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TP导师专访 | 王辛中博士:抗体新药研发不能单纯拿来主义

在“TP抗体药研发课”模块一持续两天课程中,导师和学员们似乎一直在“抢时间”。

来源丨TurningPoint转折点

20日上午,经历了Mason Lu 博士的“加时”后,下午王辛中博士的课程又提前开始,“干货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还有很多问题想交流”,热情高涨的学员,如此感慨。

作为基石药业高级副总裁和首席科学官,基于多年实战经验,王辛中博士带来的是《肿瘤抗体药研发及立项》主题课程,从全新角度诠释对肿瘤的理解及抗肿瘤药研发的逻辑。课程最后,王辛中博士还以案例分析来讲解K药研究,解开部分K药之所以能够成为药王的原因。

近5个小时的头脑风暴一结束,课程主办方也抓住时间的尾巴,对王辛中博士进行了面对面的专访,以窥探抗体药行业未来的突破和发展。

授课时,博士反复说到的生物学基础,专访过程中再次被提起,“分子的设计需要对生物学有一定的理解,而不是单纯拿来主义”,博士如此强调。

(王辛中博士在接受采访)

Q1:在您回国的一年多时间里,最头疼的是什么?

A1:最头疼的还是企业的研发模式。在欧美,主要医院和各大学都有高质量的大夫和研究团队,早期临床研究已经非常系统;而我们还处在发展中阶段,比较薄弱,所以有时不得不借助欧美力量。

当然人才储备是一个过程,这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因素。拿中药来说,西方就根本没有这个系统,但在中国,无论在医疗还是民生方面,中药都起到一定作用。所以一定程度上,文化传承可能稀释了我们对西药,尤其是现代新药的关注,才有了现在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多是在西药引进的基础上仿制,真正开始新药研究也就是近几年的事。

医药研发人员最想看到的,是怎样将过程缩短、完善化,快速得到新药临床验证,一旦验证无效,就立即刷掉或停止。这非常重要,无论结果正与负,只要能尽早完成临床验证都是好事情。

Q2:目前,整个抗体行业的发展方向,其中一个是寻找新的靶点,还有一个是抗体药本身的形式,比如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等等, 以及怎么用药,包括伴随诊断试剂盒及方法在临床用药优化和监控。您觉得未来5-10年,国内最可能突破的方向是?国内是不是普遍没有人愿意冒险做新靶点?

A2:业界方面,通过NGS等对基因组的理解,跟两三年前已相差甚远。我觉得,大数据会带来一次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的重新认识,从而在病人、疾病、用药和治疗方式上,带来突破性的开拓,推动药物的有效利用,实现精准医疗。这方面已初有成效,如熟悉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 还有浸润T细胞的数量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已得到很多临床支持和验证。

科学上,西方在生物学和靶点学上走得快一些,像我们今天讲的Her2,这是个简单的靶点,目前至少已经有3个药了,但通过科学的理解,我们还可以对这个靶点进行修饰有更多的研发,也就是说,学无止境的科学,才能为创新提供契机,从而研发更安全有效的药。

在送药给药方式上,我们可能需要一些突破性的技术和平台。目前我们和很多科研机构都在探索,怎样充分将纳米技术和抗体药、小分子药结合,更精准地将所需药物送到肿瘤组织,同时扩大治疗窗口。这个是我们大家都想做的,我们也有一些初步的想法正在试。

所以,未来5-10年内,首先我希望通过基因组对人类遗传的了解能做到精准治疗,第二对生物学进一步认知从而造出更有效的分子,第三在药物输送上有一些突破性技术进展。

Q3:那您觉得中国的机会主要是在已经发现的靶点上去做更多用药优化还是在antibody engineering 平台方面会更有优势?

A3:对于抗体、分子、药物本身的修饰,比如抗体Fc片段上多做一个突变,导致更有效的药效, 设计一个很新的双特异抗体分子,这方面中国跟欧美国家差不多,甚至要更先进,出现了很多相关公司。因为我们有很多的protein design的能力,这方面很大程度上靠经验,我们在方面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筛选,但这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Q4:“可能更先进,但没办法颠覆”,能这么理解吗?

A4:我今天反复强调生物学的重要性,在设计分子时就需要对生物学有一定的理解,而不是单纯拿来主义。所以,我们在engineering方面,首先应该展示自己的强势,继续在分子方面做到差异化;然后在中国的特色的癌症方面,我们也应该走在世界前面,毕竟没有人会替我们做的。

Q5:也就是说未来中国可能在engineering上会取得一些突破,但想最终突破,还是要在基础生物学上有更多发现,而非一味follow,因为这方面的病患群体是不一样的。那在engineering层面,国内和主流的差距在什么地方?

A5:简单的技术层面,从分子筛选到最后的生产,我觉得技术上的东西时间上都是可以拉平的。还是在生物学的理解上,从早期研究到抗体筛选,过程中所有的assay带来的益处和差异化,国内可以再加强一些。

Q6:生物学方面,国内大的疾病模型、比较好的分析平台或CRO的公司等,同国外是否还是有差距?

A6:不一定。例如无论是大分子还是小分子,药明康德几乎已经是国际公认做得最好的了。另外,拿很多美国的药来说,虽然药企挂在外面,但筛选的具体工作很多都是在国内进行。所以在技术层面,我们完全有能力,难就难在资金、人员、大夫以及医疗资源转化的过程。

Q7:所以它是一个体系化的工程,单点突破也许能够造就一定影响,但要造就类似“美国硅谷”就比较难?

A7:对,这是整个ecosystem的问题。目前学校、研究所有很多高质量海归科研人才,怎么充分发挥他们在新药研发方面的作用,除了发高水平的论文之外,给药企做一定的guidance;另一方面,在投资领域,尤其是风险投资人,大多还是最大化投到已知靶点,是不是可以像西方的比较成熟的投资人一样,愿意投早期项目,培养出一批勇于接受挑战和承担风险的新兴小型企业。

这些真正是新鲜血液,投到我们将来整个ecosystem里面,一旦到了这个阶段,届时成熟企业会迅速地将其推到临床中去。只有这样真正打造一个ecosystem,从科研、投资、早期、中期、后期,才有commercial,这是一个过程,我相信,未来中国无论是政策还是投资界,都在共同打造一个这样的系统。

Q8:是的,作为我们来说,做这个抗体药研发培训班,就是希望在这个ecosystem里面把一个环节做好,就是人才这个环节做一点事情,我们持续做下去,希望能帮助在整个生物药领域培养出一批杰出的人才。

A8:对,我非常期待继续支持贝壳社和ACRO共同主办的这么好的这个活动,无论是科学、资金,最关键的还是人才,是团队,所以这样的课程对于尽快去发展人才是很大的贡献。

Turning Point 抗体药研发课模块二

抗体药发现及序列优化

将于

11月17日-18日

苏州

开课

偷偷告诉你我们届时会安排参观

基石药业(苏州)转化医学研究中心(TMRC

报名咨询通道如下:

看到下面的“阅读原文”了吗,更多有料的内容等你点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