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试想下,注册公司、办理工商执照等以前要跑多个部门,花费很多时日才能做的事,如今只需要在手机上,将资料一键提交即可,这就是基于支付宝政务小程序“一网通办”带来的巨变,而除了政务行业,在零售、交通、制造、医疗、农业等各个领域,行业ISV基于阿里云飞天大数据平台,也开始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计算海量数据,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在AI芯片、AI云服务、AI算法、AI平台、产业AI实现全线领先,如今的阿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司。

曾几何时,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行癫(张建锋)一度感慨“阿里巴巴是被商业成功掩盖了技术的成功。”

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想必很多人对阿里的技术有了更深的体会。

十年前,传统的IT架构已经无法支撑阿里高速增长的业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阿里不得不破土重生,率先走在了“去IOE”的路上,也是在那时,阿里写下了第一行代码,从此开辟了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先河。

如今十年过去,沧海桑田,阿里云不仅让淘宝,支付宝,天猫能够顺利运行,扛下双十一的巨大的流量,同时,阿里云还支撑了飞猪、钉钉、口碑、盒马鲜生等新兴业务,而云栖大会也成为数字经济风向标,阿里数字经济相关重要进展几乎都在历届大会公布。

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十年磨一剑的阿里云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它不仅要撑起阿里巴巴的技术底盘,还要成为驱动全社会发展的技术力量。

那么,阿里云的底气源自哪里?

中国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司

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公布了这样一组关于人工智能调用规模数字:每天调用超1万亿次,服务全球10亿人,日处理图像10亿张、视频120万小时、语音55万小时、自然语言5千亿句。

在AI芯片、AI云服务、AI算法、AI平台、产业AI实现全线领先,如今的阿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司。

此外刷屏科技圈,还有阿里巴巴还在大会上发布的“飞天 AI 平台”和“含光800芯片”,这两大重磅产品成为支撑阿里技术的“软硬”利器。

先来说“飞天 AI 平台”,作为贾扬清入职阿里巴巴后首次发布的机器智能产品,飞天AI平台算的上是一款“开山之作”,是国内首个云端商业化机器学习平台。

众所周知,AI开发门槛很高,开发者经常会遭遇数据标注工程量大、模型量不够、算法理解不深入、部署经验不足等问题。而飞天AI平台支持上百亿特征、千亿训练样本的超大规模经典算法,降低35%训练成本、多个场景下提升400%训练速度,还首创公共云上可视化建模,为开发者提供了接近本地开发的极致体验。

用贾扬清的话来说“这次发布的飞天 AI 平台,不仅是阿里 AI 整体能力的结构化展示,更是一个开发者更易触达的 AI 平台,开发者在飞天 AI 平台上,可按需调用平台的能力,无论是软硬件一体的编程环境,还是云边端一体的高性能训练和推理引擎;无论是阿里云已经开源的能力,还是成熟的商业版服务。”贾扬清表示,“这些都会让开发者拥有更多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同时拥有更加强大的 AI 能力”

其二是平头哥“含光800”芯片的发布。正如“含光”这个上古三大神剑的名字一样,这块号称“全球最高性能AI推理芯片”,用阿里CTO兼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剑锋的话形容是阿里巴巴在芯片领域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据张建锋介绍,“含光800”的峰值性能78563IPS,峰值能效500IPS/W,1个“含光800”的算力等于10个GPU,在业界标准测试中,性能比此前最好的AI芯片高4倍;其能效比是第二名的3.3倍。

好吧,如果你还是没看懂“含光800”的厉害之处,我再给你举个例子就懂了——

拍立淘商品库每天新增10亿商品图片,使用传统GPU算力识别需要1小时,使用“含光800”后可缩减至5分钟,以前走的是土路,如今换上“含光”走的是高速,差距就是这么大!

今年云栖大会主题是“数·智”,而芯片作为智能硬件,是阿里实现飞天智能的基础设施,进而推动飞天智能实现阿里对内对外生态的一体化和智能化,可以说,“含光800”芯片的发布将成为阿里生态的布局以及对于数智时代的推动力量。

神龙三代架构所带来的的优势

2017年,一代神龙架构横空出世,揭开了阿里云独自研发解决方案的序幕,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 阿里云正式发布第三代自研神龙架构:贯穿整个IaaS计算平台,全面支持ECS虚拟机、裸金属、云原生容器等,激发100%计算潜力。与云下同规格物理机相比,新架构的QPS提升30%、延迟降低60%,

在历经软件虚拟化、通用硬件虚拟化、专用硬件芯片虚拟化三个阶段后,第三代神龙架构实现了裸金属服务器、ECS虚拟机等计算平台的架构统一,用户可获得高质量的弹性资源。

阿里云智能基础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蒋江伟在演讲中表示“十年自研积淀让阿里云有机会突破自我,找到进化的方向,”如今兼备物理机和虚拟机优势的三代神龙架构显然又进化了!

正如集装箱改变了全球化的格局,以“神龙”为代表的创新技术也正在重塑云计算技术格局。阿里巴巴丰富的应用场景让阿里云成为极少数同时具备研发以及应用场景的闭环,一边研发一边应用。

“接下来,阿里云遍布全球的百万服务器将全面升级至第三代神龙架构,”蒋江伟透露,在阿里巴巴内部,神龙架构已大规模应用于淘宝、天猫、菜鸟等业务,解决高峰值的性能瓶颈问题。

阿里云的大数据生态

“生态”是阿里云近两年强调最多的,在未来,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决定你在行业话语权的,只有建立起自己的派系,有了足够多的伙伴,才能走得更远,因此,对阿里云来说,要推动全社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一个更加开放和更加聚能的生态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我们能看到众多企业合作的不断深入,阿里云开始将其计算能力应用至更多领域。

对外服务方面,阿里云早已经开始推动计算新技术与政府职能融合,比如,阿里云布局的“一网通办”,源自于2016年国办23号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公安部等12个部委联合组织的信息惠民行动,推动部门间政务服务相互衔接,协同联动,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试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试想下,注册公司、办理工商执照等以前要跑多个部门,花费很多时日才能做的事,如今只需要在手机上,将资料一键提交即可,这就是基于支付宝政务小程序“一网通办”带来的巨变,而除了政务行业,在零售、交通、制造、医疗、农业等各个领域,行业ISV基于阿里云飞天大数据平台,也开始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计算海量数据,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服务。也为行业ISV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会。

再联系起阿里云此前提出的“被集成”,凭借阿里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上全面布局和准备,在传统IT向云计算全面转移的拐点,来帮助企业全面上云。

在云栖大会现场,笔者有幸见证了阿里云三任总裁,王坚、胡晓明和张建锋在2019杭州云栖大会带来的一场关于“传承”的精彩对话。

从10年前坚定投入云计算核心技术研发,到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自动驾驶的技术布局,十年传承的坚定投入,让阿里云拉开“数字经济”时代的大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