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胜寒

高胜寒,2015级商务英语本科大四在读生,被19fall香港大学文学授课型硕士英语研究专业录取。相比其他申请录取者,他是三围(本科院校背景、语言成绩、绩点)最低(雅思首考+裸考7,均分85.9)但却是第一位收获该专业推研的大陆生。大学四年,他曾多次参与英语演讲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除此之外,他也担任过校内外各大型活动的双语主持。申请港大是高胜寒权衡之后做出的重要决定,而在申请港大经验缺少的情况下,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探索在这片土地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香港硕士申请概况(授课型硕士VS研究型硕士)

1. 香港的硕士分为全日制和兼读制,大多数人符合身份申请的是前者。全日制硕士分为授课型硕士(Taught Postgraduate)和研究型(Research Postgraduate)硕士,类似于大陆研究生专硕和学硕,前者会更偏向于授课和应用就业,后者则更加偏向研究和科研。

2. 学制和时长:授课型硕士一般要完成一年至一年半的学业,而研究型硕士一般要完成2年的学业。

3. 费用:授课型硕士基本为自费课程,获得奖学金或者助学金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极少数的人可以获得全额或入学奖学金。而研究型硕士会受到政府的资助,每月大概可获得15000港币的津贴补助,具体金额会根据每年微调有所不同。

4. 难度:综合上述三点,后者相较前者难度非常大,后者每年每位导师基本只会招生几个研究型硕士,而授课型硕士则会招生50-100人不等。

香港硕士就读的优势

香港的大学与内地联系紧密、文化差异小、性价比高、学校排名靠前,就业移民政策也相对友好。

关于准备申请材料

1.中英文成绩单原件,大四在读学生需要提供前三年的成绩,已毕业的学长学姐们需要提供4年完整的成绩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成绩单一定要加盖学校教务处的章,而中文成绩单的打印,也要去Z座教务处打印,英文成绩单则需要前往学校教务处官网下载模板自行翻译填写。

2.中英文在读证明原件,适用于大四在读生;中英文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扫描件,适用于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这些材料都需要用学校抬头纸进行打印,加盖学校教务处的章。抬头纸可以前往学校打印店进行打印,而在读证明,则需要前往H座学籍处进行开具。

3.中英文评分标准说明原件,需要根据学生手册自行制作翻译中英文,然后加盖学校教务处的章。

4.英文简历,最好有正式的电子照片。

5.英文的个人陈述,也就是PS文书。

6.英文推荐信,建议至少准备两封推荐信。

7.护照和身份证的清晰扫描件。

8.语言成绩,比如雅思、托福、GMAT,GRE,需要看申请专业的具体要求。

9.其他用于申请的辅助材料复印件或者扫描件,譬如各类奖项、技能活动等证书以及工作与实习证明,发表的科研文章等,作为自己软实力的补充。

Tips:

①香港中文大学对需要出具学校公章的材料要求十分严格,所以一定要盖学校教务处的章,学院章是不行的。

②港中文要求所有成绩单和评分标准等材料的原件必须以纸质形式邮寄过去,需要在学校信封封口处加盖学校教务处的章。

③部分专业需要语言成绩官方送分,比如雅思,需要去语言考试官网上额外支付费用操作送分,每个专业送分邮费大致在250元。

简历和文书的准备

简历(CV):

1. 信息梳理:针对在校生,简历可涵盖以下6点要素:

基础信息:姓名、联系电话、邮箱等

教育背景:就读院校名称、就读专业、平均成绩,也可以写上与申请专业相关的一些高分课程

科研经历:发表的文章、实验室研究课题等

实习经历:要写清起始实习时间、岗位、具体负责的内容

奖项荣誉:注明好等级范围(国家级、市级、校级)

职业证书或技能:类似计算机二级证书等

2. 时间顺序:一般采用倒叙的方式,把最近发生的事情放在前面,最早发生的事情放在后面。

3. 篇幅:尽量控制在一页A4纸以内,最多不要超过2页,可通过调整排版、合并同类项等技巧来实现。

4. 审核精简:主要审核排版,标点语法等;罗列要点时,动词建议统一使用过去式或ing形式;删除无效信息,使事件信息尽量控制在近5年以内,中小学经历可以忽略不提。班长、优秀干部或校级奖项、奖学金等没有太多含金量的东西也可以不提,但是如果简历非常的单薄,这些也是可以适当保留的。

个人陈述(PS):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创意将PS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但一篇合格的PS要至少具备以下三点:申请动机、申请优势以及未来规划。

1. 申请动机:硕士学习不同于本科,其为进阶学习,是不可单纯从兴趣角度去考量的。

2. 申请优势:思考本科学习、个人技能和实习实践与申请专业的联系,在这一部分可以将自己的干货技能与所学收获和未来学习建立联系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3. 未来规划:需要针对专业的培养方向,规划自己的未来。

Tips:

①注重细节,例如某门课程,其哪些理论、案例和老师让自己收获很大,带来了启发,而启发又在哪些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和收获。

②针对跨专业申请的同学,需要找到两者间的共通点。

③篇幅控制在500-700字的范围,部分专业有明确的字数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④三围中,院校背景和已有绩点都是无法改变的,除了可以花很多钱提高语言成绩考试,上述两点都是几乎无法改变的。而PS是唯一可以让相关专业教授了解你的途径,所以PS在申请中尤为重要!

以我自己的文书为例,大学前三年我因为参加了非常多的英语演讲比赛,所以为了凸显出我的创意和所长,我对English Public Speaking也就是英语公众演说,这三个词的简写EPS进行了重新定义,E代表Empowerment,P代表Perseverance,S代表Stories,从而将我的申请动机、相关学习、比赛,实习实践经历和未来规划用这三个单词进行了串联,形成了一份很有个人特色的申请文书。也建议大家结合自己的特点,创作一篇独特且又富有逻辑性的文书。

推荐信(RL):

推荐信实质上是锦上添花,如果实在找不到业界大牛写的话,也没有关系,只要推荐人可以从学术、工作能力的角度去提供一些辅助参考,就是有价值的。虽然学术推荐信的推荐人头衔越大越好,但是建议大家先寻找和你关系好且联系紧密的人作为推荐人,比如你们一起参加过某项活动、竞赛,合作完成过某次科研等,优先有共事经历的老师。

Tips:

①推荐人与你的关系和熟识程度。

②对你的学术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③对你的其他特质进行分享。

香港申请要点

香港排名前三的学校:港大、科技和中文,他们针对985、211的申请者要求并不苛刻,而我们双非院校其实想要申请港前三的学校并不占优势,所以对于那些均分优秀且活动奖项突出的同学来讲,要做好港前三只是冲刺院校的心理准备。

首先GPA也就是均分,非常重要!!!所以请不要忽视日常学习,通常80和85是两个分水岭,如果绩点不太好看的话,可转化至百分制。其次软背景也是加分项,即活动奖项实习交换经历等等,但并不是决定因素,除非你的软背景真的相当优秀。所以择校时也不建议大家采取倒三角的方式,即冲刺院校偏多,保底院校很少。

Tips!!!

用于已收到了录取结果然后去催心仪学校告知你的结果。有的同学可能会害怕遭到学校拒绝。其实不然,相反还会体现你很重视他们的反馈和结果。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会拒绝你,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对方尽快告知你他们的决定。

香港城市大学往往会很快出炉自己的录取结果,大概在12月末的时候我就拿到了城大的录取,于是我就用这招去催促港大,同时延迟城大留位费缴纳的日期,幸运的是在留位费缴纳截止的倒数第二天,我收到了港大English Studies这个专业的Program Director发给我的推研邮件。

最后想和大家说一些心里话,大学生活求同存异就好,只希望我的话能给你带来启发。学习功利一些讲,为了成绩也要好好学习。除了学习,希望大家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去钻研精进。无论是佳宇还是樱千,她们都是这方面的榜样,因为那样才是不荒废你的生活,并且充实。

此外,英语演讲教会了我一些事情,首先是“never eat alone”,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即不要独自进餐,要找人一起去吃饭,因为有了人就会有交流,每个人身上都有你不知道的事情,对一切保持好奇,这样也能使你获取的信息保持领先,并从中发现机遇。我真的很鼓励大家跳出学校这个舒适圈。无论是参加比赛,还是游学,一定要走出去。你会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话是没错的,那之后我想你也会珍惜你余下的大学时光并充分利用它去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供稿人:高胜寒

福利来啦~

在留言区点赞第一的同学

可以获得学长的指导

留言区点赞第二的同学

可以获得学长翻译的申请材料

中英文评分标准说明原件

点赞截止至4月23日中午12点

快来评论区留言吧~

编辑

负责人

责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