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6日上午,安庆市委机关报——《安庆日报》罕见在头版以接近整版的篇幅推出“学海安 问安庆”大型系列报道第一篇《我们为何常常“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对标海安、剑指问题。这篇文章下,其中有一网友提及百年老字号企业“胡玉美”的发展,不无痛心地指出:胡子穆先生倘若看到今时今日的“胡玉美”会作何想?

这声发问如一记警钟,敲在人耳边,响在人心头!发问振聋发聩,值得每一位胡玉美人反思:老祖宗把呕心沥血打下的基业传到我们手上,我们是否把“胡玉美”这个金字招牌做好了、做实了、做出新名堂来了?

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近五年来,“胡玉美”一路劈波斩浪,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公司业绩稳中有好:从纵向来看,跟过去的自己比,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从横向来看,“胡玉美”作为安徽省内最大的调味品企业,与省外的知名调味品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有差距怎么办?不能等,不能靠,不能站,不能慢,就靠创新和实干!

五年前公司即提出: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高盐份的产品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公司提出六字创新方针:“降盐,增鲜,增辣”;鼓励技术中心研发人员以此为目标,不断创新突破,生产出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然而,这五年来,公司产品研发的保守派和激进派在创新问题上不断碰撞,产品的研发革新时而大步迈进,时而停步不前。这不能不让人生出警惕!时代在变,消费者的口味也在变,一百多年前的蚕豆酱早已不能适应现代人的口味。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我们百年老字号企业同样也要求变!

如今,《安庆日报》推出“学海安 问安庆”大型系列报道,有网友问到了“胡玉美”的痛处,我们胡玉美人也应反躬自省:如何对得起祖宗心血,让“胡玉美”基业长青?唯有创新驱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何以能创新驱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唯有“降盐,增鲜,增辣”六个字!对技术工艺和产品品种进行革新时,保守派和激进派意见不统一怎么办?保守的要多听听激进的,听听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革新意见;激进的也要多向保守的靠拢,看看他们的顾虑在哪里、研发过程中的困难有哪些。

“降盐,增鲜,增辣”实际就是创新!

创新不容易,第一,创新意味着改变,所谓推陈出新、气象万新、焕然一新,无不是诉说着一个“变”字;第二,创新意味着付出,因为惯性作用,没有外力是不可能有改变的,这个外力就是创新者的付出;第三,创新意味着风险,从来都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而创新的付出却可能收获一份失败的回报。创新确实不容易,所以人们总是在创新前面加上“积极”、“勇于”、“大胆”之类的形容词。

正是因为创新不容易,所以创新成为人才的一大特征,也就有了创新人才的问题。那么,创新人才除了专业知识及技能外,要具备什么个性心理特征呢?首先,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其次,要有激情,为实现目标不懈奋斗;再次,要担责任,控制失败风险和勇于承担失败后果。

在培养人才创新本领的时候,不能忽略创新心理的培养。自信心不足,点子不能成为行动,行动不能得到坚持;缺乏激情,创新没有动力,思维会僵化,行动会迟缓;没有责任心,创新风险容易失控,即便成功可能也难取得持续进步……所以就要学会复利思维;耐心并坚持。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不要焦虑和急躁,多试,多观察,多解放思想,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多转换一些空间。与公司研发人员共勉!

(来源:胡玉美1830)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