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自四川的妇女代表巩秀芳,作为一名来自动力装备制造业实验室的女科研工作者,与各族各界妇女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共商妇女事业,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温暖……”金秋十月的北京,在中国妇女十二大四川团驻地,巩秀芳高兴地诉说自己来参会的感受。

巩秀芳,蓝色工装,黑框眼镜,随意而扎的马尾——这位常年如此装扮的女科研工作者,一直带领着团队在动力装备制造业创新领域进行着“孤独的探险”。

她的事业一直行走在动力装备制造业的高精尖科技领域,其所在的实验室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所率团队攻克了世界级难题,获得了一批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培养出一支以硕士、博士为主的100多人的燃机研发队伍。

她来自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材料研究中心,是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后简称“东汽”)隶属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位于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四川德阳,是我国从事电站动力设备和新能源领域开发与制造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燃机,被誉为机械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工业综合水平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打破国外核电项目的技术壁垒,实现核电机组用材体系的完全自主化,推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项目走向全球,东汽誓要将“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要突破燃机国产化率的极限,攻克长寿命高温材料研发是关键,必须实现突破,国产化才不会受制于人。

2009年,在东汽启动5万千瓦燃机自主研发的同时,东汽材料研究中心就开始筹备长寿命高温材料实验室。正是这一年,巩秀芳博士后出站即到东汽工作,开展镍基高温合金自主优化研究。

2013年底,东汽材料研究中心获批成立“长寿命高温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为长寿命高温材料设计、重型燃机高温叶片精确成形技术、大尺寸高温部件服役性能及可靠性,以帮助东汽实现燃机国产化。

2015年,获科技部批准建设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包括高温合金、陶瓷、耐热钢等高温材料都接受着最严苛的“烤”验,以确定是否满足燃机高温部件的需要;巩秀芳和她的团队也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实验材料经历长达几万小时的不间断高温测试是家常便饭。”因为试验必须做足时间才能得到有效数据,业内人士将研发长寿命耐高温材料比喻成为是一场“孤独的探险” 。

“一组高温试验就是连续3万多小时,算下来是4年多时间,而在材料研究中心的历史上,最长的一组试验做了7万多小时。”一位业内人士如此描述:“由于实验不能中断,因此实验室总有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即使春节也不例外。”

在这场“孤独的探险”中,巩秀芳和她所率团队,坚韧执着,勇攀高峰,她主持完成了核电项目的新材料体系建设,实现我国的核电技术从材料、设计、制造及检验均能实现自主化。同时,通过推广应用新材料体系,极大发挥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有利于整合资源,实现质量的优化和成本的控制。目前,核电新材料体系已经应用到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全球首堆示范项目——“华龙一号”项目上。同时,核电新材料体系还在国家示范项目国核CAP1400项目、海洋核动力平台等项目上开展应用。核电新材料体系的建成,实现我国核电技术与国外老牌核电企业站立在同一平台上,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自主核电项目的全球竞争力。

巩秀芳所在团队被评为“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创新团队”,其负责运行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在这场“孤独的探险”中,巩秀芳自己多次荣获集团有突出贡献专家、集团劳模、巾帼示范岗等荣誉,也因为其较高学术科研水平,在国际透平高温材料领域崭露头角,多次被邀在国外同行中作报告,她在“第七届火电厂先进材料技术大会”上作的《620℃汽轮机用耐热钢焊缝性能衰减机制》报告,是国内研究团队首次在EPRI国际会议上做焊接相关的研究报告。从一名基层的技术人员成长为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一步一脚印,实现着个人梦、东汽梦和中国梦。

她说:“我的成长、团队的成就,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支持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的一个缩影,也说明在科技创新领域,女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拥有平等的机会与平台。我深切体会到了祖国的伟大,新时代的伟大,新时代,每名女性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让我们把握机会,创新未来。”

关于未来,巩秀芳说:“作为全国妇女十二大代表,我责任重大,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我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做能担当、善作为的新时代女性,践行“四自”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带领团队成员,做健康阳光、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女性。在巾帼建功新时代的征程上,我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带领团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深深扎根技术一线,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科技难题,掌握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