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今天不仅给宝妈们推荐和分析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系列绘本之一《我不跟你走》,探讨如何使孩子领会绘本中“谁是陌生人”和“如何识别陌生人”的安全主题,还剖析了为什么安全主题绘本比父母的说教更有效。

或许,我们都会教育孩子,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更不要跟陌生人走。但是常常忽略了一点,很多拐卖、绑架儿童的事件却是发生在孩子熟悉的环境中,正因为是孩子“熟悉”(可能就是见过)的人,所以在被骗走的过程中,孩子没有反抗没有叫喊,错过了被发现的机会。

《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这套书,每个故事都是一个自我保护问题,比如跟谁走,比如走丢了怎么办,既能给孩子生动形象的教育,也是给大人如何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醒。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第一辑中的《我不跟你走》。

精彩赏析

放学了,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被接走了,只有露露一个人还站在教室前面等。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一位阿姨从旁边走过。“你好呀,露露。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呀?来,跟我一起走吧,我送你回家。”“可我不认识你呀,我不跟你走!”露露回答。“可是,露露,咱俩是认识的呀。”那位阿姨说。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是的,这位阿姨和露露住在同一个小区。可是阿姨到底叫什么名字呢?她的红头发是不是后来染的呢?她究竟是爱冲淋浴,还是爱泡澡呢?她的小狗到底叫什么名字呢?这所有的一切露露都不知道。“我不认识你,我不跟你走!”露露回答,“而且妈妈说了,我得等着!”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不一会儿,下起了小雨。“一起走吧,露露!”一位叔叔高声冲露露喊道,“我正要去你们家呢!”“我不认识你,我不跟你走!”露露回答道。“啊?”叔叔笑着说,“难道你不记得我了吗?”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露露当然认识他,那个叔叔最近正帮爸爸在花园里建一个自行车棚。可是叔叔到底叫什么名字呢?他自己洗臭袜子吗?他养宠物吗?也许养的是一条蛇或者是一只浣熊。“真是一点儿都不清楚。”露露琢磨着。“抱歉,我不认识你,我不跟你走!”她礼貌地回答,“而且妈妈说了,我得等着!”“那好吧,那就一会儿见,”叔叔大声告别。“再见!”露露也跟他告别。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又有一个戴眼镜的叔叔开着小汽车朝这边驶来。“快上车,你马上就要湿透了!”他高声喊道。“我不认识,我不跟你走!”露露回答。“可我认识你的妈妈呀。”那个眼镜叔叔微笑着说,“快上来吧!”“不了,谢谢!”露露回答。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也许他家沙发底下藏着一条鳄鱼,或者他还总是偷偷挖鼻孔。“我对他一无所知。”露露心想,“而且妈妈说了,我得等着!”

“你真是个小顽固!”叔叔说,“要是你妈妈知道我让你站在这里淋雨,她会骂我的。”“我不认识你,我不跟你走!”露露再一次回答。这下可惹恼了那个眼镜叔叔。他关上车门,一踩油门,汽车嗖的一声开走了。“你才是个老顽固。”露露嘟嚷着。没错啊,露露真的不认识他,最多远远地看见过几次,而且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露露,来!”一位阿姨叫露露,“我给你打伞,咱们一起回家吧!”“我不认识你,我不跟你走!露露大声回答,然后忍不住乐了,因为说话的是莫莫阿姨,露露跟她很熟呢。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莫莫阿姨有只小猫,名叫灰灰。她家和露露家只隔一栋房子。她最喜欢吃韭菜味的黄油面包。可是露露并不了解莫莫阿姨每天早上是不是锻炼身体。也不清楚她睡着的时候打不打呼噜。“妈妈说了,我得等着!”露露微笑着,冲莫莫阿姨眨了眨眼。莫莫阿姨也冲露露阿姨眨了眨眼。“那好吧,”她说,“阿姨先走了哦……”“嗯,阿姨再见!”露露礼貌地回答。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直到一个人出现在露露面前。“露露,走吧!”她说。于是露露就跟他走了。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因为露露真的认识他,他是露露的哥哥菲普斯。他超级害怕蜘蛛。他最爱吃抹上果酱的香草布丁。晚上睡觉他还得让泰迪熊陪着他。这个秘密只有露露一个人知道。那头黄毛是他自己染的呢!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露露完全可以放心地跟着他走。而且妈妈说了,她得等着菲普斯来接她。“你来晚了!”露露说,“我都等你好久了!”“真抱歉,我的小捣蛋鬼!”菲普斯回答,“不过,现在我们得赶快走了,我都要饿死了!”“我早就饿死了!”露露大声说。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如何让孩子领会识别陌生人的主题

1. 文本反复细读,提出问题,引导孩子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或阅读后和孩子探讨:这些人露露都见过吗?他们都能叫出露露的名字,为什么露露说我不认识他(她)?为什么露露不和他们走?露露在不通知爸妈的情况下,能和谁一起走?

提出问题一方面能帮助孩子认识到陌生人的安全主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的习惯,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绘本联系生活,生活联系绘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与绘本上相似的情境时,联系绘本,让孩子回想绘本上的主人公是怎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从而思考自己该如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阅读绘本时,也可以通过绘本上的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使孩子更能产生共鸣。

3. 和孩子一起列一个绘本中一样的清单。这个清单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所以,最好给孩子一个简单明确的指令,告诉孩子,不论情况怎样复杂变化,就坚定地执行一个原则就好,除了家里人,没有经过爸妈的同意,不和任何其他人走。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为什么读安全主题绘本比父母的说教更有效

首先,优秀的绘本模拟真实生活的场景,提供了各种各样孩子不曾经历过、甚至也没有机会经历的情境,对于经历单纯、缺乏经验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孩子或许可以在他读过的绘本中获得答案与解决的办法。

其次,同一安全主题可以通过情节各异、幽默有趣的故事传达给孩子。读一百本关于安全问题的优秀绘本,远比听父母单纯念叨一百遍的安全道理更有效,也更入心。

再次,优秀的安全意识培养绘本的创作,符合孩子的心理与视角,用孩子易于理解的语言与图画来讲述故事。通常每个故事都直指一个常见的自我保护问题,故事情节从事件的发生到危机的解决,非常清晰明确。父母通常就笼统地告诉孩子不能做某事,如果做了会招致怎样严重的后果。但是绘本不仅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做,还经常就某个具体问题给出具体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小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啦”——您的孩子会相信这样的话吗

安全问题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命与安全,不仅仅是小孩子,也包括成年人。

自我保护意识其实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明白安全知识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我们不仅要把安全知识教给孩子,还要教他把安全知识转化为一种习惯性的自然反应,使其受益一生。

本图文转自宁津艾乐国际幼儿园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