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

  2018年北京农业好基地名单正式出炉

  很多小伙伴很关注

  昨天小编已经开始介绍

  今天第二波

  ↓↓↓

  北京圣泉农业专业合作社

  红泥乐农场(北京圣泉农业专业合作社)基于北京红泥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以休闲创意农业为主题,着力发展乡土文化、泥塑文化、农业技术科普推广、富铁优质农产品示范种植,是集儿童体验、中年人休闲、老年人回归田园为一体的特色农场。红泥乐农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红泥沟村村南,交通便捷,比邻十三陵、八达岭长城、虎峪等景点和八达岭奥特莱斯、乐多港等购物广场。园区占地约7.5公顷,拥有32个日光温室标准大棚。

  2013年,被昌平区科协评为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先进工作集体;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主要种植草莓、辣椒、茄子、黄瓜、西瓜、圣女果、西红柿、各种菌类等30余种无公害果蔬;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采摘篱园,面向各地游客开放,提供优质的特色化乡村旅游项目;北京市优级农业标准化园区,有较好基础设施条件,有专职技术人员,有相应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北京市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生产全程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北京市绿色防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定期为广大群众和农民进行绿色防控知识宣传及科普教育;北京市模型培训示范基地,定期举办航模、船模等各类模型培训。

  2016年,在“最受网游喜爱的采草莓采摘园”评选活动中深受广大网友喜爱,并获得第三名。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实训基地,积极欢迎并支持广大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农村青年和农村能人等返乡下乡本乡人员来我单位创业创新。

  北京市昌平区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定期组织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科普宣传教育培训。被北京市科协评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被海淀区教委评为海淀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2017年,被昌平区农广校评为社区教育中心。

  红泥沟村作为南口的一个传统文化古村落,园区利用农业资源与农业景观效果突出,依托当地农业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利用当地特色稀有的红土地资源,着力生产富铁优质农产品、乡土文化和泥塑文化。

  1.红泥泥塑类:基地大力发展红泥文化,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把红土变废为宝,将红土作为传统文化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进行保护。一方面农场打造了红泥工作室,工作室团队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民间工艺大师团队,工作室结合红泥沟独享的红泥打造出特有的“红泥文化”,是集艺术品售卖、博物馆展呈、艺术衍生品及礼品生产、创意设计、手工互动、科普教育等一体的工作室。致力打造出大众“看的美、买得起、用地好”的产品。

  2.阳台盆栽蔬果类:园区种植了阳台盆栽蔬果、水培植物、多肉植物等适合家庭、餐馆、星级酒店及单位既能摆放又能食用的蔬果景观系列。园区是北京市昌平区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北京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社区教育基地,开展了农业科普进校园、进社区、中小学生和居民到基地等阳台科普教育活动,定期举办“蔬菜盆栽科普沙龙”活动,请蔬菜专家坐镇,针对阳台和室内蔬菜种植的方法及技巧,为青少年学生和市民进行详细讲解和实际操作;并分享国内外现代家庭种菜的模式。同时,建立了蔬菜盆栽科普群,及时为购买了盆栽蔬菜的朋友们讲解种植技术,将科普传进百姓家中。

  3.富铁农产品类:基地特质的红泥土经检测含铁量是普通黄土的12倍,基地引入“文化”、“旅游”、“生态”、“养生”等元素,建设健康、绿色、养生的生存环境和养生氛围,园区种植了灵芝、栗蘑、藜麦、秋葵、食用菊花、紫背天葵、叶用甘薯等30多种食药两用及芳香蔬菜很受市民欢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