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为什么如此难治?这是许多肾病患者心里一直存在的疑惑。

肾病的难治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症状的反复性,二肾功能受损无法逆转,三无法彻底根治。这三方面一环连一环,相互影响最终导致病情往坏的方向发展。

似乎看起来肾病“全都是糟点”,但其实并非所有肾病患者都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有些患者即使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症状反复、肾功能不全的过程,但多数人的肾功能依然可以保持在较稳定水平,不会进展至肾衰竭。

而多数患者的病情之所以“难治”,大多是有原因,我整理了排名前三的影响因素,看看你的病情是不是也被这些原因耽误了?

一、诊断错误或诊断不清晰

慢性肾病种类多,早期的症状也相差无几,包括蛋白尿、水肿、血尿等。以蛋白尿为例,其中不同病理、不同病情的患者引起蛋白尿的原因也不同,因此治疗方式、用药程度也不同。如高血压、糖尿病都会引起蛋白尿,但治疗方式显然不同。

昨天文章中我们提到蛋白尿包括肾小球性、肾小管性、溢出性蛋白尿。肾脏受损部位不同导致的蛋白尿类型也不同,如果你还没搞清楚病因,不建议大家盲目用药,除了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还可能会耽误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二、药物治疗不规范

药物治疗大概占据了每位患者治疗的70%,剩余的30%包括日常生活管理等肾病护理。因此用药是否正确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非常关键,对肾功能的病也起着决定作用。如果药物治疗不规范,导致病情拖拖拉拉,无疑给肾衰竭留了机会。

以蛋白尿为例,目前激素治疗是典型的治疗方式,使用原则应坚持“足量、慢减、长期维持”的原则,比如膜性肾病患者往往蛋白尿量超过3.5g,开始治疗应给予“足量激素配合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减少激素用量,但仍需要长期坚持服用。但有些患者忌惮激素的副作用,病情稍有好转就停药,最终导致病情复发,肾功能恶化,反而“越治越重”。

三、频频发生感染,肾脏生存空间差

感染是导致肾病复发的一大因素,除了感冒、还有泌尿感染、口腔感染,肾病患者易发生,主要是免疫力低,加速不注意预防导致的。频频发生感染导致体内毒素增加,炎症反应加剧,肾功能越来越差,如果不能及时控制,肾功能没有恢复的空间,只会进一步加速肾衰竭。

如果肾友们能及时意识到这些问题,正确治疗,一般肾功能进展很慢。要避免这些情况,维持长期肾功能稳定,降低复发几率,有2件事不能马虎:

一、定期复查重要指标

按时间、按要求进行复查,是对肾病最有利保障。有利于提前发现复发的迹象,做到进一步治疗,如果出现诊断错误、用药不当的情况,也能得到及时调整。

复查指标包括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定量或尿蛋白肌酐比,血常规:血肌酐、尿酸、胱抑素C、还有血红蛋白,血压、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直接反应肾功能的肾小球滤过率、内存肌酐清除率等。

二、重视观察自身病症

肾病病程长,恢复期长,大多数肾友都要进行院外治疗和养护,因此肾友们应学会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并与主治医生建立联系,如果一旦有不适症状,能够及时纠正治疗。越早发现异常,治疗越及时则对肾功能的恢复越有利,这点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看你就点这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