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起,杭州市公安局部署开展“雷霆3号”集中统一行动,强力开展社会面治安乱点的深度清查整治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10月,义蓬派出所和新湾派出所的两位户籍室女警贯彻“最多跑一次”政策,心系群众,不辞辛苦,为群众做实事,被两地群众交口称赞……

  核实状况办手续,家属送来感谢信

  2018年10月10日,范女士一家4人搀扶着颤颤巍巍的90多岁老母亲,来到大江东公安分局义蓬派出所户籍窗口,申请办理范女士的户口回原籍的业务。

  

  范女士今年55岁,近期离了婚,因为平时比较多照顾老母亲,所以她就想把户籍迁回原籍地,和老母亲在一起。

  可惜来到窗口后,她才得知,自己想迁入的房子其实并非她的原籍地。范女士的原籍地其实是义蓬街道上的一个住宅,可是那住宅已经被拆了。而她想迁入的是父母亲在农村造的一个房子,但那并非她原籍地。这个业务自然是办理不了了。

  但让她惊讶的是,老母亲的户口也不在农村造的房子里,老母亲也属于空挂户!一家人当场表示无法理解,他们对母亲空挂户一事毫不知情,便在窗口与工作人员争论起来。

  原来,农村那套房屋的户主是范女士的父亲,父亲逝世后,房子因为人员信息不明确,就成了无主房屋,母亲便成了空挂户。

  老母亲胡某一共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一次,大女儿大女婿、小儿子、小女儿一起陪着过来了。得知情况后,大女婿高师傅便出面负责跟窗口人员进行沟通。

  民警郎浙琳一边解释政策,一边打电话给相关部门核实老人目前的房屋状况,帮范女士一家人想办法。在两个多小时的沟通引导之后,范女士一家人答应先解决老母亲的户口问题。但郎浙琳发现,子女们手头的房屋手续不齐全,老母亲户籍问题无法当场解决。

  麻烦的是,老人的大女儿女婿住在苏州;小儿子住在余杭;小女儿范女士住在萧山。老母亲平时会轮流住到子女们的家中,由子女们轮流着照顾。这一家子都很少在大江东。

  考虑到这一情况,加上老母亲年迈不方便走动,郎浙琳便一口承诺下来说:“你们放心,房屋材料我帮你们去查!”

  郎浙琳的态度感动了范女士一家,高师傅临走前,特意对郎浙琳说到:“这事情就算办不成,我也要感谢你!为你的态度,感谢你!”

  忙完手头工作之后,郎浙琳第一时间赶赴了老人户口所在地的相关部门调取资料,与工作人员核实信息……为当事人省去了多跑两趟的麻烦。

  待房屋手续齐全后,郎浙琳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了高师傅,告知他目前的办事进度,并预约了窗口办理的时间。考虑到老人亲自再来一趟不方便,郎浙琳还告诉高师傅,可以签一份委托书,委托子女代为办理。

  高师傅在电话中反复表示感谢,并说要写一封感谢信给郎浙琳。郎浙琳很欣慰,她觉得为民服务是应该的,她没想到这封信,还真的送来了……

  

  10月25日下午,范女士一家人再次来到了义蓬派出所,成功办理了业务,还特地送来了一封感谢信,亲手将递给了郎浙琳,手写的信上字字充满真挚的感谢和对户籍窗口工作深深的肯定。

  女警主动助老人,花费半月补资料

  2018年10月8日下午,新湾街道新南村村干部来到新湾派出所户籍室称其村一名80岁的周奶奶,想将自己的户口落户到现居住地,因行动不便,遂寻求派出所帮助。

  得知这一情况后,户籍民警周丹丹将该情况汇报分管领导后,立即前往周奶奶老人住处上门核实情况。

  经了解,老人50年前因工作原因户口迁移至义蓬,退休后一直居住在新湾街道一处自建房内,现要求将自己户口迁移到新湾。户籍民警周丹丹发现,周奶奶住房地址与原户籍地不符,考虑到周奶奶年龄太大行动不便,又无子女,生活日常琐事处理都需要前往户籍地义蓬办理,带来诸多不便,民警周丹丹答应会尽全力帮周奶奶解决户口带来的困难。

  因为周奶奶年龄较大,膝下无子女,民警周丹丹主动帮其联系社区签字、查阅主城区内无房手续、历史档案、到街道城建部门调取资料,找负责人签字盖章……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终于将所需材料补完。

  10月30日上午,将办理好的户口本交到周奶奶手中,周奶奶对此表示十分感谢。

  东东君qq:3062647062

  来源:大江东公安

  合作/传播美好找东东君:0571-82758681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