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秋色绚丽。

2018年10月24日上午,

位于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四楼的

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作家工作坊里

一场座谈会正在进行。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文学院副院长张清华教授,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主编齐林泉,国际写作中心主任助理苗昂,校园写作计划总干事庄绪成老师,与重庆一中唐宏宇校长、周鹏主任、周鹊虹主任对话,就重庆一中的校园阅读与文学教育进行交流探讨。

阅读与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

什么样的语言值得我们学习?

如何培养语感?

文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

让我们听听名家的思想!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写作中心主任

01

阅读,影响生活,改变生活

生活与艺术关系密切。先是生活影响艺术,后来是艺术影响生活,甚至改变了生活。阅读也是这样,学生的阅读,刚开始就是就是通过阅读各种经典作品,了解作家的生活态度,培养了感情,然后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处理生活。

02

网络时代,要阅读雅正的文学

当今网络的网络语言像洪水猛兽一样迎来的时候,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孩子们的语言很容易成一种大杂烩,这很可怕。一个国家的语言,应该建立在经典之上的。后来的网络语言千变万化,也无非往里补充一点时髦的词汇。网络语言,不能说完全不好,但就是更换速度太快,去年的流行语,今年没有了,可能就是留下来一些个别词汇,大多数就是很快就过去了。

我们现在要提倡一种纯正的文学语言阅读,非常重要。不管网络千变万化,我们应该让孩子读到纯正的汉语,雅正的汉语,美丽的汉语,优雅的汉语。经典作品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东西肯定都是比较好的。

03

在阅读中模仿,是学生的必经之路

阅读过程当中,我提倡学生模仿。我们作家模仿是耻辱,但学生模仿是光荣。学生模仿是必经之路,模仿鲁迅、沈从文,模仿的对象越多,语言的敏锐程度,感受程度就越高。

04

培养语感,阅读是唯一的途径

阅读的好处,最重要的在于语感的培养。我曾跟一些老的有经验的语文老师聊过,语感的培养主要在中学阶段。中学阶段,通过大量的阅读,对经典的阅读,阅读雅正的汉语,充分培养孩子的语感。孩子的语感好了,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一切就不成问题了。永远跟学生强调,培养语感,没有别的捷径,只有阅读。

张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文学院副院长

01

老师要做学者型、有思考的老师

中学里也不乏有学者型的老师、有思考的老师。我主张老师要做博学、学者型、拓展型的老师,要引导学生走向更宽广的阅读和思考的世界,能够带领学生来处理文本,处理知识,反思知识。

02

文学教育的目标是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

文学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首先是一个全面的、收放自由的阅读,给学生提供好的精神食粮。人格教育和审美教育是最高的目标。反复讲读圣贤之书,能形成一种人格,形成胸怀天下的气魄和信念。如果没有人文教育之下的独立人格,孩子从学校出来以后,会很快变成各种各样的人,唯独没有文化意义的人。

03

去知识化与知识化之间寻求适度空间

对语言文字的体悟需要灵性,需要想象力,需要感情,语文教学中如果过度的知识化,就会遏制灵性与想象力。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在去知识化与知识化之间寻求一个适度的空间,寻求二者的平衡,呵护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感情。去知识化不是不要知识,是要追求真知识,真文本,剥除伪知识。

此次座谈活动,是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校园写作计划的一项活动,通过学校和作家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学教育,促进校园写作。

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是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担任主任的一个学术组织,该中心推出的校园写作计划,从全国挑选“有极大社会影响力、有深厚文化底蕴、有推广普及文学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点中学”作为合作学校和种子学校,共建文学教育示范学校,营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撒播文学种子,点燃文学梦想,发现文学新人。

2016年11月,重庆一中成为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校园写作计划的西部第一所合作学校和种子学校,已经邀请了著名作家苏童、著名诗人欧阳江河、青年作家莆跃辉、著名评论家张清华等作家、学者前来学校开展交流、讲座等活动,参与的师生两千余人次,辐射的学校五十余所,有力的提升了学校乃至地区文学教育的氛围。

按照合作计划,写作中心和重庆一中还将继续开展作家进校园、阅读培养、文学社团、文学论坛、区域文学联盟等活动。

精彩回顾,推荐给你

↓↓↓

换个视角来看沙坪坝别样的美,这是你还没有见过的

让国学“底色”濯染青春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沙坪坝又一批项目集中签约,年度招商引资迈向1000亿级

沙坪坝这个会议,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这么干

主办单位 | 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

主编 | 蒋频    责编 |胡夜歆

编辑 | 娄媛媛、李劲松、金永元、庹世超

来源 | 重庆一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