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其中有两项内容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一项是本科毕业前的补考将坚决取消,另一项是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本科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给大学生合理增负,提升学业挑战度,避免大学生轻轻松松就毕业的现象,已经成为趋势。

大学生注意:本科毕业前补考将坚决取消,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

对于大学生活有些学生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认知,认为上了大学以后就不用再向高中时那样拼命学习,可以“彻底解放”。于是大学期间的上课状态变成了“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甚至认为没有逃过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追剧、熬夜、打游戏成为生活的常态。对待学习的态度是,考试全靠划重点,期末复习就是预习,东拼西凑地完成作业,写论文主要是为了躲过查重。

利用大学时间提升自身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从一系列对大学本科生的规定中可以看出,让学生毕业和课程难起来已经成为趋势,天天睡大觉、打游戏、喝大酒的醉生梦死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充实大学期间的生活不仅是毕业的要求,有些大学生没有认识到大学阶段的重要性,等到毕业面临现实的压力时,才发现有很多不具备的能力,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感到后悔,但已经没有了补救的机会。

大学期间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第一,认真对待课程和考试。

首先认真对待大学期间的开始,是顺利毕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没有顺利通过,出现挂科的现象,则会面临重新补考的问题,如果在补考中还是没有通过,就要面临相关课程的重修。大学成绩也会对学分产生影响,如果在毕业前没有修够相应学分,会影响学位证的正常发放。

其次,在大学里每学期会进行综合测评,测评中包括所参加的校园活动、志愿活动等多种因素,其中期末考试所占的比重最高,是测评中的重要因素。期末考试成绩也是各种评优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此外,大学里设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奖学金,有校内、基金会设立、省级、国家级等不同类型的奖学金,在这些奖学金的评选中,期末考试成绩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二,制定目标完成考证。

在大学期间考证,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考证是自我能力的一种展示,有些单位在进行招聘的时候,会对证书有相应的要求。有些在研究生复试阶段,也会对证书有相应的要求。大学期间要考取的证书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没有专业限制的考试,比如英语四六级。第二类是与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有关的证书,比如教师资格证。第三类是社会实践性的证书,比如机动车驾驶证。

在考试前制定好目标,认识到考试所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比如在对待英语四六级考试方面,每年有两次考试机会,于是有些学生抱有这次不过还能再考的态度,直到毕业也没有通过,错失了考试的机会。在大学期间学生可以将考证的目标分散,有计划性地备考,提升考试通过的概率。

第三,明确规划适当参加实习。

部分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虚度时光的现象,是因为缺少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对当下的就业现状缺少正确的认识,对于未来找工作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毕业后不用努力靠着不错的学历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在大学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重点,大学生要提前了解大学期间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提前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抓住关键的节点。

近年来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而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不仅对学历有所要求,更加看重与职业相对应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可以在校期间提前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同时社会实践,更深入的了解就业的情况,提升知识的实用能力,也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