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昆山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机关党委积极探索新时代政务服务管理机关党建路子,坚持党建引领,把支部建在审批“链”上,以党建高质量引领政务服务高质量,助推发展高质量的这一做法,受到了上级媒体的高度关注。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聚焦

  昆山把支部建在审批“链”上的政务服务模式▼

  (网站截图)

  狠抓四个“落实”

  ● 落实组织架构在“链”上。按“审批链”划分建支部,建准建强建优组织架构。强化各链支部书记职责,实现党务、业务“一起抓”。各窗口建立党小组,确保组织力发挥在“窗口第一线”。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做好窗口服务工作

  ● 落实制度建设在“链”上。实行党建制度与业务制度“捆绑”,推出制度建设一体化、组织规范一体化、培训教育一体化,考核评比一体化,以“三会一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保障党建“链”服务“链”的高质量运转。

  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加强部门业务交流

  ● 落实党建责任在“链”上。建立监测预警和综合评价机制,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建立“黄色先期提醒、橙色不定期警示、红色限期整改”的三级预警机制,以强化党建责任落实引领优化政务服务责任落地。

  党员干部上门指导 刷新群众满意度

  ● 落实作用发挥在“链”上。打造创新服务“链”,做到一个创新就是一次提速,打造学习提升“链”,做到一次学习就是一种进步;打造清正廉洁“链”,做到一句提醒就是一份厚爱,打造先锋示范“链”,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打造利企惠民“链”,做到一回服务就是一座桥梁。

  窗口党员主动走访 “零距离”服务群众

  建设三项工程

  ● 建设高质量党员先锋示范工程:强化“党员示范岗”等阵地建设,注重优秀党员培养和塑造,建立《高质量党员标准规范》,实施“三高三带”工程,打造一批思想境界高质量、制度落实高质量、政务服务高质量的优秀党员、先进典型,实现党员带头争做服务标兵、带领窗口成为先锋示范、带动各链支部成为党建典型,增强先锋引领力。

  ● 建设高质量党员能力拓展工程:制定年度拓展计划、规范拓展内容,明确拓展目标,开展党建学习课程,做到“一个支部一条学习链、一名党员一个提升点”,建立党员拓展对比数据库,进行差异化、针对性拓展培养,实施《高质量党员全员拓展三年提升工程》,激发党员创造力。

  开展党建学习

  ● 建设高质量党建评价体系工程:建立基层党建“质量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岗位党员、窗口党小组、链上党支部三级考核体系,制定年度党建目标清单。坚持定性、定量结合,做到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增强组织战斗力。

  实现五重增效

  支部是党建工作第一线,审批服务是政务工作第一线。目前,昆山市政务中心已被苏州市委组织部评为首批“海棠花红”先锋阵地。政务办不断丰富党群服务内涵、拓宽党群服务外延,实现五重增效。

  ● 工作效率在“链”上加速。实现“3550”改革常态化。优化申办流程,推行开户许可“网上报、快递送”。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改革。对接省事项库、江苏政务服务移动客户端,实现居民身份证信息互通共享、实现数据横向交换,完成市、区、镇平台网络延伸,“不见面”服务政务专递3.56万件,名列全省第一。

  ● 党建效力在“链”上延伸:党建的引领示范效力通过审批链从机关科室向窗口服务延伸。通过优化,52类事项实行“容缺受理”;53类事项推出“预约服务”;23个窗口实行“延时服务”;53项事项开展“上门服务”;19个窗口采取“快递送达”。

  ● 作风效能在“链”上提升:借助“互联网+”实现网上踏勘、开展许可证等事项实行并联审批、模拟审批、设立登记综合窗口,提升登记速度,设立全省首家县级版权登记中心,在全市设立11个版权工作站,增设28个重点版权企业登记服务点,实现“审批不见面、服务送上门”。

  ● 综合效益在“链”上拓展:完成全市六大类1359个业务项全覆盖流程再造,全市市场主体突破28万户,释放经济效益。促进政务办党内政治文化和机关文化建设,释放文化效益。节约服务对象的时间和交通成本,客观上产生了政务服务优质化的溢出效益,释放生态效益

  ● 服务效果在“链”上体现:组织实施“百名局长驻窗口、党建窗口当标兵”活动, 1-7月,全市共完成办件量705.69万件,满意度99.43%,所有指标全省名列前茅。以党建助推业务、以业务压实党建,开启了昆山政务服务“全新一跃”。

  “百名局长驻窗口”活动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政务服务窗口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载体,其服务质量和水平已成为地域发展“软环境”的重要标杆。昆山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机关党委把支部建在审批“链”上,形成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通过开展“解放思想经常化”塑造“放管服”改革“最强大脑”;通过推进“‘3550’改革常态化”激发政务服务“最大活力”;通过确保“不见面审批实质化”彰显利企惠民“最厚底蕴”;通过落实“政务服务便民化”展露人民百姓“最美笑容”。党员发挥先锋作用,支部发挥堡垒作用,团队发挥骨干作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效率效能,打通了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行政审批服务对象省心舒心放心,政府和群众“心连心”,让人民满意充分体现在政务服务审批链的窗口第一线。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