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文:老张在路上

01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这一年近代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戊戌变法。也是这一年,16岁的蒋百里考中秀才。

蒋百里13岁时父亲亡故,与母亲相依为命。旧俗出家人不能归族,蒋百里的父亲没有得到祖辈的遗产,家庭生活困苦。

蒋百里的叔父蒋世一延请老秀才倪勤叔给自己的孩子授业。喜欢读书的蒋百里经常溜到书房里去听讲,倪勤叔见他聪慧,顿生爱才之心,知道他家境清寒,就对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是可造之才,我愿教百里读书,不收‘束脩’。”从此穷学生蒋百里就跟着先生倪勤叔读书,学习诗文。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蒋百里天资聪明,过目不忘,加上勤奋努力,16岁时考中秀才。

1900年春天,蒋百里18岁时,应同邑桥镇孙氏之请,聘为塾师。当上教书先生,蒋百里的人生另一大事也得以解决,他和海宁名门之女查品珍订婚。这一年,查品珍19岁,比蒋百里大一岁。

1901年,在爱才的方雨亭县令的介绍下,蒋百里到林迪臣创办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就读深造,在这里他和钱均夫成为同窗好友。

也是在这一年,方雨亭、林迪臣、陈仲怒共同出资,赞助蒋百里东渡扶桑,学习军事,希望他学成报效国家。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蒋百里走后,钱均夫以同窗好友的身份经常到海宁探望蒋百里的寡母。1904年,比蒋百里年长两岁的钱均夫也东渡日本,学习教育学。

蒋百里和钱均夫他们自己当时大概也不会想到,几年后两人返国,一个出任保定军官学校首任校长,培养了蒋介石、白崇禧、张治中、叶挺、傅作义、薛岳、唐生智、陈铭枢、陈诚等大批将帅;一个出任杭州一中校长,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他们的儿子和女儿还成了一世的夫妻。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02

吴越钱氏家族是中国绵绵延续的家族之一。

这个家族的开创者是钱镠(Liú)及其后裔,钱镠为五代时吴越国的开国国王。

据《十国春秋》记载,钱镠统一了吴越两浙以后,保境安民,重视农桑,兴修水利,修筑海塘,开拓海运,发展贸易,其功绩显著。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以武力消灭了八个国家,吴越因为富庶强盛而未被消灭。面对赵匡胤的强大兵力,吴越国王钱镠的孙子钱弘俶,做出了痛苦的抉择——取消吴越王位,尊赵氏为帝,北宋成为大一统的王朝。

北宋时编写的《百家姓》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由于赵氏为帝,所以“赵”姓排在第一位;“钱”姓排在第二,是因为钱氏国王为大一统做出抉择。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钱镠的后人人才辈出,到21世纪,子孙已有数百万之众。且代有名人,如科技界“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钱大昕,近今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以及原副总理钱其琛等,皆为钱镠后裔。

钱均夫这一族是依照“继承家学,永守箴规”八字论辈取名。钱均夫父亲钱承慈有二子,长子钱家润,字泽夫;次子钱家治,字均夫,但两人后来都以字行。

钱均夫的父亲在杭州经营丝绸,钱均夫就得到了家庭良好的教育,就读于杭州求是学院。

钱均夫在求是书院肄业后,杭州市富商章氏,很欣赏钱均夫的才华,将爱女章兰娟许配给钱均夫,并资助他东渡日本求学。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钱学森和父母合影)

章兰娟(1888—1936),性格开朗热情,心地善良,聪颖过人,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极强,具有数学天赋。她心灵手巧,富有想象力,尤善针带刺绣。她随手绣出的金丝珍珠鞋,可称之为巧夺天工的工艺品。钱学森在回忆他的母亲时说:“我的母亲是个感情丰富、纯朴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个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孩子行善事的母亲。母亲每逢带我走在北京大街上,总是向着乞讨的行人解囊相助,对家中的仆人也总是仁厚相传。”

1902年,钱均夫与许寿裳、经亨颐、陈衡恪同船赴日本留学。到日本后,他们先到日本弘文学院补习日文。在这个学院,他们结识了比他们早到半年的周树人。周树人后来以鲁迅知名,和钱均夫成为终生挚友。

在弘文学院学习日语结束后,1904年,钱均夫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现筑波大学),1908年毕业。而鲁迅则去读了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

1908年钱均夫春季毕业后留日考察教育半年。而此时鲁迅弃医从文,从仙台来到东京,与钱均夫、许寿裳、周作人、朱谋宣一起租住在东京,并在门上署名“伍舍”。此间,5人深情厚谊,如同手足,不仅如此,他们还协助章太炎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黄侃、钱玄同、朱希祖、沈尹默也经常去听课,极一时之盛。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钱均夫)

1908年底,浙江巡抚增韫延请王延揖筹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杭州师范大学前身),同时勒令留日人员回国服务,钱均夫就此回国,担任史地科教员,许寿裳为教务长。但不久钱均夫便因“木瓜之役”而辞职。

“木瓜之役”的主角是鲁迅。鲁迅回国后经钱均夫引荐,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生理教员。1909年10月,夏震武担任学堂监督,与教职员间新旧思想不调和,鲁迅发起反对夏震武的“木瓜之役”。

“木瓜”是杭州话,意思是呆头呆脑,不懂事理。夏震武提前放假并遣散师生,借此使各教员屈服,却引起其他学校教员的反对,风潮逐渐扩大,夏震武被迫辞职。

“木瓜之役”后,教务长许寿裳离任,鲁迅到绍兴府中学堂教书,钱均夫到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担任校长。

钱均夫在第一中学担任校长,当时在第一中学读书的有两个后来的大名人:郁达夫和徐志摩,而且两人还是同班同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钱均夫在上海创办“劝学堂”,培养热血青年,投身民主革命。

这年的12月11日,钱均夫的儿子钱学森在上海出生。

8年后,1919年9月7日,钱均夫同窗好友蒋百里的三女儿蒋英出生。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钱学森一家和父亲)

03

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所以蒋英虽然不是查品珍所生,但她仍是金大侠没有血缘的表姐,钱学森是金大侠的表姐夫。

蒋百里18岁时与查品珍订婚。查品珍是一个传统的小脚闺秀,且比蒋百里大一岁。蒋百里出国留学后,他的母亲很委婉地劝查家解除婚约,查品珍却很痴心地表示,决不另嫁他人。

蒋百里归国,与已经29岁的查品珍成亲。完婚后,蒋百里随即北上出任清廷的禁卫军标统,查品珍则侍奉婆婆在硖石过日子,终身没有生育。

1939年冬天,查品珍悄然离世,时年59岁。

蒋百里第二段婚姻,是一个日本女子。她原名佐藤屋登,佐梅是她嫁给蒋百里之后才改的中国名字。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佐梅(佐藤屋登)于1890年出生在日本的北海道,学习护理专业,毕业于日本护理助产专科学校,在帝国大学附属医院实习5年后,被派来日本驻中国公使馆,成了公使馆的一名护士长。

1912年底,归国不久的蒋百里被袁世凯任命为保定军官学校的校长。在校长就职仪式上,蒋百里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立下了军令状,要是不把保定军校建成最一流的军校便以枪自裁。

任职后、蒋百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因为这些整改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所以以段祺瑞为首的旧军阀对他的整改行动进行干预,并最终断了对保定军校的拨款。

蒋百里悲愤交加,在一次早训后开当着全校师生开枪自杀。身边的勤务兵发现后上前夺枪,子弹出膛后打偏,没有伤到心脏,只是擦伤了肺的表面。

蒋百里自杀未遂,事情上报给了袁世凯,袁世凯下令延请日本公使馆一位医官治疗,医官诊治后,就留下佐藤屋登护理蒋百里。

按陶菊隐的说法,佐藤小姐以日本忍字决规劝蒋百里,蒋于万念俱灰之际,得此红颜知己的一番劝慰,不禁对面前这位异国女子产生了爱情。

1914年秋,蒋百里在天津德国饭店与佐藤小姐结成百年之好。

蒋百里和佐梅结婚后,蒋母杨太夫人急欲抱孙,又命蒋百里纳蒋母义女王若梅为侧室。王氏也一生未育。

所以,蒋百里一生有三位夫人。

蒋百里和佐梅夫人共生育昭、雍、英、华、和5个女儿。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钱学森一家和父亲)

04

1914年,钱均夫经许寿裳举荐到北京任教育部视学,和鲁迅成为同事。后来又兼任普通教育司第三科科长,专司中小学教育事务。

1928年,钱均夫由南京教育部次长马叙伦聘任为普通教育司一等科员,从北京转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从1914年至1928年,钱均夫一家在北京生活了15年,这段时间正是钱学森成长学习的关键期。

在钱学森的知识启蒙里,是父亲首先向他开启人生与智慧之窗。钱学森后来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

有人回忆钱均夫十分疼爱钱学森,钱学森从小怕打雷,每逢天空打雷,钱均夫总把儿子搂在怀里并用手捂住他耳朵。没想到从小怕打雷的孩子,长大后竟然成了中国的“导弹之父”!

钱均夫与妻子章兰娟生下独子钱学森,总感觉有些美中不足,钱均夫夫妇希望有个女儿,他们见到好友蒋百里的三女儿蒋英长得漂亮,天真活泼,便恳求蒋百里夫妇将此女过继给他们。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蒋英小时候)

蒋英1919年(己未年)9月7日(农历闰七月十四)出生,比钱学森小8岁。

3岁那年,蒋英从蒋家过继到钱家。当年,蒋、钱两家请了亲朋好友,办了几桌酒席,然后蒋英便和从小带她的奶妈一起住到了钱家,蒋英改名“钱学英”。

从此,钱学森和蒋英以兄妹相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终日相随。

冬天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春节放烟花、鞭炮。春暖花开,钱均夫和两个孩子一起动手制作风筝,拿到郊外去放。夏天放暑假,钱学森教蒋英文化,为她补习功课……

在蒋、钱两家的一次聚会中,钱学森和蒋英当着他们的父母,唱起了《燕双飞》,钱学森和蒋英都没想到,的一曲《燕双飞》,成为他们日后结为伉俪的预言。

晚年的蒋英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说:“过了一段时间,我爸爸妈妈醒悟过来了,更加舍不得我,跟钱家说想把老三要回来。再说,我自己在他们家也觉得闷,我们家多热闹哇!学森妈妈答应放我回去,但得做个‘交易’:你们这个老三,长大了,是我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后来,我管学森父母叫干爹、干妈,管钱学森叫干哥。我读中学时,他来看我,跟同学介绍,是我干哥,我还觉得挺别扭。那时我已是大姑娘了,记得给他弹过琴。后来,他去美国,我去德国,来往就断了。”

1935年,时年24岁的钱学森出国前夕,蒋英随父母到钱家去看望他。这天,蒋英为钱学森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钱学森听得如痴如醉。她还送给钱学森一本唐诗,钱学森把它当作珍贵的礼物放在藤条提箱里,带到了美国。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钱学森母亲章兰娟已于前一年逝世。她没有能看到蒋英成为她的儿媳。

1936年底,蒋百里奉派出访欧美各国考察军事,蒋英和母亲、五妹蒋和同往,蒋百里安排喜欢音乐的蒋英、蒋和留居德国柏林学习。同年11月,蒋百里夫妇飞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专门看望老友的儿子钱学森。

这一年是钱学森负笈美国的第二年,他已拿下了硕士学位。他见到蒋百里说出了与父亲的争论:他打算下一步攻读航天理论,其父回信说中国航天工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还是研究飞机制造技术为好。钱学森认为西方国家航空工业非常发达,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若从事飞机制造业研究,很难超过西方国家。掌握了航天理论,则能跨越式发展,有超越西方的可能。

蒋百里回国后即去杭州拜望钱均夫,他说:“学森的想法是对的,你应该改变陈旧的观念,支持他研究航天理论,回国后发展航天事业。”钱均重夫老友的意见,致函儿子,表示理解他的想法。钱学森如释重负,从内心感激蒋百里。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3年,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随后,在他的老师、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的指导与合作下,开始了高速飞机的气动力学、风体力学、火箭和导弹的研究,并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自此,钱学森与冯·卡门齐名,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因为时局,钱学森与蒋英中断了联系。

1941年,蒋英从德国柏林音乐大学毕业后,转入瑞士卢塞恩音乐学院研究生班深造,对古典、浪漫时期及近现代歌剧作品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生活艰苦,她经常在地铁买个面包充饥。她有个坚定的信念:“我不能丢中国人的脸!一定要把西方音乐学到手!”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而她的父亲蒋百里,已于1938年11月,在陆军大学迁校途中,病逝于广西宜山。

1943年瑞士“鲁辰”万国音乐年会上,蒋英参加匈牙利高音名师依隆娜·德瑞高所主办的各国女高音比赛,名列第一,为东亚获胜之第一人。1944年,蒋英毕业于瑞士路山音乐学院。

1946年,蒋英结束了在欧洲长达10年的求学生涯,回到了中国。

1947年5月31日,蒋英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举办的个人演唱会,演出轰动了整个上海,报界评论,“她卓越的歌唱艺术”使人们看到“中国一样有优越的艺术天才,良好的资质和聪颖头脑”。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钱蒋婚纱照)

这一年,蒋英和同样学成归来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钱学森重逢。

蒋英回忆说:“那时候,他父亲每周都送些杭州小吃来,钱学森也常来我们家玩。好多人让我们给他介绍女朋友,我和妹妹真给他介绍了一个。他坐在中间,不好意思看我们给他介绍的姑娘。可是,他看我倒挺大方,我感觉有些不对劲。后来,他老来我们家,说是来看望蒋伯母……后来,他说,你跟我去美国吧!我说,为什么要跟你去美国?咱们还是再相互了解一下,先通通信吧!他反反复复老是那一句话:‘不行,现在就走。’没说两句,我就‘投降’了。那时,我从心里佩服他,他才36岁就是正教授了,很多人都很敬仰他,我当时认为有学问的人就是好人。”

蒋英和钱学森在1947年重逢一个礼拜后,在上海喜结良缘。这一年,钱学森36岁,蒋英28岁,他们在上海国际饭店二楼大厅举行了婚礼。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05

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拥有了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舒适的生活。

1947年9月26日,钱学森和蒋英在美国波士顿安置新家,钱学森送给新婚妻子一台钢琴。

蒋英曾经讲述了她与这位科学家生活中的趣事:她来到美国与他共同生活的第一天,一起愉快地吃了个早饭,钱学森泡了一杯茶,喝完,突然就站起来向蒋英告别:“我走啦,晚上再回来,你一个人慢慢熟悉吧。”蒋英禁不住想:“这叫结婚啊?我第一天来!”就这样,人生地不熟的蒋英一直等待,直到夜色降临,钱学森才回家。

接着,他们去外面吃了一个快餐,商量着周末自己买菜煮饭。回到家,钱学森的举动又令蒋英大吃一惊。钱学森说:“回见,回见。”没等蒋英反应过来,他就拿了一杯茶到小书房里去了,门一关不见了人,直到晚上12点他才出来,却表现得很客气。蒋英笑着回忆道:“就这样,从结婚的第一年第一天到以后这60多年,他天天晚上都是吃完晚饭,自己倒一杯茶,躲到小书房里去看书,从来没有跟我聊天,更没有找朋友来玩。”

钱学森的恩师冯•卡门教授谈到钱学森的婚姻时,说:“钱现在变了一个人,英真是个可爱的姑娘,钱完全被她迷住了。”

蒋英刚到美国的几年,钱学森常到美国各地讲学或出差,总是不忘给妻子买各种礼品,特别是各式各样音乐唱片。他们都热爱音乐,在家中,各种豪华版经典的钢琴独奏曲、协奏曲,应有尽有。

多年后当蒋英回忆那段日子,仍沉浸于往日的温馨:“那个时候,我们都喜欢哲理性强的音乐作品。学森还喜欢美术,水彩画也画得相当出色。因此,我们常常一起去听音乐,看美展。我们的业余生活始终充满着艺术气息。不知为什么,我喜欢的他也喜欢……”

尽管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但他却始终想着用所学报效祖国。在美国的20年里,他没有买过一美元的保险。在将风洞原理应用于风车发电的实例计算中,他选取的高度是从海平面起到海拔8公里以上,而这正是中国的自然条件。

1950年以后美国发生麦卡锡主义风潮,钱学森长期受到美军方监禁、迫害,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钱学森回国照)

1955年10月,在周总理直接过问下,蒋英随钱学森返回中国。

从美国归来后,蒋英先在中央歌剧院从事歌唱事业,经常去外地巡回演出,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各地群众的崇敬和热烈欢迎。就在她想充分施展自己精湛的演唱才华时,忽然有一天,剧院领导告诉她说:钱学森承担着国家重要的科学研究任务,长时期地在外地工作。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蒋英必须要放下自己喜爱的演唱事业。

蒋英从歌剧院调到了中央音乐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一干就是40余年。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她总喜欢请钱学森去听、去看、去评论。钱学森也竭力把所认识的科技人员请来欣赏,大家同乐。有时钱学森工作忙,蒋英就亲自录制下来,放给他听。如果有好的交响乐队演奏会,蒋英也总是拉钱学森一起去听,把这位科学家、“火箭迷”带到音乐艺术的海洋里。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钱学森一家)

在蒋英执教40周年研讨会上,88岁的钱学森写了书面发言,让女儿代为宣读。他这样写道:“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

钱学森晚年获得了很多奖,他曾诙谐地对蒋英说:“钱归你,奖(蒋)归我。”

2009年,为中国科技做出重大贡献的钱学森去世,终年98岁。一个划时代的科学家,我们怎么评价他都不为过。

钱学森和蒋英的情缘和婚姻:“钱归你,奖(蒋)归我”

2012年,蒋英去世,终年92岁。丈夫的卓越成就并没有掩盖蒋英自身的光芒,这个28岁就在上海举办独唱音乐会的音乐家,一生桃李满天下。

(图片为网络资料)

相关文章