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的名字都有一定含义和象征。有这样八个地方,不仅名字有着特殊的意义,还是皇帝亲自赐名,并沿用至今。

【登封】

登封位于河南省北部,面积一千二百多平方千米,是河南省会郑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登封原名嵩阳,因五岳之一的嵩山位于其境内而得名。

大皇帝与登封缘分不浅,一生九次去登封游览嵩山。696年,登上嵩山,正式封嵩山为“中岳”,并把嵩阳县改为登封县,把阳城县改为告成县,借此寓意武周江山大功告成。除此之外,武学圣地少林寺也位于登封境内,少林寺十八棍僧救秦王的事迹更是为登封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宝丰】

宝丰位于河南省中部,归平顶山市管辖,人口五十二万。宝丰历史比较悠久,在秦朝的时候就置县了,当时叫做“父城县”,之后县名多有变动。妇孺皆知的观音菩萨,就是在这里证道。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宝丰以烧制、冶炼、酿酒和物产丰富而出名。宣和时期,大宋帝国表面上歌舞升平,宋徽宗特意赐名“宝丰”,借此来粉饰太平。如今宝丰以曲艺和魔术而名动全国。

【凤阳】

凤阳位于安徽省北部,原名“钟离”。507年,南梁在这里大破,延续了几十年国祚,钟离凭此一举成名。

隋朝建立后,因濠水流过而改名“濠州”。1328年,洪武大帝出生在这里,并在濠州皇觉寺中当过和尚。洪武大帝驱逐蒙古贵族、恢复汉家江山后,不忘故乡,特意赐名“凤阳”,寓意“丹凤朝阳”。立凤阳为大明帝国“中都”,显赫一时。

不过凤阳的位置确实不好,发展不起来,当大明帝国灭亡后,就立刻变得默默无闻了。 如今,凤阳更是沦为滁州市管辖的一个县。

【绍兴】

绍兴原名会稽,位于杭州湾南岸,环境优越,历史悠久长远。勾践在此卧薪尝胆,最终消灭吴国、称霸中原。秦朝末年,项羽在这里率领八千子弟兵起兵反秦。隋朝建立后,改会稽为越州,一直延续到南宋。

南宋建炎四年,金兀术率军渡过长江,大举南侵,并扬言不抓住就不收兵。赵构胆小无能,拼命南逃,一直跑到到越州才停下脚步。恰巧此时金人因为瘟疫和不习水战而被迫撤军,于是赵构便认为越州是他的福地。等形势稳定后,赵构升越州为绍兴府、以绍兴为新的年号,幻想借此“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

【泰宁】

泰宁原名绥安,地处福建省西北,与江西省交界,是福建三明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不大。福建地形九山一平原,交通不便,发展困难。加上原先是居住的地方,因而整个地区开发较晚,文教落后。

大环境如此,泰宁自然也不能例外,泰宁的文教尤为落后。建立后,朱熹、李纲、杨时等名士大儒曾经在这里居住、设帐讲学。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地文教大兴、民风淳朴,摆脱了落后的面貌。为鼓励文教、树立典型,特意赐名“泰宁”,以示嘉奖。

【肇庆】

肇庆,原称端州,位于广东省中部,是粤西的门户。肇庆盛产砚台,出产的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如今,肇庆也是中国知名的“砚都”。死后,因为没有儿子,大臣们被迫从他的兄弟里选择皇位继承人。赵佶是宋神宗第十一个儿子,排名不靠前,而且孟浪轻佻、声名不佳,皇位原本不可能落到他的头上。但是,向太后为维护自身权位,不顾宰相章惇的反对,强立赵佶为帝。由于登基前被封为端王,赵佶认为端州是其福地。登基后,赵佶便改端州为肇庆,希望能一直吉庆。

【重庆】

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西部重镇。由于境内多山,故有“山城”的美誉。嘉陵江是长江重要支流之一,是川东的大动脉,古称“渝水”。重庆因为坐落在在嘉陵江旁,所以被称为渝州。1102年,渝州被改为恭州。1189年,赵惇被宋孝宗封恭王。一个月后,宋孝宗去世,赵惇登基为帝,是为。一个月内双喜临门,所以大喜过望,专门升恭州为重庆府,以示喜庆。南宋末年,蒙古大汗蒙古从四川攻宋,不但受阻于重庆辖下的钓鱼城,最后还死在了这里。

【台湾】

嘉义原名诸罗,因为境内有诸罗山而得名。嘉义境内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是南台湾的要地。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设立了天兴与万年两个县,嘉义归天兴县管辖。消灭政权后,将天兴县更名为诸罗县,随后将县治正式迁到嘉义境内。

五十一年,在台湾发动反清起义。义军围攻诸罗县城,诸罗军民在付出重大伤亡后,守住了城池。皇帝“嘉其忠义”,改诸罗为嘉义。国民党迁台后,把拆分为省辖嘉义市与市辖嘉义县两部分,即当年的核心区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