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牺牲的父母,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

“牺牲式”的父母,随处可见,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诈尸式育儿一个个触目惊心,亲情太深重了。

一个母亲,失去了自我,为孩子而活,给孩子带来了安全感,如果有幸福感,又有多少呢?

01

牺牲式父母,会让孩子负罪感;

如果人生可以选择,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父母忍辱负重牺牲自我,活得伤痕累累,只能在厕所哭。

一位单亲的妈妈,独自养育孩子,哭只能在厕所偷偷的的抹泪。这样不快乐的妈妈,让孩子更加没有安全感,幸福感更少。

为了孩子牺牲,意味着失去快乐,压制自己的需求,是一种血泪的付出,不是简单的委曲求全。

父母的牺牲,是很难长时间维持的,否则不会有那么多埋怨,那么多痛苦,这种状态是一种伤痛,意味着不公平,是一种残忍的伤害。

过度牺牲的父母,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

父母的大无畏,孩子大了,懂了,也许会感恩,更多是觉得父母太可怜,这种怜悯亲子之间是尴尬的,会破坏亲情之间的温馨关系。

02

牺牲式的父母,让亲人之间彼此亏欠;

牺牲式的父母,围着孩子转,就想背着大大壳的乌龟,走不动,有甩不掉。背上的孩子,看到父母的累,血汗,会感觉亏欠,一生无法补偿或者不停补偿。

“都是为了你”,经常不经意挂在嘴边,让孩子背上了重重的壳,艰难的爬行。

孩子的不幸福,来自于父母的不幸福,会传染。

父母的幸福,孩子也跟着快乐起来,过去受的苦,都不算什么。

邻居夫妻离婚了,爱子狂魔的父亲丢下了孩子,净身出户了,10岁的小男孩,不到半年胖了近30斤,这种精神的分离,压力是恐怖的。

多半年后,养不起家的母亲,开始后悔了,可孩子父亲已经再婚了。不得已下,母亲只能选择再婚,孩子的痛苦随处可见,不和新爸爸说任何一句话。

过度牺牲的父母,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

一个陌生男人走进了这个家庭,痛苦看得见,快乐也看得见,母亲怀孕了。母亲的快乐,新爸爸的体贴,孩子终于生活在一个有笑声的家庭。经常看到一家三口在小区锻炼,走在了一起,孩子不再推搡父亲的牵手。

新生小妹妹满月的时候,去他家,高高大大的男孩子,瘦了不少,满脸的笑容,开心的念叨妹妹居然比自己小时候长得壮。与去年那个,妈妈加班经常来蹭饭,一声不吭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幸福其实很简答,没必要彼此亏欠,没必要痛苦的负重前进,让孩子跟着受苦。

03

牺牲式的父母,对自己那么刻薄,怎么厚待孩子;

父母很多付出,对孩子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孩子小的时候,根本不理解父母,长大理解了,已经习惯了父母的付出。

邻居妈妈说服孩子的理由,妈妈的事情由不得你。

这位养不起孩子的母亲,没有把埋怨留给前夫,他已经净身出户了,重新开始才是自己的出路。这位母亲,给了自己出路,也让孩子明白,人没必要亏待自己。

如果父母不能善待自己,很难善待孩子,因为父母痛苦的人生状态,对孩子和父母都是一种折磨,这种假装的快乐,是一种不真实的生活。

当一个母亲忍辱负重的独自承受生活的苦,成为一种从属,没有主动拼搏的正能量,始终被动的情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过度牺牲的父母,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

独自忍受,不去改变,是为牺牲找的借口而已,生活不易,父母需要更加努力,而不是自叹自艾

父母有的时候别无选择, 只能选择爱自己,才能转身爱孩子,不是自私,是给孩子更多理由快乐,更多爱父母的理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