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报名即将结束,留给同学们修改的时间只剩下26小时(30、31号两天,每天上午9:00-晚上22:00)。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再检查下自己的报考信息吧!不确定的同学一定要查看报考点的网报公告!

最后一天,不管你是否报名成功,都要去确认一下自己的信息:

1、查看研招网是否报名成功

①统考网报结束后将生成9位数字的报名号;

②学历学籍校验通过;

③如果要求网上缴费并且显示缴费成功。

2、认真核对报考信息

大家要知道,除了学历学籍校验,其他信息如果填写错误,研招网不会有错误提示,所以你必须认真核验,可以和身边同学交换查看,确保所填信息准确无误。主要检查以下几方面:

①尤其注意报考点、报考单位、报考专业,一定要按照该校招生目录代码选择,有同名专业专业代码不一样,考试科目、研究方向完全不同,千万不要选错;

②是否符合报考专业的条件:比如MBA的毕业年限要求、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该专业是否接受同等学力等等;

③如果选择非全日制,看该招生单位是否要求必须选择定向培养;

④报考点的选择:是否符合该报考点的要求,如不符合现场确认不予通过。

3、查看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是否有关于网报信息的通告

有些学校在报名最后阶段,尤其是在10月30-31日这两天,会发布不符合报名条件或报名信息有误的名单,大家要注意去刷新查看。

比如下方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关于2019网报的最新消息:

这份名单截止到10月26日更新,网报有误的有2000多人,多么可怕的数字!如果有报考或身边有同学报考武大的,请大家相互转告及时修改信息。

小编将名单从上到下看了一遍,总结了这些报名有误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历学籍校验不通过

报名系统所填信息与学信网不相符或者按照所填信息查不到学籍信息,问题主要是姓名、省份证号码、往届生毕业证书编号有误等等;

2、不符合报考条件

①关于非全日制的报考:武汉大学多数非全日制专业要求考生报考类别必须选择“定向就业”,这在各院系非全日制招生简章中写的很清楚,下图为《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年广播电视艺术理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部分截图:

小编在名单中查找了一下,就这一项“非全日制非定向”,有931人选错,可见这一部分人在报考时根本就没有仔细看招生简章,稀里糊涂就报,真是太不负责,用个比喻“一厢情愿:不看人家招不招,反正我只管报”,到头来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真是活该!

在这里提醒一下,如果要选择“定向就业”,请务必向招生单位了解清楚,定向就业的限制是什么,需要签订什么协议,事关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一定要重视!

报考其他院校非全日制的同学,请仔细去看看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的招生简章》,是否有特殊要求。

②大三不符合报考资格;

③部分专业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仅限报考专硕;

④不符合士兵计划报考条件:请核对专项计划、学习形式;

⑤不符合MBA报考条件,要求有工作经验。

3、不符合武汉大学报考点要求

需要在现场确认时提供证明材料,如非湖北省(武汉、孝感、咸宁)户籍但在此工作的往届生,需在现场确认时提供工作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的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或由工作所在地社保局开具的本人近3个月的社保缴费证明。

其他考生也同样,尤其是往届生在非户籍所在地考试的,提前准备好现场确认(或者网上确认)所需材料。

以上是关于武汉大学的一份网报信息通告的总结,大家按照自己的考生类型以及所考专业,仔细查验,确保自己所填的信息符合招生单位、报考点的要求。

最后几点提醒:

1、关于现场确认

有的地区要求在现场确认之前,到指定的网上系统缴费(非研招网),比如杭州教育考试院,要求在11月2日-5日网上缴费(支付平台(http://pay.zjzwfw.gov.cn)),选择杭州市教育考试院为报考点的同学注意下哦~

2、内蒙古自治区报考点现场确认需要网上预约

其他同学请务必仔细查看自己所选报考点的网报公告,把现场确认的时间、地点记下来,以防错过,否则就不能参加初试!

关于现场确认时间、地点以及所需材料,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各省市确认时间汇总+所需材料及注意事项

3、关于所报专业统考招生名额

前几天推文小编提到了一位医学生报考的学校专业只招1名,结果推免生名单出来之后,已经确定不再招统考了,只好换了志愿。有很多同学私信问小编这所学校的名称,就是首都医科大学。

2019推免名单部分截图:

其他学校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武汉大学,小编看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今年的招生简章中写着共招140人,推免名单公布之后,共有84名,剩余56个名额用于统招硕士研究生。报考武大新传学院的同学,记得去看一下推免名单,看看你所报考专业录取推免多少个,剩余统考计划还有几个名额,自己做好心理准备。

不过,也有复试之后统考之后扩招的情况,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确认报名信息无误,认清自己所报专业竞争激烈程度,给自己定位,定个小目标,然后为之全力以赴备考,跨越初试这一关!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立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