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也有C端产品的用户驱动是因为外部压力,比如考研类的课程产品,因为考研者是有角色化压力的,个体聚集形成集体,要去考虑这类人的集体人格。用户使用你的产品,是因为外部压力,还是自身的内部驱动。

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第一模块听完了,现在做个总结,再次回过头,从面及点的回顾一次。

第一模块是主讲产品的同理心,围绕人的底层情绪、潜意识、角色化、集体人格去剖析,提供给了做产品新的思考角度。

先放上一张思维导图,是课程脉络的一个整体梳理。

下部分是我的一些思考笔记,欢迎讨论!

我理解的这个模块的主旨,是让我们在思考产品时,先回归到“人”,也就是产品所服务的用户。

我总结了三点。

一、用户驱动,是产品方向的底层引导线

找到用户使用你产品持续、底层的动力,以它为基本产品思路,确保产品打的是直球。

1. 产品所针对的:痛点&愉悦点

产品最怕的不是体验流程不好,而是定位不痛不痒,对用户来说可有可无,所以我们常说产品要抓住用户的痛点。

🔅恐惧是痛点,当自己的边界被侵犯,就会感到恐惧。

就比如社会不断的向我传递“不学习就是在退步,会被社会淘汰”“你啥都不会”,入侵我安逸自得的舒适圈,我就会恐惧。

那[得到]APP就是抓住了用户的知识焦虑。又比如面试害怕失败与否定,[牛客]就是在解决用户的面试难题。

如果你的产品针对的是用户的恐惧点,那产品的方向就是去解决或缓解用户的恐惧,先将核心功能点做精做完善。

🔅满足是愉悦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了,就会感到愉悦。

比如想要查看公交车准确的到站时间,[车来了]就满足了我的需求;希望自己能够专注并有记录可循,[番茄]满足了我的需求。

先明确产品针对的是用户的什么点,才能专注地让产品解决好这个点,避免产品功能臃肿,哪边都不讨好。

现在很多类似于二手书交易平台的小产品能够争夺到一定的市场,也是因为它们的定位精准,只进攻一个点,相对于功能大而全的产品, 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2.推动用户的:外部压力&内部动力

用户使用你的产品,是因为外部压力,还是自身的内部驱动?

🔅推动用户的是外部压力,产品要聚焦集体人格。

外部驱动也就是,用户是“被迫”使用产品,是用户受压力下形成的角色影响而产生的行为,比如工作需要(钉钉),而一堆受同种压力形成的同质化角色,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集体人格。

因此如果产品的用户驱动是外部压力,那研究用户时,要着重去研究这个集体的集体人格、共同特性。

🔅推动用户的是内部动力,聚焦去角色化下的用户

内部驱动是用户心里自发的想法,做出的行为是真我选择(比如微信,是用户对社交的追求)。

这类型产品的用户研究,要剥去用户的角色,去看他们的真实的样子与需求,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你的用户是什么样子的。

就比如小红书的低龄用户(10-16岁)留存太差,那可能会认为,他们是学生,学生本来就没多少时间能玩手机。

但实际去分析数据、测试,会发现,他们是因为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二次元、明星八卦),且这类型内容质量不好,从而导致留存差。

因此,外部压力聚焦角色化行为,聚焦集体人格及共同特征;内部驱动要去角色化,观察真实、完整的用户。

产品的用户驱动力,可以为To C/B端产品的用户研究、定位提供新角度。

对To B端来说,它的用户多为一个特定的集体,比如某个企业的员工,目的是为了增加效率、降低成本或带来效益,员工使用产品是因为“员工”这个角色,多为外部压力。因此To B端产品需要多研究用户集体的集体人格、共同特性。

而To C端,大多产品的用户驱动都是内部驱动。

但也有C端产品的用户驱动是因为外部压力,比如考研类的课程产品,因为考研者是有角色化压力的,个体聚集形成集体,要去考虑这类人的集体人格。

清楚了产品的痛点与用户使用产品的驱动力,两者协调一致,成为引导产品运营、规划、宣传方向的引导线。

就比如[得到]针对用户的知识焦虑,用户是内部驱动,因此运营团队与罗胖的重任就在于加深、刺激用户的知识焦虑(雾),产品则发力于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尽量获得更多及时反馈。

二、让用户自然、轻松地使用你的产品

1. 产品要顺应用户的潜意识,而不是推开用户

产品是被动的艺术,不像销售一样可以根据客户的反应及时调整方式去说服,产品无法在用户皱眉的时候,去告诉他这是因为xxx。

因此产品的流程设计要顺应用户的习惯与潜意识,让他的使用流程是自然的、不假思索的。

比如抖音的向上滑动切换视频,向上滑动是玩手机的熟悉操作,用户能够习惯性的使用。

而让用户思考,某种程度上就是降低体验,是在推开用户。

比如早期出现“使用快捷登录后,还会跳到输入手机验证码的页面”的流程时,我是很脑热的,如果不是非得用这个产品,我会很不爽的删掉它。

2. 同时,用户的潜意识与习惯是可以被培养的

不断地重复,用户会在某一刻将这个观念植入脑中,就像刚才所说的快捷登录转手机验证码一样,用户逐渐的就习以为常了。

市场上大多数的产品使用统一的标识代表某功能点、使用同样的页面跳转流程…用户使用不同产品的同时,无意间也在重复体验着一些相似的体验。

因此在市场已经接纳了很多同类产品的情况下,想通过完全创新的产品布局、交互来脱颖而出是不太建议的,对用户的认知与习惯上来说,是反人类的。

对用户来说,不熟悉就意味着要启动意识与理性,是在把用户往外推。

🔅但换个思路,可以采用同类产品没有的,但依旧是用户熟悉的体验界面、引导符号。

比如“叨叨记账”,一方面对话记账的形式在同类记账产品中很新颖,一方面对话形式又是大众所熟悉的,所以一下子就会使用了。

(叨叨记账页面-网络截图)

又比如Tinder的“右滑喜欢,左滑无感”,是个新操作,但其实左右滑用户都很熟练,只需要很低的教育成本。

探探跟陌陌也引用了这个交互,在大众都熟悉了的情况下,许多产品也加入了这个交互(如[比心])。

顺应用户的潜意识,是为用户带来好的产品体验的基础,如果产品没有强大的吸引力,就不要轻易的挑战用户的认知与习惯。

三、学会清空自己,发现用户的真实需求

先学习同理心,就是让我们去了解产品所服务的用户,基于此,去做产品。

1.拒绝“用户应该”的既定思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潜意识里会有理所应当的事。在做产品时,就要避免采纳自己脑海中浮现的“用户应该会这么做”的想法。

下意识的想法是基于我们过去的认知与习惯,而产生的一种讨巧、省精力的思想。它在不同的情境下,不一定是对的,反而会误导我们。

所以对自己自然而然产生的想法要带有批判思维,用户凭什么会按你的想法行事?

理性看待自己的观点,用数据、用调研、测试去验证。

举个栗子,支付宝的生活圈,用户消费完可以很轻松、自然的分享出去,从流程上来说非常顺畅,思路上来说也没问题,但这就是“用户应该会这么做”的看法。

而实际上,从用户的心智角度,分享生活已经被微信、微博这类产品占用,你的流程再顺畅,用户也是把你当作了支付钱包。

2.发现用户潜意识下的真实选择

梁宁老师在课程里提到了索尼的boomboxes音箱的用户调研,真的很有意思。

索尼邀请了一批潜在消费者,讨论黄色音箱和黑色音箱哪个更好,在讨论会上,大家都说消费者更倾向于黄色。离场时,作为回礼,用户可以选择一个音箱带走,而结果就是,大家都选择了黑色的音箱。

用户会基于自身所处的角色、场景和个人认知判断,选择性的说一些觉得正确的话,但这并不代表是用户的真实选择。

比如我大多时候做问卷,都是会考虑到我是在哪个群里、哪个身份来回答,比如大学的问卷,我就会代入“大学生应该是怎么样的”去做选择。虽然我很用心的回答,但真实度不敢保证。

要发现用户的真实需求与选择,就要想法子让用户在做选择时,是处于轻松、去角色化的状态,比如埋点与A/B测试,根本就不告诉用户你的行为被记录了。

这一点蛮难的,因为要让用户意识不到,他的行为是在被观察的;但又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得跟用户斗智斗勇。

关于第一模块产品部分的思考就到这了。

梁宁老师除了让我们用同理心去认识用户,对产品能有超过表面层的认知,也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确实很触动,下面分享几条:

🔅恐惧是人的边界,它会束缚住你的手脚。直面自己的恐惧,去突破边界,是改变人生的一个方法。

🔅通过你的愉悦、不爽与满足,可以看到自己的天分与命运,你靠什么东西满足你,你就会成为它的样子。

🔅靠愉悦驱动的人,往往自我;靠恐惧驱动的人,往往自律。自我的人在社会的条框下,也会有部分的自律,两者难以独立,只有偏向。

🔅一个人对待工作既没有愉悦,也没有恐惧,那基本可以判定他的这份工作不会有什么大成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