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日前召开,大会总结了“四大”以来的工作,部署今后五年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了惠城区科协新一届领导班子,刘忠辉当选区科协第五届主席。

据悉,近几年来,惠城区认真贯彻《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加强科普工作的领导,健全科普工作组织网络,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完善科普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在全区范围形成了科普育民、科普惠民、科普兴民、科普乐民的良好态势。

13镇(街)142村70社区建立科协组织

据悉,惠城区将科协科普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出台了《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区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2020)》,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翟树宇担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领导小组组长,把科普工作列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

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科协科普工作组织网络建设,全区13个镇 (街)、142个村、70个社区建立了科协组织,成立了51人的区科普宣讲团,组建了21支263人的科普工作队和185人的中小学课外科技辅导员队伍,全区注册科普志愿者788人,科协科普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完善科普设施

打造一系列科普阵地

我区将科普经费纳入年度政府财政预算,几年来投入科普经费10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区科普活动中心、伟鸿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两处大型LED电子显示屏和33处610米科普宣传长廊,各镇(街)、有关社区和区属中小学校开设了科普图书室、科普活动室和文化科技馆。

我区还与惠州市同享惠州科技馆、东江民俗文化馆、会展中心等场馆。其中,400多平方米的惠城区科普活动中心和1000多平方米的伟鸿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是中小学生和干部群众的主要科学普及体验场馆。目前,全区各种科普教育活动场所和阵地达1200多个,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工业、农业、法律等20多个领域。

开展主题活动320多场次

受众达30多万人

惠城区每年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活动周、科技进步活动月、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开展科普进万家和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机关等活动及科普大篷车展示等科普主题活动320多场次,受众达30多万人。每年都举办并组织参加上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的科技创新创作能力明显提高,惠城区青少年机器人代表队连续五年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机器人竞赛。据悉,几年来,我区共有281件作品获得上级奖励。

与此同时,我区大力开展全方位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联合有关部门、辖区单位和科协学会,开展科普讲座、体检义诊、送医送药和科普“大篷车”展示等科普志愿活动100多场次。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区科协开展立体式、全方位的科普知识推广活动,通过建设科普宣传长廊、开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派发科普书和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科学知识。

深入实施科技下乡活动

助推乡村振兴

刘忠辉表示,未来五年,在原有基础上,将实施学术交流提升工程,搭建高水平前沿学术交流平台,举办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优秀学术论文推荐评选活动,引导和支持学会围绕我区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发表建言。开展学术研究、科研成果推介、技术联盟、商务合作于一体的会、展、盟、商系列活动,培育区域性有影响的行业产业技术发布平台,推动学术交流成果向科技创新成果和决策咨询成果转化。区科协重点引导学会举办、承办各种层次的学术交流和科技交流对接活动,组织院士、专家来惠举办学术交流,鼓励科技工作者参与中国科协年会、“广东科协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民间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港澳台科技界的学术交流。

同时,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发挥各类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的辐射带动作用,普及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积极组织动员科协智力资源,会同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对科技薄弱村开展精准扶贫,确保顺利完成精准脱贫目标任务。

来源:惠州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