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一种考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考试便是“苦人心智”的一种方式。经得起考试磨难的人,才有可能沿着初心前行。

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最初的信念是要当“可以为人类谋福祉”的科学家。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他决定读研究生,第一年考研高等数学只得了39分,第二次考研大学物理只得了39分,但他没有放弃,才有了后来的41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并带领团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很多时候,一个人对考试的态度彰显了他对理想的坚持与热爱、对于挫折与考验的人生态度。

一、考试要早谋划、早行动。财会从业人员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无论是在会计师事务所、投行、基金等专业机构做专业人士,还是在企业做财务、经营甚至管理人员,或者在不同的路径之间转换,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在执业资格、职称考试等方面所需的准备是不一样的。

周围部分来自事务所的同事在入职企业之前大多已经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但因为之前没有参加中级考试而暂时不符合高级会计师的报名条件。如果从参加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算起,到符合高级会计师资格报名条件里所规定的年限,财务从业人员可能需要很多年。时间不等人,如果早谋划、早行动,就可以避免类似情况、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其实,在备考注册会计师的同时,顺便考个中级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并非难事。

二、考试是担当、是引领我在一家央企总部任职,公司有高级会计师评审资格,但一直没有正高级会计师评审资格。有一年,公司总会计师亲自去外单位参加评审并获得正高级会计师职称。当时很多人都不解,都央企总会计师了,从个人职业发展角度而言,正高级会计师职称的意义不大。后来,集团陆续有多名高级会计师跟随公司总会计师的步伐,去外单位通过评审获得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这时,大家才慢慢体会到总会计师的良苦用心。考试有时还是责任担当,是技术引领,也是团队标杆。

三、考试既是个人选择,又是受环境的影响。我的一位朋友离开校园后进入某事务所工作,先后考取了注册会计师和税师执业资格,后来加入一家国企。当时曾经以为,企业不需要执业资格,日后再也不用劳心劳力参加考试了。入职后发现周围各种领军人才应有尽有,内心难免受到触动。2018年全国高端会计人才选拔首次开启,用她的话说是“机缘巧合并透支了工作多年来积累的运气成为一期学员中的一员,有一种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意外之喜”。

四、考试有时也关乎兴趣爱好,关乎梦想。比如马拉松比赛正逐渐成为一项全民运动,微信朋友圈里常有朋友晒参加马拉松比赛盛况的美图。我们很难说马拉松比赛不是某种形式的考试。自2001年高考打破年龄限制以来,江苏南京86岁老人汪侠在2018年6月时连续参加第15次高考,我们应该为老人这种执着点赞。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求索。”其实考试这条路,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学海无涯苦作舟,考无止境乐为帆。”对于职场人士而言,走到哪里停下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只要经过深思熟虑,对初心负责,对梦想负责,无愧于心,无愧于岗,足矣。

| 本文来源中国会计报由泽稷网校微信公众号CPA考友论坛(ID:CPA-CHN)整理推荐,文中图片来源于unsplash编辑:十二。泽被天下,稷往开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稿请@CPA考友论坛小助手微信号:300481648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