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天地之间,一个三维的世界。耳听到的有八方,眼观测的有六路。花草树木有根节梢,人也一样。丹田、胯、肩为根,心、膝、肘为节,头、脚、手为梢。如何合理的运用这三根、三节、三梢,这就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拳击训练中最基本的平行站立姿势,正确的站立姿势能让拳手更好的保持身体平衡,也能帮助拳手更好地发力,平行站立是每一个拳手接触拳击训练的第一课,也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平行站立基本姿势

正直站立,目察前方,双脚分开,间距与肩同宽,小于肩宽则不够牢固。

脚尖微扣,双膝微曲内扣,脚内侧使力大,是为脚踝小腿相连,膝内扣是为小腿大腿臀相连。

收臀收腹(肚脐以上),是为臀腰相连。

拔背沉肩含胸(建议先含胸),是为背腰相连。

颈(下巴)回收,是为颈背相连。

因击打点在肚脐以上正面,所以双手护头,双肘护肋,双手握空拳(手腕微扣),双肘垂于两肋。

目视前方,眼察六路,判断对手准备向前后左右上下移动的位置。

◆身体各部位的感觉

脚的感觉稳,膝的感觉夹球,臀的感觉坐(提),腰的感觉松(崩),背的感觉拔,肩的感觉沉,肘的感觉垂,手的感觉空,颈的感觉梗,头的感觉顶。

用心体会戈洛夫金的肩颈和头部的感觉

身体不偏不倚,就像宁静的水面一样,姿势稳固后才能动,先垂直下蹲,再猫跳(轻盈上跳),再由上往下左右转动。

现在是平行站立,双脚的前方,双手的前方,双眼的前方是一个点,也是垂直线,要让对手在这个点上,这样三角力才会最大

以后侧向站立也是一样,绝不能让对手离开你的双脚之间,以及视线范围。

◆身体素质训练不可或缺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拳手的身体素质练习是不可或缺的。

柔韧,协调,耐力,爆发,灵敏,力量,心肺,心理,平衡,智力方方面面都要不断增强。

这些专项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要循序渐进有计划成系统的练习,既要有专业教练的指导,还要有好的对手陪练,也就是训练团队。

◆拳击技术动作4大分类

步法有很多种:前滑步、后滑步、左滑步、右滑步、环绕步、后推前、前带后、单脚、双脚、冲刺、并滑。

拳法有很多种:直拳,摆拳,勾拳,刺拳,长短直摆勾拳,内线拳,外线拳。

防守有很多种:阻挡,格挡,拍击,叠臂,提肩,综合防守,左右躲闪,下潜,后仰,左右摇避。

组合有很多种:距离角度击打点的不同组合就不同,这就到技战术了,但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限制对手的衔接配合,降伏对手。

动起来配合着呼吸虚实要分明,产生开合,形成螺旋力。脚跟提起的一侧是虚,脚跟着地的一侧是实。虚实不分明身体就不能顺畅的转起来。实的一侧是蓄力,虚的一侧是发力(泄力)。实的一侧站稳,虚的一侧才能抽上力。打拳发力一瞬间要吐气(哼),这样才能更充分的合,充分合又是为更好的开。

看视频教学也好,看文章教学也好,这些都是概论。真正要练出来,还是得有教练和陪练,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接受程度不一样,出现的问题自然也不一样,只有教练针对性手把手的教你才行。

我们想要取得进步,必须由矛盾产生出理论,并落实到实践,所以练习拳击要多学、多悟、多练、多讨论、多实战。多看一些关于哲学的书,哲学是理解世界的事业,哲学可以让你学会辩证的思考,哲学可以让你更理智。

本人自愧才疏学浅,望志同道合者留言指正、补充完善,欢迎加入拳击周刊读者交流群里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