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武汉,秦丹不忘时常给妈妈写信,告诉母亲,她不仅要在医院轮班,更兼任了党支部小组组长和后勤保障组的相关工作。在徐州,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两个社区书记、一个护士长全在战“疫”一线.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分院康复六七科的副护士长秦丹,奋战在武汉一线,而父母则奋战在徐州社区一线,一家三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的真谛。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许多勇士义无反顾地选择逆行。他们的背后,还有儿女、爱人、父母在期盼他们平安归来。在徐州,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两个社区书记、一个护士长全在战“疫”一线.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分院康复六七科的副护士长秦丹,奋战在武汉一线,而父母则奋战在徐州社区一线,一家三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的真谛。

片纸重千钧,家书意万重。在武汉,秦丹不忘时常给妈妈写信,告诉母亲,她不仅要在医院轮班,更兼任了党支部小组组长和后勤保障组的相关工作。一家三口在她出发前总算聚齐了

2月12日深夜,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分院护士秦丹的电话响了,通知她被医院派遣去武汉支援。

次日中午12时20分,泉山区泰山街道云龙社区党委书记秦德良匆匆赶来为女儿送行。女儿出征,他还是从同事口中得知的。

而在两个小时前,身为泰山街道彭祖园社区党委书记的母亲袁素珍,也刚刚得到消息。鲜有人知的是,1月18日,袁素珍因身体原因刚做完手术,术后3天,她就回到工作岗位。而在1月26日大年初二,她就召开了社区抗疫防控工作部署会议,从那以后,再没停下工作的脚步。这一家三口,从大年初一开始,几乎没有联系过,给闺女送行这天,反倒聚齐了。

2时整,市中心医院第四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出征在即,一家三口在大巴前合影,两位老人臂上“抗疫志愿者”的红袖章格外醒目。而同事们的道别是在微信工作群里,科室病人很多,其他同事都在病房忙碌,没能出来给她送行。

作为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分院康复六七科的副护士长,疫情刚出现时,秦丹就向上级提交了请战申请。公公罹患尿毒症,隔天就需要透析一次,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小的才一岁多,正是需要母亲的时候。这次别离,她只能把孩子托付给爱人。最大的心愿是每位病人康复出院

经历了两天的培训和考核,2月19日,武汉市第一医院危重病区,秦丹正式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有着蒸汽水珠的护目镜,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口音,更有和病毒的正面交锋。

每天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奔波在隔离重症病区的房间里。看着病床上患者沮丧的表情,秦丹心情非常沉重。“我想我们不仅要治疗他们身体上的疾患,还要抚平他们心理上的创伤,为他们树立康复的信心。”秦丹说。

在一项项治疗、一次次穿刺、一回回生活照顾后,秦丹最大的心愿,就是护送每位病人康复出院,与家人团聚。“患者总是感谢我们前来支援的医务人员,用虚弱的声音或手势向我们表达着谢意。”

平日在科室,她和同事共同努力;在寝室,她们研究专业。彼此是最亲爱的同事、朋友、知己;如今,她们又一起踏上征程,来到了武汉,为了共同的目标:战胜新冠病毒,帮助武汉人民。

虽然寝室一墙之隔,见面的时间少之又少,偶尔的相遇,也是相望。“这是守护对方最好的方式,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等到击败疫情后,我们去樱花树下,尽情地欢笑、拥抱。”秦丹说。她在武汉被推选为党支部小组组长

知道丈夫和两个孩子时刻牵挂着她,秦丹抽空就把自己工作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他们,以示平安。看到妻子日夜辛劳,丈夫更加心疼:“我一定照顾好老人和孩子,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我最亲爱的老妈:晚上好!今天打卡报平安哦!”2月19日,秦丹写下家书,“经过前期紧锣密鼓的培训和考核,我们江苏省徐州市援湖北163团队全体成员已全部下至病区轮班。”浓浓亲情被写入一封封家书之中,字里行间,是牵挂与担忧,也是理解与包容,更涌动着深深的家国情怀。

“再告诉您件高兴的事吧,我们163团队火线成立党支部,女儿非常荣幸地被推选为党支部第三小组组长以及后勤保障组成员,也深感责任重大。”

2月24日,她带领第三党小组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胜新冠,君不还!”主题活动。党小组全体党员站在党旗下,郑重宣誓。

2月27日,秦丹主动带头捐款。“我在抗疫一线,作为党员,作为党小组组长,要积极作好表率,在第一时间就向党组织捐出了我对武汉人民的一份爱心,为国家防控疫情工作再作贡献。”她在给妈妈的家书写道。

来源:徐州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