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日)下午,“韶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举行“韶文化”学术研讨会、韶关文旅产业发展研讨会、韶关红色文化发展研讨会,众多专家学者为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出谋献策。

专家们认为,韶文化融合了不同时空多民族民系的文化、风俗和习惯,研究韶文化对挖掘韶关底蕴和加快韶关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宗桂:

对于我们广东文化的研究,对于岭南文化的深化和拓展,特别是对于韶关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重要作用.在我看来,“韶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包括了客家文化、中原文化、禅宗文化、红色文化以及这两年挖掘出来的工矿文化等等,都可以统合进去。

专家们建议,强化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竞争力,重点抓好文化旅游有机结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吉首大学正校级督导员 张建永:

什么样的文化才跟旅游相关联?我有一个新的概念是热文化跟冷文化的区别,只有热文化才能跟旅游相结合。因为我看到太多的投资浪费,只要一看到文化就一哄而上,但是做下去之后,旅游并没有做起来。

专家们还提出,通过红色资源的开发、红色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振兴事业中的特殊作用。 

在“韶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上,大批专家学者围绕韶文化的定义、内涵、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总结探索。来自韶关学院的宋会群教授在主旨演讲上就明确了韶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韶关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宋会群:

韶关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形成了善美、和谐、包容的文化传统。“韶文化”是多样性的,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文化类型都具有世界影响,包括禅宗文化、矿冶文化、瑶族文化等等。

此次论坛重磅发布了广东省社科联原主席田丰的有关 “韶文化”的重要研究成果,将岭南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揭示了韶文化的重大意义。

广东省社科联原主席 田丰:

韶关、韶州、韶石都是以韶为名,因此用“韶文化”概括粤北文化、韶关文化,更能够突出“韶”文化的精神特征,它是我们岭南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记者:叶铭珠 摄像:刘明钊

编辑:谭然之

责编:林云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