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日军武器,很多肯定会首先想到三八大盖步枪、王八盒子手枪、歪把子机枪等等武器。但还有一种武器是十分熟悉的,那就是日军的掷弹筒。

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最“缺德”的武器 让各国士兵很懊恼

这种武器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的拿手好戏,不但中国军队对此十分头疼,就连美军和苏军也是一样。这种掷弹筒在二战后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了榴弹发射器。

一、日军掷弹筒也是国外的血统,这也是常见情况

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最“缺德”的武器 让各国士兵很懊恼

日军在二战时间使用的武器,其中大部分都是国外技术的衍生品。日军的机枪技术全部来源于法国,而步枪和手枪技术也来源于德国。日军掷弹筒也不例外,掷弹筒采用了德国的成熟技术。认真的说,日军掷弹筒就像一种轻型迫击炮,专门为步兵提供火力掩护。

日军装备这种武器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日本军队的重型火力不足(相对西方国家来说不足),因此需要轻型火器搭配。其次日本军队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很多武器都需要日本士兵肩背人扛。

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最“缺德”的武器 让各国士兵很懊恼

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器的重量越轻越好。掷弹筒通常只有几公斤重,一般一个士兵背负掷弹筒,另一个士兵背负榴弹。由此可见,无论什么地区,掷弹筒都可以做到火力支援。在这方面,其他重型火炮是做不到的。

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最“缺德”的武器 让各国士兵很懊恼

掷弹筒的射程只有200多米,这种武器在日军部队中普及度很广。一般来说,一个小队规模的战斗,就会使用掷弹筒。日本士兵非常喜欢使用掷弹筒,因为掷弹筒的杀伤威力还是比较大的。

在抗战期间,日本步兵部队经常使用掷弹筒对待中国军队。认真的说,中国军队在步枪和机枪方面与日军的差距并不大。真正的差距就是这些轻型火器,例如掷弹筒、迫击炮等等。由于中国军队缺乏这些轻型压制武器,所以在战斗中经常吃亏。

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最“缺德”的武器 让各国士兵很懊恼

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团长就非常喜欢使用迫击炮和掷弹筒,还记得坂田联队吗?如果仅仅是发射榴弹,那还没有那么可怕。问题是日军一旦发现使用榴弹无效之后,经常使用毒气弹和细菌弹,这种战法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二、掷弹筒正好在汉阳造的射程之外,这是日军的狡猾之处

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最“缺德”的武器 让各国士兵很懊恼

在抗战之处,虽然掷弹筒的威力很大,但毕竟射程有限。如果日军想发射榴弹,必须靠近对方阵地发射。请注意,此时日军掷弹兵也在中国士兵的步枪射程之内。因此,经常出现日军还没有发射榴弹,便被对方先射倒的情况。

后来日军根本汉阳造步枪的射程,专门推出了改进型。这种改进型的掷弹筒射程得到了加强,正好可以在汉阳造的射程之外使用,这正是日军的狡猾之处。为了应对这一情况,中国军队后来使用英77和三八大盖对付日军。不要以为,其他国家的军队就不头疼。

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最“缺德”的武器 让各国士兵很懊恼

美军和苏军虽然十分强悍,但是对于日军掷弹筒也十分头疼。在太平洋战场的岛屿争夺战中,日军的掷弹筒让美军防不胜防。为了美军经常是大口径机枪招呼,此外再呼叫炮火支援。

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最“缺德”的武器 让各国士兵很懊恼

很多人以为在二战结束以后,掷弹筒便推出了历史舞台。其实恰恰相反,在二战之后,各国都越来越重视近程轻型武器的发展。掷弹筒摇身一变成了榴弹发射器,请回想一下,一些特种部队的自动步枪上喜欢加挂榴弹发射器。

现在各国军队的装甲战车上也都安装了很多榴弹发射器,有很多目标不需要主炮射击,用榴弹就可以了。掷弹筒是日军在二战期间比较出色的武器之一,以至于好几个国家都进行了仿制。

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最“缺德”的武器 让各国士兵很懊恼

当时中国生产的大口径火炮有限,因此也仿制了很多掷弹筒。不过由于质量的原因,中国的掷弹筒射程方面不如日本。至今在一些非洲国家,仍有一些掷弹筒的衍生品在使用,真不知道,这些武器怎么到的非洲。

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最“缺德”的武器 让各国士兵很懊恼

日军装备这种武器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日本军队的重型火力不足(相对西方国家来说不足),因此需要轻型火器搭配。其次日本军队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很多武器都需要日本士兵肩背人扛。

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最“缺德”的武器 让各国士兵很懊恼

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器的重量越轻越好。掷弹筒通常只有几公斤重,一般一个士兵背负掷弹筒,另一个士兵背负榴弹。由此可见,无论什么地区,掷弹筒都可以做到火力支援。在这方面,其他重型火炮是做不到的。

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最“缺德”的武器 让各国士兵很懊恼

掷弹筒的射程只有200多米,这种武器在日军部队中普及度很广。一般来说,一个小队规模的战斗,就会使用掷弹筒。日本士兵非常喜欢使用掷弹筒,因为掷弹筒的杀伤威力还是比较大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