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1817年7月18日,简奥斯汀去世已经200周年了,在这200年的时间里从19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到21世纪的信息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爱情的世界里,简奥斯汀留下的文学作品却依然被人津津乐道。

逝世200周年的简奥斯汀,她的作品依然是女人的爱情乌托邦

1775年出生于英国的简,虽然称不上是贵族家庭,但是父亲是一名牧师,母亲出生于富有家庭,都为她创造了较好的读书环境。13对就可是自己写东西,语言表达方面的才能极大的鼓舞了简的写作兴趣。英国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充满了田园风光,狭小的交际圈让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机缘巧合之下,遇见了正在林肯律师学院求学的汤姆·勒弗罗伊。这个聪明得有点狡黠的年轻人,让此时20岁的简芳心暗许。

逝世200周年的简奥斯汀,她的作品依然是女人的爱情乌托邦

然而现实总是无情,简的父亲希望女婿是一个富有的人,那是的勒弗罗伊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勒弗罗伊也迫于家庭压力要与富贵之家联姻,最终无疾而终。此后二人再未相见,但这段爱情却为简的文学作品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逝世200周年的简奥斯汀,她的作品依然是女人的爱情乌托邦

被迫分手后,简选择了终身不嫁,即时在初恋终结的6年后,父亲退休举家迁移至巴思,一位继承了大量遗产的青年向简求婚也遭到了她无情的拒绝,因为简并不爱他。此时的简,将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了文学作品上。现实中的不完满,造就了她的文学作品中完满的结局。文笔体现了简本人的婚恋观,崇尚男女平等,认为高尚的感情是人的真实需要。在简奥斯汀的文学作品中最具备知名度的要数以下两部:

《傲慢与偏见》,这恐怕是简最知名也是最受欢迎的小说了。英伦乡村的田园风光,摄政时期绅士淑女的衣香鬓影,不露声色又入木三分的讽刺风格,以及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花好月圆。人们心目中的简奥斯汀风格,恐怕有一大半是这本书树立的。达西和伊丽莎白,恐怕也是简笔下最讨喜的男女主角了,再加上95版BBC电视剧的高度还原,以及其余各版影视的描写传播,更是人气爆棚。这是简笔下难得的男女主角形象塑造和爱情戏都出彩的作品,据传简在写作《傲慢与偏见》时正和爱尔兰律师汤姆·勒弗罗伊陷入热恋,这段年少情事带给简的作品的,是扣人心弦,缠绵悱恻的爱情体验和轻快洒脱的写作步调。

《理智与情感》,它脱胎于简的书信体小说《埃莉诺和玛丽安》,成书时间早于《傲慢与偏见》,从它的原书名来看,便能看出这是写两姐妹的故事,男主角的作用更多的是陪衬和推动情节发展。它是说教意味很强的小说,埃莉诺和玛丽安姐妹俩分别对应着理智与情感,情感最终被理智套上了笼头,玛丽安最终认同并开始学习姐姐的处世方式。特别要说到的是,埃莉诺的形象,极有可能以简一生敬爱的姐姐卡珊德拉为原型,从书中我们或许可以一窥当年两姐妹相处的情形。两姐妹互为镜像最终又殊途同归的情节走向也是简奥斯汀式的——规整、严谨的结构,精心的铺垫,以及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的大反转,就讲究个阴错阳差里的冥冥注定,因缘际会中的理所当然。

逝世200周年的简奥斯汀,她的作品依然是女人的爱情乌托邦

为什么简奥斯汀能够在文学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或者说200年之后我们还能够铭记住她的名字,她的作品也能够一直流传下来呢?其中一定在各个方面都有历史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语言价值:18世纪的历史条件下,英语刚刚取代拉丁语不久,成为英国文化、艺术、科学领域的语言媒介。除开贵族与学者,大多数人对语言的掌握仅仅能到日常交流的程度,词汇单薄、语法混乱的情况比比皆是。在文学上,以叙事为主体的小说地位远不如注重文笔的戏剧与诗歌。而简.奥斯汀的写作,用词精美、文法娴熟,可以看作是女性教育、乃至平民阶层文化的翻身,也奠定了“小说”这个文体在文学领域中不可磨灭的地位。

文化价值:婚姻与爱情,是奥斯汀小说中不变的重心。然而除此之外,她的笔下还有更多的阶级、礼仪、家庭关系、道德伦理等等内容。奥斯汀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她对世界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与书本,而她的解读方式却透露出一种看透世事的智慧。她冷静幽默的笔触把人性中唯利是图的本质刻画无遗,还有偏执、狂妄、冷漠和妒忌。如同《红楼梦》,虽然看似是在讲述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故事,但书中勾勒出的人情世故,更是一道好风景。

精神价值:有多少作家笔下仁义,现实中翻脸无情?有多少人口中追求爱与自由,却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我敬仰简.奥斯汀,因为她不以爱之名欺骗读者,为自己牟利。她的文章发自肺腑,做人和笔下的主人公一样真诚。“如果没有真正的爱情,宁可不要这桩婚姻。”这句话从她嘴里说出来。

逝世200周年的简奥斯汀,她的作品依然是女人的爱情乌托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