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颍泉,云淡风轻,果实累累,一派生机。在这收获的季节,颍泉广袤的田野乡村,正在见证着一场改头换面的深刻变革,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行动仿佛一支马良神笔在颍泉乡村豪迈挥洒:

一条条笔直的道路村村相连,一面面活泼向上的文化墙精美别致,一座座设施齐全的广场热闹欢畅,一盏盏新装的路灯把村庄照亮,一张张农民的笑脸被幸福荡漾……天蓝了、水清了、墙白了,在大田,在锦湖,在葛桥,在油坊,在王寨……这些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明、卫生、整洁已经成为最醒目的底色。如此颜值和精神的蝶变,是颍泉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结果。

追光逐“颍”

“泉”域旅游

美丽乡村看颍泉

第二站

泉小游带您走进

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葛桥村

仿佛诗中漫步,画中踏青

村头的停车场,村后的小花园

已让我分不清这是小城还是乡村

这里的田园乡景

这里的绿色长廊

慢慢晃花了我的眼睛

Former village of Ge Qiao

昔日贫困村,明天旅游村

葛桥村位于闻集镇105国道西侧。辖15个自然村,6099人,耕地面积5234亩。以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环境脏乱差,贫穷是它的标签。2016年9月,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葛桥境内有一座建于明代的葛大桥,飞架在柳河上,保存至今,远近闻名。大桥原为三孔桥,因两桥孔中间生一柏树,被人们称之为一百(柏)担三孔。清咸丰年间在桥北端续建1孔,成为4孔。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无数次洪水的冲击,它依然屹立不倒。 桥的南侧有一眼与大桥同岁的古井。 建于隋朝年间的永乐城,虽已湮没在历史的岁月中,但60年一遇“起雾现城”的传说仍广泛流传。

围绕葛大桥的旅游开发建设已经启动,其修复改造工程正在进行,未来这里将打造A级景区。按照《葛桥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永乐古城,明韵葛桥”为主题,葛桥村将建设成“乡村景区化、产业多产化、居民多业化、资源产品化”的皖北著名乡村休闲旅游村。

2017年由区政府投资新建的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和村级旅游标识牌,已投入使用。2018年区投资120万元建设的游客服务中心、景点绿化提升和道路,工程已经完工,即将投入使用。

Ge Qiao Hickory

山核桃敲开致富门

距离葛大桥约600米的千亩碧根果果园,是阜阳大丰收农业种植合作社在葛桥村建设的“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适宜的气候和土壤环境让这原产美国的洋果子在这里落地生根、获得丰产。

目前种植有薄壳山核桃1200余亩、油牡丹、黄花菜、花生等林下经济作物800余亩,发展水产养殖80亩,养殖土鸡、麻鸭、白鹅等家禽4000余只。2017年在第10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该基地薄壳山核桃获得博览会金奖。

基地通过股份分红、用工等形式以特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敲开了周边百姓的致富门。目前直接帮扶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其中37户于2016年脱贫,其余将与今年底全部脱贫致富。未来,基地面积将扩大到3000亩,建设四季采摘园、农家乐餐饮区、垂钓区,打造A级生态旅游景区,让更多百姓走上致富路。

Geqiao memory

曾经的葛桥,已成为记忆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让葛桥村的村容村貌发生巨变,还复活了那一处处乡村记忆,塑造了和谐民风,也成为葛桥村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的是环境,受益的是农民,促进的是和谐,赢得的是发展。颍泉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宜居、宜业、宜游”的颍泉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以 前 的 葛 桥 村

现 在 的 葛 桥 村

来源:颍泉旅游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