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的得主是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2019年的得主是奥地利剧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史诗、神话,以及当代波兰生活景致。

红星新闻

当地时间10月10日13点(北京时间19点),瑞典文学院揭晓了今年和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名单。2018年的得主是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2019年的得主是奥地利剧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

诺贝尔文学奖开出“双黄蛋”一位长于叙事想象力 一位曾饱受争议

左为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右为彼得·汉德克。

据诺贝尔官方网站显示,对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授奖词是以表彰其“以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将跨越边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叙事想象力”;对彼得·汉德克的授奖词是以表彰其“用语言的独创性探索了人类经验的边缘和特殊性的有影响力的作品”。

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史诗、神话

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史诗、神话,以及当代波兰生活景致。

1962年生于大波兰省苏莱胡夫,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1987年以诗集《镜子里的城市》登上文坛,而后接连出版长篇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E.E》《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等,受到波兰评论界的普遍赞扬。其魔幻的书写风格,反映出波兰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她在内的神秘的世界观。先后以《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以及《白天的房子和黑夜的房子》获得两次波兰文学大奖“尼刻”(Nike)奖,既受到评论界的肯定,也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她曾说,这部小说的书写是出自一种寻根的愿望,寻找自己的源头、自己的根,好使她能停泊在现实中。这是她寻找自己在历史上地位的一种方式。

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曾上赔率榜,一直饱受争议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近年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之一。前不久红星新闻根据近些年赔率榜统计的推测名单,其中也有他的名字,

他是1942出生的奥地利的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1973年获毕希纳奖,2009年获卡夫卡文学奖,2014年获得国际易卜生奖。

1965年,汉德克公开发表了他的第一本小说《大黄蜂》,之后放弃学业,成为一名自由作家。1966年他的剧作《骂观众》发表后,他开始受到关注。1967年他最著名的剧作《卡斯帕》发表,在欧洲获誉为“play of the Decade”,他的《卡斯帕》已成德语戏剧中被排演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73年他因在戏剧的突出成就,获得德语文坛最高荣誉——毕希纳奖,当时年仅31岁。他创立了颠覆性的“说话剧”,消除了布莱希特极力保持的演员与观众、戏剧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即“陌生化”或“间离”,获得2009年度的弗朗茨卡夫卡奖。大家熟知的电影《柏林苍穹下》也由他编剧。

彼得·汉德克在西方同时也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作家。2014年彼得·汉德克获得戏剧界的最高荣誉——国际易卜生奖,就有评委会某些成员因不满评奖结果而辞职,Bernt Hagtvet甚至指责这是“史无前例的丑闻”,认为“把易卜生奖颁给汉德克就等同于把康德奖颁给戈培尔”。当汉德克抵达奥斯陆领奖时,在场有一批示威者向他抗议。不过另一方面,2010年获奖者约翰·弗斯(Jon Fosse)则表示欢迎这个结果,他认为汉德克是个杰出的获奖者,而且认为他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