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一直对刘备伐吴后被火烧连营七百里的鲁莽行为感到可惜,觉得刘备这先拿吴国开刀的策略完全是错误的,而且不光后人如此认为,就连当时的诸葛亮,也很是反对。但说句心里话,其实我到觉得刘备伐吴压根没有错嘛。刘备这一行为,本身就是想着在自己还能动弹之际,大胆的冒一次险,而这种冒险的如果成功了的话,那刘备就收获很大了的,就形成了和魏国相持,甚至碾压魏国的态势。更何况当时刘备刚失去荆州,这么放手一搏夺回荆州,如果顺利顺便灭了吴国,真可谓一举两得。就好比我们玩朝代游戏,就要一品官老爷或者麻雀飞青天都玩一样一个道理。

而且,刘备之所以敢冒这么大一个险,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刘备戎马一生,战斗无数,他的思维和眼界那是窝在家里种地的诸葛村夫强太多。当时刘备在活得益州和汉中,荆州之后,实力在三国里完全排上第二了,后来哪怕丢了荆州,他的实力也并没有因此削弱半分,因此以他的军事敏锐度来看,此时伐吴,一定会事半功倍。而事实也正如他所料,刘备攻打孙权不过三个时辰就让东吴门户大开,吓得东吴前线兵将丢盔弃甲跑路,此战刘备打出了自己前半生的辉煌。一度把孙权给打没懵逼了,觉得自己估计是真的熬不住了。

为了能够表达自己的诚意,他派诸葛瑾来求和,并要归还荆州九郡给刘备。可这个时候的刘备军士士气正旺,而且他的本意就是拿下东吴,所以什么有见好就收就不当回事了。眼见自己就要功成名就,但最终还是被陆逊给火烧连营七百里。这里刘备之所以败,并不是他的军事能力不行,而是政策不如东吴,东吴是江东一体制,遇到整体利益被侵犯时那是非常的团结。而蜀汉就不一样了,蜀汉这边是等级分化严重,最早根刘备的关张集团排在最前面,其次是诸葛亮和赵云领衔的荆州集团,最后才是益州集团,由于等级分化厉害官员和官兵的待遇也不同,这造成了隐患,打了胜仗还行,要是败,就会一败涂地。

虽然最后刘备失败了,那也只不过是刘备犯下了一个错误,并不是他伐吴这个政策出错了。刘备就是心急,这种感觉如果你有过赌博经历,你就会很懂了,赌徒的心理就是如此,输了一点以后就想着赶紧把输掉的一部分赢回来 结果就是越输越多 如果可以冷静下来细水长流的话还真有可能成,所以刘备策略不能说错,只不过是风险过大,风险大自然意味着回报率大。但是如果按照诸葛亮的策略继续联手吴打魏,就算类似也难打赢,后来历史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说,刘备的眼界,要比诸葛亮大,也更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质,不然的话,信诸葛亮一辈子也可能完成一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