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最大的愿望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最怕的是:遇上不喜欢读书的孩子。现在是九年义务制教育,按照《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但是,法律归法律,现实归现实。

现实生活中,就有那读书读到初中,死活再也不肯上学,哪怕出去打工,反正书是读够了,坚决不读了。他才不管你法不法的,反正他铁了心:不读书了。

遇上这样的孩子,你还真没有办法。法律也得讲人情。

今天,我就讲两个这样的例子,讲讲当时发生的故事,讲讲后来他们的成长。

刘奋起的故事

刘奋起,我的学生。我教他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健全,社会上,乱乱遭遭的,大家一门心思:下海、经商、挣钱。却又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犹犹豫豫。既想捧着铁饭碗,旱涝保收;又想不管不顾,驰骋商海,攫取第一桶金。

我刚刚大学毕业,教初三两个班的语文,当班主任。

一天,刘奋起伙同另外两个同学逃课,没有来学校。我是班主任,职责所在。

急忙打电话,询问家长:“刘奋起没来学校,怎么回事?”

家长说:“去学校了,早上,一大早就走了……”

于是,我与家长都着了急。急忙找与三个孩子玩得好的同学了解情况。开始学生还隐满不说,后来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才有学生透露说:“他们三个跑了,坐火车去广州、深圳那边,打工去了。”

“哎呦呦,你说说:现在这学生胆子大不大,十几岁的孩子,就敢离家出走,外出打工。”我和家长都吃了一大惊。这还得了,得赶快找啊……

于是,开始找……

一个星期之后,另外两个孩子找回来了。据回来的两个孩子说:

他们三个到广州之后,一下火车,就被人给盯上了。他们身上没钱,急着找工作。打工,挣钱,养活自己。才出火车站,就有人骑着摩托,主动上来问:“需不需要找工作,我知道哪里正在招工,可以介绍……”

三个孩子没有出过门,没有经验。心想:“正瞌睡着呢,就有人送来了枕头。”于是,上了人家的摩托车,三个流里流气的小伙子,带着他们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郊区一所院子,停下来,进屋。屋里还有几个年轻人,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看他们进来,二话不说,先搜身。两三个人对付一个,稍遇反抗,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刘奋起等三个人都挨了揍,都老实了。钱、身份证明等都给搜走了。

接着,是上岗前的业务培训。所谓的业务,就是偷东西;所谓的业务培训,就是教你怎么偷东西。刘奋起等三人,本质不坏。离家出走,是想打工挣钱,用自己的双手,通过劳动,养活自己。他们只是不喜欢读书,不爱学习,却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坏孩子。愿意做贼,偷人家东西。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当他们稍微表示说:“不愿意做贼。”迎来的是一顿又一顿的拳打脚踢,人家那几个年轻人以打人为职业。直到他们实在受不了了,答应学偷东西为止。

业务培训结束,接着就是上岗实习。上岗实习,就是跟着人家,看别人怎么偷东西。看人家怎么打掩护,吸引注意力;看人家怎么下手偷东西;看人家东西到手后,怎么迅速转移,最后,上交贼头的整个流程。

到了晚上,撒出去的小偷,都回来了,大约有二三十个,小院里热闹起来。回来的第一件事,给贼头报账。偷的多的,有肉吃,有酒喝;偷的少的,没有完成定额的,不给吃饭;没有偷到东西的,不仅不给吃饭,还要挨揍。

刘奋起三人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整个的人都傻掉了。贼头的暴虐凶残,身处环境的黑暗邪恶,让他们不知如何是好。可是,他们不甘心,他们害怕在这暗无天日的贼窝里继续生活下去。他们决心离开。

第二天,刘奋起等三人,就正式上岗。贼头把他们又送回火车站附近,让他们伺机作案。贼头派人在远处看着,怕他们跑了。他们在火车站附近的街道上、商店里、候车室等地方,瞎转、闲逛,做出寻找目标的样子,实际上,是在考察逃跑的路线。

看他们光是瞎转,不动手。看着他们的人,不愿意了。命令他们三人向一个女人下手。那女人,三十多岁,穿着时尚,一双高跟鞋,足有十二厘米,踩在水泥地上,“咔蹬……”“咔蹬……”响,一副有钱人的样子。肩上背着一个洋气的挎包。刘奋起等人清清楚楚地看见,那女人把一个鼓囊囊的钱包放在了挎包里。怪不得贼头下令:就偷她。

刘奋起等三人,跟着那女人从商店的一楼转到二楼、三楼,又从三楼回到一楼,再从商店出来,转到街上,在一家小报亭附近,趁周围人多拥挤,下手抢包。那女人意识到有人抢包的时候,惊吓的喊了起来:“啊!有人抢包!”

“哎呀!有人抢东西……”

“有人抢东西啦……有人抢东西啦……”

“抓小偷!抓小偷……”

旁边有人高声叫喊。“抓小偷”的声音此起彼伏。

哎呀!惊险的丑恶的一幕,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进行。

刘奋起等人是故意的,趁着周围一片混乱,刘奋起等人丢下包,仓皇地跑开。贼头派来看着的人,混乱中,也不敢上前。只是躲在人群中,咬牙切齿地大骂:“笨蛋,三个笨蛋!”

刘奋起没跑多远,就被附近巡逻的警察抓住,逮走了。另外两个孩子逃脱后,没敢再回到那个贼窝。反正回去也没饭吃,还得挨揍。再说,他们本来就是计划趁乱逃走的。于是,在广州的大街上瞎晃,白天,在街上饭店的垃圾桶里,找点吃的;晚上,到立交桥的下面,窝在桥洞里睡觉。不敢再去找工作,只是盼着能早一点回家。后来,一个好心的老太太帮了他们,让他们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家里人已经在广州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了好几天了,都快急疯了。

出走的三个孩子,两个回来了,刘奋起也有了消息,至少知道他还活着,大家都放心了不少。刘奋起他爸,还在广州找他。两个孩子亲眼看见,他被警察抓走了。因为偷东西,被警察抓走,顶多罚点款,关几天,让孩子接受教训,决心改正,以后永不再犯。也就可以了。大家都这么想,我也是这么想的。然而,刘奋起的爸爸去当地派出所询问,当地派出所说:“没有刘奋起这个人,不知道是哪儿的警察来抓的人,搞不清楚。”刘奋起的爸爸一再说:“有人亲眼看见,是你们的警察抓的人,进了你们的派出所。”警察义正辞严地非常庄重地说:“那是不可能的。所有抓捕的犯人,我们都有记录。绝不会出错。”

警察矢口否认,没有这个人,你还能怎么办。只好到别处找。在别处找了许多天,一点线索也没有。只好,再回到原点。可是,再去派出所,人家直接往外赶人,并且警告说:“再在这里捣乱、胡闹,信不信,我把你也抓起来。”

刘奋起是在两个孩子回来之后的第44天回来的。人瘦的几乎脱了形,走路一颠一颠的,腿有些瘸。他以前可不是这样。刘奋起回到学校之后,完全变了一个人。平常,几乎不说话,只是闷着头看书、学习。一天到晚,脸上没有一点笑容。据说回到家里,也是这样。看样子,所受的打击不小。

后来,陆陆续续从他爸爸、他自己的嘴里,我听到的消息是:刘奋起在接到指令,去偷那个时尚女人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利用这个机会逃走。他故意不在商店里下手,而是跑到大街上,故意不是悄悄地偷窃,而是明目张胆地抢劫,就是想利用女人的大喊大叫,想借助周围人群的混乱,引起警察的注意,以达到逃跑的目的。之所以选择小报亭那儿动手,是因为他看见了远处的巡逻警察,他是冲着警察跑过去的,目的就是让警察抓住他,解救他。

刘奋起把一切都想好了,计划也不可谓不完善,然而,他还是漏算了一点,他把警察想的太好了。他本来以为,让警察抓住以后,他老老实实交代清楚,警察迅速出击,打掉偷窃的犯罪团伙,他和他的同伴就可以回家了。然而,事情的发展不是这样,他把这个世界想的太简单,太美好了。天真差一点要了他的命。

刘奋起被逮到警局之后,只是简单地问了问,就被押送到一个四面都是围墙的小工厂里做工,一天到晚,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吃饭就在车间里吃,晚上回到拘留所里,十几个人一间的囚牢,没有床,有的是用稻草铺成的大通铺,尿桶就在离门口不远的地方,囚牢晚上落锁,不准出去。大小便都在尿桶里解决,常常到早晨时,尿桶尿满了,溢出来,屎尿横流。而刘奋起因年龄小,个子虽然不矮,力气却不大,干活不行,打架也不行。犯人欺负生人,欺负弱小,刘奋起成了他们欺负的对象。他们让刘奋起睡在最外边,靠近门的地方,靠近门的地方,也就是离尿桶最近的地方,尿骚味熏人不说,屎尿溢出来,都能流到他睡觉的床铺上。唉!真是一言难尽,苦不堪言。

吃不饱饭,睡不好觉,白天干的活又重,几天的工夫,刘奋起就累得爬不起来了。在拘留所里,警察是不用动手的,犯人就会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守规矩。不起床,好办,一盆洗脚水浇下来,死人都得跳起来。在那里,人性是扭曲的。看到你受欺负,没有人同情,没有人管你。

刘奋起被关进拘留所的第五天,腿就肿了,腿肿了,活却一点不能少干,腿脚慢一点,就会有人修理你,踢、踹、扇耳光……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奋起病得越来越重,两条腿都肿得吓人,开始是红肿,后来颜色变紫、变黑……

后来,是警察看刘奋起实在是干不成活了,才通知刘奋起的爸爸去领人。这一回,当地派出所不否认,人就在他们那儿了。尽管,在这之前,他们赌咒发誓说:人不在他们那儿。现在,说法是:经核查,刘奋起因犯抢劫罪,被拘留。后因认罪态度较好,毕竟只是个在校的初中学生,免于刑事处罚,交其监护人领回。刘奋起的爸爸交了罚款、住宿费、吃饭钱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共计两千多块。这个钱,在今天,当然不算多。可是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字。因为,当时,我大学本科毕业,上班后,一年的工资,也挣不到两千块。也就是说:我一年的工资,不够替刘奋起交罚款的。刘奋起在里头,天天干活,一天十几个小时,一分钱不挣,到头来,你得给人家交钱,因为人家养活了你,没有让你饿死;因为人家给你提供了住宿的房间,没有让你露宿街头;因为人家及时地挽救了你,没有让你继续在犯罪的道路上滑下去。干活,是具体的挽救措施。你说:干活,应该给开工钱。人家说:想得美。我还没有向你收取培训费、实习费呢。人家的嘴大,人家说了算。

刘奋起的爸爸把刘奋起从当地派出所领出来的时候,刘奋起的腿已经病得很严重了。送医院诊治,医生说:“如果再晚来几天,双腿肌肉血液循环系统很有可能坏死。到时候,想治都晚了。”刘奋起的爸爸看着孩子被折磨的不成样子,心疼的直掉眼泪。我还是头一次见,一个四十多岁快五十的大男人,在我面前,如此不顾体面的哭泣。听说:刘奋起的爸爸,拿着当地医院给开的诊断书,缴费单等,向懂法律的人士咨询,准备告当地派出所。可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劝他:“算了,别自讨苦吃了。公安机关,是国家暴力机构,拳头大,拳头硬,不讲理,咱们惹不起。”

最后,刘奋起的爸爸告没告,打没打官司,我不知道。总之,后来就没有下文了。

刘奋起在经历了这一场苦难之后,有了巨大的转变。以前不学习,天天玩;现在,有空就看书。上课听得非常认真,自习课,几乎头都不抬,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看到他的转变,我很高兴。但是,听了他咬牙切齿说的话,我又担心起来。他说:“我要考警官大学,我要当拘留所所长,我要让所有的犯人、盲流,都给我干活,偷懒就揍他,往死里打……”

当一个人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或许这个目标,其实不够远大,并且不够正确。但是,有了目标,与没有目标,这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有了目标,他的人生从此不再盲目,他会自觉的调动自己的一切潜力,向着目标前进。刘奋起在初三的最后几个月里,几乎是拼了命地学习,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提高很快。最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县一中;到了县一中,又刻苦学习,三年之后,参加高考,考上了一所警察高等专科学校。至于他后来怎么样,是不是真的做了警察,真的当了拘留所所长,我就不知道了。

刘奋起同学的故事,我讲了好多年。作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例子。总的来说,效果还不错。当然,也有例外。这就是我下面要讲的故事。

张自强的故事

张自强也是我的学生,上学上到初二,就不想上了,勉强混到了初三,跟家里头摊牌:学校不去了,书不念了,爱咋的咋的。

家长没有办法,来找我。我是班主任,不能不管。可是,管,该咋管?我比家长还不如。家长,孩子不听话,可以打,可以骂。我是老师,教育工作者,我要是打了,骂了,人家是可以告我的。法律不允许。怎么办?说服教育。可是,说服教育有用吗?人家孩子,打死也不上学了。你能真的把他打死?没有办法,我就拿刘奋起的故事说事。既然孩子下决心不上学了,能不能让孩子出去打工,吃点苦头,或许能让孩子回心转意。家长也没有办法,只好按我说的办。

在一个工地上,给孩子找了一个背石头的活。背石头是工地上最脏最累人的活。家长的意思,还是想让他回学校读书,没有想着让他长干。私下里,家长嘱咐工地上的包工头,说:“我这孩子不喜欢读书,非要出来干活不可,既然他喜欢干活,那就让他干个够。你的任务,就是看着他,别让他偷懒,多给他分派重活、累活、脏活,最后,把他累跑了,拉倒。越早累跑他越好。到时候,我谢谢你。”

包工头最喜欢这样的,工地上最怕的是重活脏活累活没人干。包工头一般分派这类活的时候,都得多发钱,或多给奖金,才能把活分派下去。现在,有人主动要求干重活,干脏活累活,包工头从心眼里头往外乐,眉开眼笑的。

工地上,露天作业,没有遮挡,风吹、雨淋、太阳晒,身上背着沉重的石头,石头大小不一,又不规则,特别是那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大都是用炸药炸开的,有棱有角,锋利的地方如同刀刃。虽然说:干活的时候,手上戴着帆布手套,身上穿着工作服,但是,仍然难免受伤,特别是双手和后背,伤痕累累,渗出隐隐的血迹。这样的工作,一天干到黑,虽然中间也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可以喝口水,抽口烟,但是,说这工作不辛苦,那是骗人的假话。

第一天, 张自强下班回到家。他爸爸问他:“怎么样啊,今天?”

“没事,挺好的。”张自强倔强地回答。结果,晚饭,他吃了三大碗面条。最后是因为锅里没有饭了,他才罢休。如果有,他或许还能吃。吃完晚饭,不长时间,他就趴在床上,睡着了。衣服、鞋,都没有脱。

从第二天开始,早上,吃完早饭,精神抖擞地出去;晚上,高高兴兴地回来。问他:“怎么样?”总是回答:“没事,挺好的。”一连几天,都是这样。

他爸爸犯愁了。这可怎么办呢?要说没事吧,那么大的劳动强度,对于一个15岁的孩子来说,怎么可能没事。没事?他会一下子,饭量大增,几乎是先前饭量的一倍;没事?他会坐在凳子上,看着电视,就能睡着了;没事?他会睡觉只能趴着,后背上伤痕累累……

孩子太小,不会自我保护,干活全凭一股冲劲。受伤了,也不说,就怕再把他送回学校。自己又不会处理伤口,结果,旧伤未好,又添新伤……

他爸爸在他睡着的时候,轻轻揭开衣服看到这种情况,心痛的直掉眼泪。

“你说这孩子……”

“你说这孩子……”

“他怎么就这么犟呢?”

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由他去吧。后来,孩子的爸爸告诉我说:“你那个办法不行。这孩子死心塌地要离开学校,不再念书了。”

鉴于这种情况,我也没有办法。

后来,那一年征兵的时候,不知家长想了什么办法,走了什么门路,张自强当兵走了。一年后,入了党,当了班长。听说,在部队上,一年兵,很少有能当上班长的,而他就做到了。听说,在部队混得相当好,部队首长都非常喜欢他。

许多年之后,有一次,在高原古城——西宁,我还见到了他。当时,在大街上,一个解放军战士站在马路对面,笑着冲我喊:“左老师——”“左老师——还认识我不?”我看看左右,别人都来去匆匆,没有人理会他的喊声。所以,我断定,这是喊我呢。可是,我不认识他呀。

我对他大声问:“你是喊我吗?”

他大声对我喊道:“左老师,你别动。我马上过来。”

一会儿工夫,他从远处的天桥上绕了过来。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说:“我老远看着就像你。我试着大声喊了几声,果然,你有反应,左右张望。”

在离家千里之外,意外地遇上了自己的学生,我也很高兴。他向我介绍说:“现在转志愿兵了……”

后来,我就想:人,不一定将来要走哪条路,要吃哪碗饭。在学生时代,学习好,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学习不好,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毕竟,社会分工不同,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同。像张自强也许天生就是一块当兵的料。凭他15岁时,当小工,背石头,石头重的把后背都压烂了,硬是咬着牙,不叫一声苦。明明累得倒在床上就睡着了,衣服、鞋子都顾不上脱。可是,你问他:“怎么样啊,今天?”他永远都是:“没事,挺好的。”有这样一种精神的人,干什么不成。只要他想干,只要他愿意干,就没有他干不成的事情。无论哪个行业,都需要“泰山压顶不弯腰”,“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大写的“人”。这样的人,就是这整个社会的脊梁。

作者简介:

左维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男,1959年1月出生。下过乡,当过知青;进过工厂,当过工人;后来大学毕业,就到了中学,直至今日。前前后后,算算工龄,已经有40年了。除了工作,业余时间大都用来看书,看闲书,看没有用的书,看杂七杂八的书。偶尔,兴之所致,也会自己动笔写写。一生无大志,教书而已,亦不甘平庸,读书自娱,倒也乐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