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

浙江宁波的老郑今年60出头,一个多月前,他发现自己吃东西时有点堵得慌,吞咽比平常费劲了不少。但他当时没太在意。

不料,随后的半个月里,这种“堵”的感觉越来越明显,吃饭也越来越痛苦,米饭如果不加点汤汤水水根本就咽不下去。

他去医院做了个胃镜检查,医生发现原来是老郑的食管上长了个肿瘤,而且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

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3月30号,老郑来到当地的鄞州二院胸心外科求助。

让医生意外的是,术前的常规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老郑的右肺上也长了一个直径5厘米多的肿块。经过纤维支气管镜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肺癌。

这还没完,在随后的全身PET-CT检查中,医生发现老郑的肠子似乎也有异常。

为了明确诊断,4月5号,医院的消化内科专家又为老郑做了次肠镜。果不其然,医生在他肠内先后找到了4个息肉样的隆起物,其中最大的一个已经有3×4厘米大小,其余几个息肉的直径都在0.5到1.5厘米之间。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肠癌

4月15号下午,经过6个多小时的手术,医生们顺利为老郑实施了“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一次性成功切除了两个癌灶。

现在,老郑仍在鄞州二院重症监护室接受后续治疗。如果恢复顺利,预计1到2个月后还要再做一次肠癌根治。

每天半斤白酒

10多年没做体检

鄞州二院胸心外科主任岑浩锋介绍,同一个病人的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同时发生两个及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情况,在临床上十分少见,不过近几年他已经碰到过四、五例这样的病人。

随着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近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392.9万例,其中,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

岑浩锋主任指出,老郑一人同时患上三种不同的癌症,除了他自身基因易患癌症外,与他的日常生活习惯也有很大关系。

原来,老郑年轻时候就烟酒不断。40年来,他每天至少要抽1包香烟;喝酒也有30多年了,几乎每天都要喝半斤多白酒。而这些坏习惯,其实不少人都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个病人10多年没做体检了,哪怕他再早个三五年能到医院做一次CT检查,毛病发现在早期,结果也会比现在好得多。”岑浩锋说,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然而很多患者都是后知后觉,被告知患肿瘤后才悔不当初。

医生提醒

这件事很重要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一个人从出生到85岁,患癌的风险高达36%。不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医生提醒,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要预防癌症,首先要从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开始。”岑浩锋说,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都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另外,定期体检也非常重要。35岁以上人群应保证至少每年体检一次。有肿瘤家族史、有不良生活习惯或已经出现肿瘤早期信号等高危人群,更应定期做好防癌筛查。目前的医学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而且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

不喝酒不吃海鲜,16岁男孩却患上痛风!这事你要注意

很多人都知道,喝酒、吃海鲜容易导致痛风,所以美食当前也都注意控制。但是,还有一种常见的食物也会造成痛风,却被很多人忽略了。

最近,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诊了一位16岁的痛风患者。这个男孩小小年纪发生痛风的原因,竟然是每天喝果汁!

16岁男孩查出痛风

每天果汁不离身

最近,浙中医大二院风湿免疫科李霄鹏医生接诊了这样一位年轻的痛风患者。上初中的16岁男生小利半夜里突然出现左脚大拇指红肿热痛,赶到医院,检查下来发现尿酸高于600μmol/L,男性正常的尿酸值是149~416μmol/L,双能CT显示在左脚大拇指中有许多尿酸盐结晶,被确诊为痛风。

痛风一般是中老年男性多发,十几岁的男孩怎么会得这个毛病?住院治疗中,李霄鹏医生仔细询问了他的病史、饮食习惯及生活作息等情况,发现他的痛风很可能与他长期喝果汁有关系。

不喝酒,也不爱吃海鲜,但是小利有一个从小就有的习惯:渴了不爱喝水,爱喝甜的饮料。因为觉得一般饮料都有一定的添加成分,所以家里人只让小利喝一些果汁类的饮料,或者把水果榨成汁给小利喝。所以平常小利很少喝水,基本都用果汁代替,一天少的时候喝一杯,多的时候四、五杯。

得知自己的痛风跟长期喝果汁有关系,小利很纳闷,感觉果汁应该是挺营养,挺健康的,怎么还会诱发痛风?

果糖摄入过高

肾脏对尿酸的分泌被抑制

为什么喝果汁会诱发痛风?

李霄鹏医生解释说,有研究表明,果糖摄入过多是导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果糖代谢第一步就会涉及到嘌呤的生成,因此果糖摄入越多,体内嘌呤含量也就越高,嘌呤会最终代谢为尿酸。如果果糖摄入持续过高,则肾脏对尿酸的分泌过程也会被抑制,从而导致血液尿酸增高,诱发痛风。

果汁中富含果糖,一个是因为新鲜水果本身含糖量就高,一旦榨成果汁,大量纤维素都被当成渣滓丢弃,而其中的糖却充分被释放。另外果汁类饮品在加工的时候往往还会添加糖分和其它添加剂。

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记得“尿酸大于420μmol/L就是高尿酸血症”这样一个诊断标准,提高高尿酸血症的知晓率,防治高尿酸血症,远离痛风,医疗界将每年4月20日定为“全民关注痛风日”。

控制痛风,关键在于减少体内尿酸合成,增加尿酸排泄,而饮食控制是防治痛风的重要手段。那么,除了限制果糖摄入之外,痛风患者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2016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对痛风饮食做了如下建议:限酒;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减少果糖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

高嘌呤食物包括动物内脏、大部分海鲜、肉类、老火靓汤等。指南中说的都是“减少”或“增加”,没有想象中的“绝对禁食”或“绝对是好食物,可以放开随便吃”的字眼。那么,对于各类食物痛风患者到底该怎么吃呢?

李霄鹏医生自编了一篇痛风饮食口诀,方便大家记忆:

三分荤要七分素,吃肉不喝汤。

啤酒海鲜不相见,吃蟹不吃黄。

饮料果汁不要碰,豆腐可以尝。

戒烟更要把酒限,饮水两千量。

肉类

痛风要忌肉,忌的主要是指猪牛羊等红肉。可以选择吃鸡鸭鱼虾等白肉,同时要尽量选择瘦肉。另外,后腿肉、里脊等属于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可以适量食用。每天肉类摄入量不超过150g,同时注意血尿酸、痛风控制情况,如果不达标,可以再把肉量减一点。

海鲜

大部分海鲜、河鲜等水产因为嘌呤含量过高,痛风患者应当避免食用。不过也有嘌呤含量很低的海鲜,比如海参、海蜇皮,可以适量食用。海参每100g嘌呤含量42mg,甚至比某些蔬菜还低,而海蜇每100g含量93mg,海蜇皮则低于50mg。

优质蛋白质

痛风患者可以正常摄入包括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在内的优质蛋白,如鸡蛋蛋清、脱脂牛奶、减脂奶酪、谷物类、豆类等等。

痛风患者不是不能食用豆制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植物蛋白以及某些嘌呤含量稍高的蔬菜,如黄豆、豌豆、菠菜、菜花等,并没有增加血液中尿酸的风险。

另有研究表明痛风患者进食豆腐(黄豆制品)后,尿酸虽会升高,但因尿酸清除及排泄也同时增加,所以尿酸的增加非常轻微,因此认为豆腐与痛风的发作关系不大。

饮水

每天的饮水量应在2000ml以上,喝水要养成习惯,而非渴了才喝。

维生素C和钾

维生素C有助于降尿酸;钾可以减少尿酸沉淀,有助于尿酸排出体外。它们可以从蔬菜水果中补充,比如香蕉、白菜、青菜等。另外,你还可以每日添加500mg维生素C补充剂。

不能喝啤酒、黄酒、白酒等,特别是在痛风发作期间应避免饮酒。至于红酒,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指南中争议较大,风险尚不明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