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张新华作品《知春》(雀梅)

雀梅根干自然奇特,树姿苍劲古雅,自古以来就是制作盆景的重要材料,素有盆景“七贤”之一的美称,是岭南盆景中的五大名树之一,也是中国入世后出口美国的盆景植物之一。雀梅有大叶、中叶、小叶和红芽细叶之分,其中,红芽细叶雀梅是制作盆景的上乘材料。

▲蔡显华作品《横林叠翠》(雀梅,120×55cm)

2018国际盆景协会中国地区委员会会员盆景精品展暨中国盆景邀请展银奖作品

▲刘凌欢作品《古木幽林》(雀梅,115×75×78cm)

2018国际盆景协会中国地区委员会会员盆景精品展暨中国盆景邀请展银奖作品

▲福建陈文图作品《独钓寒江》

▲浙江楼学文作品《葱茏如歌》(100×50×50cm)

雀梅属鼠李科,有刺攀援灌木,落叶或常绿(不同地区表现不一样)。小枝灰色或褐色,密生短柔毛。单叶近对生,革质,卵形或倒卵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青绿而有光泽。花小淡黄色,核果近球形,成熟时紫黑色。雀梅果可食、味酸甜,故名酸梅果,嫩叶可代茶。

▲广东陈昌作品《情深许许》(80×90×70cm)

▲李荣华作品《村头》(高48cm)

雀梅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省,日本和印度也有分布,为亚热带适生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不甚耐寒。适应性强,对土质要求不严,酸性、中性和石灰质土均能适应。耐旱,耐水湿,耐瘠薄。喜阳也较耐阴。根系发达,萌发力强,耐修剪。

▲安徽黄山鲍家花园藏品 《清韵图》

(雀梅、榆树,200x130cm)

雀梅喜阳,可放置在全日照环境中,盛夏和严冬要移入室内,避免暴晒和防冻。适宜偏碱性、疏松透气、排水优良的泥沙土。生长季节需大肥大水管理,夏季需要早晚浇水,冬季适当减少,保持土壤湿润。生长季地培时20天到1个月施肥一次,盆养时1-2个月施肥一次。

▲香港罗丽娟作品《铁骨临风》

雀梅根系发达,换盆改植时需小心谨慎,以防折断细根,宜用深盆保持根系完整。成熟盆景每年大寒或春节前后换土一次,养护阶段1-2年换土一次。

▲安徽张志刚作品《赤壁怀古》

(雀梅、对节白蜡、杜鹃、石灰石)

雀梅萌发力强,需勤于修剪多余枝、较长枝、过粗枝,放养弱小枝,以保持树形。

▲湖北左宏发作品《风骨》(树高115cm)

▲张新华作品(80×120cm)

▲张新华作品《雄木虬姿》(雀梅,100×60×100cm)

▲谢荣耀作品《从容飞渡》(60×30cm)

▲郑永泰作品

▲ 梁常德作品《醉卧梅林》(120×60×60cm)

▲韩学年作品《温情》(高135cm)

▲ 黄就伟作品《疏林野趣沐春风》 (盆长120cm)

▲黄就明作品( 90×70cm)

▲谢荣耀作品

▲黄伟洪作品

▲绿怡岛作品《仕出寒溪》(120×60×65cm)

▲叶金銮作品《老杆横披苍舞影》(70×110cm)

▲苏远东作品《依靠》

▲陈坚志作品

▲侯亚元作品

▲萧庚武作品

▲麦兆基作品

▲褚国球作品

▲李荣华作品

▲杨耀其作品

▲杜耀东作品

▲张绍昌作品《探》

▲谢荣耀作品《故乡的榕树》

▲谢荣耀作品《卧龙春醒》

▲陈万均作品《浮生千重变》(60×35cm)

▲流花西苑作品《横琴野趣》

▲熊至荣作品《古梅春晓》(雀梅,146×96cm)

2018国际盆景协会中国地区委员会会员盆景精品展暨中国盆景邀请展金奖作品

摄影丨楼学文 王念奈 李建

罗晓东 刘少红 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