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inline="0">

日本的年号,离不开咱们国家的文化给予。

日本天皇的年号,为何多来自中国古籍。</p><div><p class="ql-align-center">颇受关注的日本新年号已经官宣,称为“令和”。</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c13de17663ff4828ac2a5dfc961018e5" img_width="2010" img_height="1340" alt="日本天皇的年号,为何多来自中国古籍?"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据说,“令和”年号是日本年号史上首次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而之前的日本年号,都是从咱们国家的《尚书》、《周易》。当然,日本年号无论怎么换花样,其根基来自咱们国家,这是毫无疑问的。就是《万叶集》,也是满满的华夏风。</p><p> 当咱们国家最后一个(合法)年号宣统,早成历史云烟已过百年,日本年号却依然存在,直至今日。虽然,日本天皇已不再具有至无高上的权力,仅具有礼仪性。</p><p class="ql-align-center"> 日本第一个年号是“大化(645年至650年)”,孝德天皇全面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这意味着日本的发展走向“正规军”时代。如同一千二百年后的日本天皇睦仁所定的年号明治,象征着日本全面接受西方相对更先进的新制。</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9392b6b20276487daa491a592d25ab9e" img_width="1600" img_height="1091" alt="日本天皇的年号,为何多来自中国古籍?"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 日本是个典型的“拿来主义”的国家,跟着先进国家后面亦步亦趋。比如日本有很多年号是与咱们国家古代的年号相同,明显不是巧合。比如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永和(汉顺帝刘保、晋穆帝司马聃)、神龟(北魏孝明帝元诩)、大同(梁武帝萧衍)、天保(北齐文宣帝高洋)、天平(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宝历(唐敬宗李湛)、天福(五代晋高祖石敬瑭)、正德(明武宗朱厚燳),等等。其中有三个,是咱们国家历史上有为明君的年号。如果咱们国家年号的时间顺序,分别是建武、贞观、弘治。</p><p class="ql-align-center"> 刘秀以西汉宗室旁支,推翻新朝王莽,建立东汉帝国。东汉第一个年号就是建武,从公元25年开始,用到公元56年。刘秀被称为最完美的皇帝之一,日本就盯上了建武年号。日本的后醍醐天皇,在1334年也使用了建武,一直用到1338年。当然,咱们国家古代有很多建武年号,但都没有刘秀的建武更有名,也更有历史成就感。</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7748e1d69e704e269f80714aaa685f20" img_width="2080" img_height="1472" alt="日本天皇的年号,为何多来自中国古籍?"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 贞观不用说了,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留下来的最为深刻的印记之一,贞观之治震古烁今。日本也用了贞观年号,有意思的是,使用时,唐朝还没有灭亡。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用贞观年号的公元859年,恰好是唐朝号称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驾崩。日本的贞观年号使用时间较长,一直用到877年。 </p><p class="ql-align-center"> 明<span>孝宗朱祐樘在</span>明朝十六帝中算是比较“正常”的。孝宗开创了弘治中兴。十八年间,(相对来说)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明孝宗朱祐樘驾崩于1505年,死后儿子正德帝<span>即位</span>。五十年后,1555年,日本也定年号为弘治,使用者是后奈良天皇。日本用弘治年号,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给深陷倭患的嘉靖帝难堪。嘉靖帝以旁支入继,不愿意称明孝宗为皇考,还气死了孝宗的张皇后。日本此举,可能就是为了恶心嘉靖帝。</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55aa596082ba4e099501a7782d08f51d" img_width="2000" img_height="2000" alt="日本天皇的年号,为何多来自中国古籍?"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 日本的年号,离不开咱们国家的文化给予。太遥远的就不说了,咱们国家的人最熟悉的日本年号之一,就是明治。明治这个年号也是从咱们国家的古籍中提炼出来的。《周易-说卦传》云:“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p><p class="ql-align-center"> 咱们国家永远不会忘记的还有日本另一个年号——昭和。昭和二字,语出《尚书》开篇《尧典》的开篇,其云:“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但历史已证明,年号的美好寓意,往往都是出于政治的精心打扮。</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30a7da4feacb4561bf475fe78d3e8dfc" img_width="2000" img_height="2000" alt="日本天皇的年号,为何多来自中国古籍?"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 二战结束后,日本差点被就废除了君主制,改用共和制。美国出于对抗苏联的考虑,没有清算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保留了天皇制(名义上)。日本当时确实打算废除年号,和西方全面接轨。1950年,日本就有人提出这个建议,理由是年号的字面寓意和现实没有任何关联,纯粹是自我陶醉。1977年,日本有人再次提议要废除年号,被日本朝廷否定,年号得以保留。有人说:天皇早被架空,就是个政治神像,再废除年号,天皇还剩下什么?</p><p class="ql-align-center"> 在日本,年号与天皇名号的使用,也有特点。比如明治是年号,但人们都习惯称使用明治年号的天皇睦仁为明治天皇。明治天皇的孙子,年号是昭和,却很少有人叫他昭和天皇,而是裕仁天皇。昭和,更多的还是用作纪年,比如昭和十二年(1937年)。</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92f0c38b338d4b55a8811dc30ba6896e" img_width="2000" img_height="2000" alt="日本天皇的年号,为何多来自中国古籍?"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 class="ql-align-center">这有点类似明清皇帝,明朝皇帝也基本一人一年号,大家还是习惯称明英宗(正统帝、天顺帝)、明武宗(正德帝)、明世宗(嘉靖帝)。崇祯帝是特例,因为崇祯帝亡国后庙号乱七八糟,不如直接称崇祯帝。清朝皇帝则相反,人们更习惯称他们为康熙帝(清圣祖)、乾隆帝(清高宗)、光绪帝(清德宗)。</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db7f4056ba4840f880505b032db12235" img_width="3840" img_height="2400" alt="日本天皇的年号,为何多来自中国古籍?"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 日本年号,作为日本“特色”之一,应该还会传承下去。只不过,更多的是社会意义,而不是政治意义。</p><p>更多日本历史地理文章,请订阅微信公号,地图帝</p></div><!-- www_xuehua_us_www_jinritoutiao_com_userpage4_api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