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存款理论上来说是可以自由支取的,按照我国《储蓄管理条件》规定:

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银行为储户保密,这个当前最基本的储蓄管理规定,所以储户是可以随时随地的选择支取自己的存款的。

当然这都是理论上的正常情况,要是你的存款有其它特殊的情况,就不能正常取款的了,异常情况会被冻结。

那么在哪些情况下,存款会被冻结呢?

1,挂失冻结

如果存款人因存单,定期一本通或者银行卡不慎丢失,那么是可以通过柜台或者口头挂失的,那么银行会对账户进行冻结的。

在没有办理书面挂失和补办新的存款凭证之前,账户会一直处于冻结状态,是无法支取,包括自己本人,而且旧的凭证作废,无法办理存取业务。

2,密码多次输入导致暂时冻结

如果定期存款在平时中多次输入错误密码,也会导致自动锁卡,无法支取和对外转账,此时需要本人正常解锁后才能恢复正常。

3,定期存款在银行办理质押

我们都知道银行有一项业务叫做定期存单质押贷款,它的推出也是为了方便那些短时间内急用资金的客户,有可能他名下有定期存单,但是提前支取的话会损失很多利息。

此时办理定期存单质押贷款,就可以以低贷款利率,在银行内贷到资金用于周转,以保证定期存款利息。

一般来说定期存单质押贷款最多可以贷到存单额的90%,实际的贷款利率会按照央行基准利率执行。

4,定期存款是出国时的资信证明

对于孩子已经出国的家长来说,资信证明是他们已经有所了解且办理过的银行业务,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都是证明一个家庭有财力完成出国留学的有效证据,是国外学校需要你提前提供的材料之一。

假如孩子要出国留学一年,那么你的定活期存款在办理资信证明时,都是要设置一年以及以上的冻结期限。

即便定期存款在资信证明的冻结期限已经到期,也是不能办理支取业务的,直到资信证明解除后才可以取出。

5,司法冻结

这个是非银行的主动行为,而是银行为了配合司法工作而采取的司法冻结措施,一般而言如果储户涉及到诉讼,那么起诉人要求法院对被起诉人的财产进行资产保全以防资产出现转移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储户的存单或者说存款,到期后都均无法正常支取,必须要等到法院撤销资产的保全后才可以允许正常支取。

所以,如果说你的定期存款被冻结状态,以上几点情况可以对照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后就可以针对性的解决冻结难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