间最无奈的事,莫过于爱的人心有所属,而你终其一生也只能看着那个离去的背影,藏起心事。

但在这两段跨越了两部书的凝望与思念中,没有人为情所耽,而是各自成了一代宗师,不负百姓与苍生。

这大概是最潇洒的告别,也是最美好的守候。

四、忠诚与侠义,我以血书

冯默风在军中眼见蒙古军残忍暴虐、驱民攻打襄阳,又眼见郭靖奋力死战,击退敌军,他与郭靖素不相识,更不知他是师门快婿,但知此人一死,只怕襄阳难保,是以立定了主意,宁教自己身受千刀之苦,亦要救郭靖出险。法王出掌快捷无伦,拍拍拍几下,登时打得冯默风筋折骨断,内脏重伤,然他双手始终不放,十指深深陷入法王胸口肌肉。

……

杨过知道黄马虽是骏物,毕竟不如红马远甚,当下猛吸一口气,抱住郭靖,一齐跃上红马。就在此时,只听得背后呜呜声响,金轮急飞而至。杨过心中一痛:“冯默风死在法王手下了。”

——《神雕侠侣》第二十二回

须发灰白,背驼,左脚残废,肩窝下撑着一根枴杖。

很多人不记得冯默风,可他也曾师出名门。因为黑风双煞背叛师门而被无辜累及,被黄药师挑断脚筋赶出桃花岛。

若就此怨恨师父,或随波逐流,都合情合理。但他从不忘师门教诲,假意到蒙古军担任铁匠,伺机暗杀蒙古将领,意在保卫南宋边境。最终为救郭靖黄蓉,死于金轮法王之手。

他有一百个理由恨这个世界,也有一百个理由安安稳稳地活下去。但他偏不。

网友兰青桑点评:以他的武功,居然能阻挡金轮法王与蒙古三杰如此之久,那股舍身取义的决心究竟有多么惨烈,多么决绝?

张翠山磕了三个头,说道:“多谢恩师。弟子有一独生爱子,落入好人之手,盼恩师救他脱出魔掌,抚养他长大成入。”站起身来,走上几步,向着空闻大师、铁琴先生何太冲、崆峒派关能、峨嵋派静玄师太等一干人朗声说道:“所有罪孽,全是张翠山一人所为。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今日教各位心满意足。”说着横过长剑,在自己颈中一划,鲜血迸溅,登时毙命。

殷素紊见丈夫为了自己而自杀身亡,突然间又见儿子无恙归来,大悲之后,继以大喜,问道:“孩儿,你没说你义父的下落么?”无忌昂然道:“他便打死我,我也不说。”殷素素道:“好孩子,让我抱抱你。”

她抱着无忌,低声道:“孩儿,你长大了之后,要提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将嘴巴凑在无忌耳边,极轻极轻的道:“我没跟这和尚说,我是骗他的……你瞧你妈……多会骗人!”说着凄然一笑,突然间双手一松,身子斜斜跌倒,只见胸口插着一把匕首。原来她在抱住无忌之时,已暗用匕首自刺,只是无忌挡在她身前,谁也没有瞧见。

——《倚天屠龙记》第十回

名门正派与邪教魔女的爱情终究难逃世俗的围攻,冰火岛归来之时,就是偷来的快乐偿还之日。

一边是同门之谊,一边是夫妻之情,一边是大多数的正义,一边是对一个人的忠诚。

没法选,选什么都是错的。张翠山情势所迫,自刎明志。相比之下,殷素素的决定更果断,她从没想站在“大多数”的那一边,只有她爱的人才值得付出忠诚。

有人觉得张翠山迂腐,有人觉得殷素素是绝望失去了丈夫的信任。若设身处地一想,但凡张翠山稍让步于所谓的江湖侠士们,或动摇对妻子的感情,结局都不必如此惨烈。

悲剧之所以痛彻心扉,正因为它将人推至极端的考验下,剖开胸膛,用血涤清最后的坚持。

五、江湖笑,恩怨了

欧阳锋数日恶斗,一宵苦思,已是神衰力竭,听他连叫三声“欧阳锋”,突然间回光反照,心中斗然如一片明镜,数十年来往事历历,尽数如在目前,也是哈哈大笑,叫道:“我是欧阳锋!我是欧阳锋!我是欧阳锋!你是老叫化洪七公!”

两个白发老头抱在一起,哈哈大笑。笑了一会,声音越来越低,突然间笑声顿歇,两人一动也不动了。

杨过大惊,连叫:“爸爸,老前辈!”竟无一人答应。他伸手去拉洪七公的手臂,一拉而倒,竟已死去。杨过惊骇不已,俯身看欧阳锋时,也已没了气息。二人笑声虽歇,脸上却犹带笑容,山谷间兀自隐隐传来二人大笑的回声。

——《神雕侠侣》第十一回

洪七公和欧阳锋最后的交手,已经成为一种终极价值的较量。

一正一邪,一善一恶,二人花了一辈子为各自所捍卫者花光心血,斗得你死我活。到了最终这一回决斗,武功皆已达化境,碰撞出一个相拥而亡的结局。

那大笑的回声便是在告诫世人,名震江湖也罢,傲视群雄也罢,最终也不过是葬身山野中,一世转成空。

沧海一声笑,江湖恩怨自此了。

人物在书中一个个离场谢幕,最后,创造他们的人也离开了读者和观众。但此时喟叹再无江湖,无疑是对老爷子一生用心的辜负。

结局重要也不重要,因为有些东西早已在这之前写进命书。为爱、为忠诚、为信念、为救赎而花光一生的心血,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从来无愧疚这一生

追赶我心里美梦

长期如战斗 总不舍总不弃

不管总扑空

即使风雨扑得汹涌 尽管天意任意作弄

一生只管追踪 心内有梦

谁人能看透这一生 可摆脱心里欲求

谁人能看透了 得失虽得到

终不可永久

抛开争斗挽起衣袖 不牵不挂是最自由

潇潇洒洒的走 不问以后

——《活得潇洒》(1996年TVB《笑傲江湖》主题曲)

文 | Emma、凡凡、黄蓉她妹、RAM

咋整话题

你最喜欢金庸笔下的哪个人物?

宝贝儿,能给我摘一颗星星吗 (>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