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图的时候大家有没有用过这样的表情包?吃手手,吃脚脚,可爱的吃手手……

婴儿时期,宝宝通过“吮吸”的方式进食。所以在这一时期,吸吮手指对宝宝而言十分重要,新手爸妈们不要阻挠,反而应当加以鼓励。

除了手指,宝宝可能还会看到什么就放进嘴里,这是宝宝在口欲期探索世界的一个方式,不要剥夺,但是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下必要的卫生状况~

一般将宝宝吮指分为不同阶段,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时期。

婴儿时期

1.宝宝不满3个月,只要触碰婴儿的口唇周围,很可能引起“吸吮反射”。这是一种先天性的反射行为。所以不满三个月婴儿,常常会吸吮手指满足吸吮要求。这种吸吮现象在人工喂养婴儿中比例较高,这是因为家长通常不会让孩子长时间吸着空奶瓶,所以对人工喂养婴儿而言,吸吮体验较少,需要通过吮指满足心理需要。

2.一般情况下,3-4个月后,婴儿吸吮要求会逐渐减弱,6-7个月后将自然消失。家长要细心观察,若宝宝在6个月以后才出现吸吮手指现象或者之前的“吸吮”情况没有改善反而加重,可能就是宝宝缺乏安全感,需要自我安慰的征兆了。家长必须细心观察婴儿各方面生活状态,帮助缓解内心的不安全感。

3.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不可忽视——长牙。宝宝一旦开始长牙,口腔内分泌出的口水就会增多,即将“破土而出”的牙齿会让宝宝牙床不适,这个时候,宝宝会通过吃手“抚摸”牙床,让自己舒服。

幼儿时期

当宝宝进入幼儿时期,通过不再靠吸吮满足心理需要,寻找安全感。若1—3岁甚至更大的宝宝仍然不自觉的出现吮指现象,作为家长,要懂得留心观察并适当干预。观察宝宝在什么情况下常吮指,每个宝宝吮指的时机不同,有的在焦躁、过虑、紧张时会通过吸吮手指镇定情绪;有的宝宝会通过吮指帮助入睡。吮指时机不用,解决方法也不同,一旦吮指现象变得无限制,甚至影响宝宝牙齿发育,需要立刻矫正。

一般情况下,吮指并没有不好,但家长仍要谨慎观察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幼儿吮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危害。

1.手指受伤

爱吮指的宝宝,手指常常被口水侵蚀,很容易受到损伤,发生蜕皮、感染,严重者甚至导致手指变形。另外,吮指容易对牙齿产生压迫,影响牙齿健康生长,长期吮指可能造成牙齿排列不整齐,出现龅牙、牙齿闭合不良等情况,引发口腔问题。

2.细菌感染

宝宝天性好动,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时不时东摸摸、西动动,手指非常容易粘上脏东西。若手指在没有清洗的情况下入口,容易将病菌带入口腔,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

3.心理焦虑

宝宝依赖吮指,除了影响身体健康,对心理的影响会造成不良后果,通常情况下,容易产生焦虑、紧张、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长此以往,危害很大。

那么,如何应对1岁以上的宝宝吮手指呢?

1.常陪伴,增加宝宝安全感

宝宝也很容易孤单,父母要多抽出时间陪伴宝宝。和宝宝游戏玩耍、带宝宝游玩旅行等都可以让宝宝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倍感温暖,从而放弃吮指习惯。

2.为宝宝找寻“玩伴”

父母可以帮宝宝准备适合集体游戏的玩具,邀请其他小朋友和宝宝玩耍,让宝宝从中体会到交友的乐趣,排遣孤单。如果宝宝本身性格较敏感,除了找小伙伴排遣孤单,建议家长给宝宝准备一个信赖的替代品。比如,给宝宝随身携带由小玩到大的玩偶,可以代替吮指给他以安全感。

3.3岁以上:矫正“吮指”行为

若宝宝已满3岁仍然改变不了吮指习惯,家长必须立即矫正,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怎么办?

(1)自我调整,满足宝宝情感需要

建议家长首先调整自己心态,多赞美少批评,重视宝宝情感需求。

(2)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

一旦宝宝开始吮指,家长可以适时做些其他事转移宝宝注意力。比如发掘宝宝兴趣爱好,当宝宝投入到感兴趣的事务中时,吮指习惯可能会被逐渐淡忘。

(3)遵医嘱,心理治疗或行为干预

若是宝宝吮指行为非常严重的,建议带宝宝咨询专业儿科医生,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如果是心理问题,就尝试心理治疗。其他情况可通过佩戴矫正器等方法行为矫正,及早帮助宝宝戒掉“吮指癖”。

你家宝宝多大了,爱“吃手手”吗?欢迎留言讨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